高年段语文有效课堂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高年段语文有效课堂初探

李秋彬

李秋彬

所谓有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应该是为每一位学生创造最佳的发展空间,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都能得到培养。而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所表现出来的应该是生动的、博大的、宽容的、充满人性关怀的,给孩子留下的应该是鲜明的形象、鲜活的语言、真挚的情感、独特的感悟。鉴于这样的认识,我在小学语文高段课堂教学中积极构建“导———读——议———提”四步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初步的实践与研究。具体做法:

1导———引趣激疑,唤起学生探究热情

重视每堂课的开场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有一句名言:“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的思维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在一堂课的开始就用具有人性化,儿童化的语言吸引学生,运用贴近儿童生活与心灵的情景拉近师生的距离,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起来,取得先声夺人、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让课堂上真正出现“小手常举,小脸常笑,小口常开。”的喜人局面,让学生在学习中童心也随之飞扬。

2读———品读感悟,激起学生心灵的浪花

自读感悟,意味着学生在阅读课上应该自由地读、感、悟,自主地读、感、悟,自信地读、感、悟。一个“自”字,集中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而“读、感、悟”则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阅读课上的独特表现。“读、感、悟”对学生而言应该是圆融整合、三位一体的,即学生每一次对文章的阅读,都应该是边读边感、边读边悟、读中有感、读中有悟,而不应该是读感悟互为隔离,读归读、感归感、悟归悟,读后再感、读后再悟。“感”是对文本的感知和体验,其中既是一个感性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悟”是对文本的领会和觉悟,既是一个理性认知的过程,又是一个直觉顿悟的过程。可以说,“读、感、悟”是一个感知、思维、灵性、直觉、情绪多因素同时参与对文本的意义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具有整体性、生命性和独创性的阅读。

如在教学《鲸》《新型玻璃》这类知识型说明文时,学生可用平常的语气朗读,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这类反映快乐童年的文章,可指导学生带着愉悦幸福的语气朗读,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桂林山水》《海上日出》这类描景的课文,学生们就可带着欣赏赞美的语气朗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桥》《金色的鱼钩》这类感情浓厚的课文,学生们却要带着沉重悲痛的语气朗读,感悟文中人物的品质……总之,只要让学生入情入境,并融入自己的情感、理解和体验,就能让学生的感悟达到预期的效果。

3议———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教师面对学生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千奇百怪的自读表现,教师除了选择多元、立体、动态的引导策略,别无它途。而开放引导的终点,正好又是学生新一轮自读感悟的起点。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获得的发展结果同样也表现出多元、立体、动态的特点,它一方面意味着学生的发展空间将变得更加广阔,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学生的发展可能将变得更加多样。

新的教学理念倡导师生合作学习,使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交流彼此的感受,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形成师生、生生之间广泛的信息交流,通过互动,取长补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认知过程,使学生体味到与人合作的喜悦,“互动”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种方式:

3.1针对问题,小组展开讨论。根据教学需要小组形式可以多样化,同桌之间、前后桌之间、固定的几人都可组成小组,必要时可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安排,有记录的、有主持的、有发言的,学生的机会均等,有利于调动参与热情,使大家畅所欲言,课堂气氛活而不乱,而且各组之间无形之中产生了一种不甘落后的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

3.2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根据需要,让学生编排一些与课文思想内容相关的小品、相声、舞蹈、演唱,通过这些艺术形式来表达他们对课文思想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参与表演的学生有了展现和锻炼自己才华的机会,又能从同学热烈的掌声和欢乐的表情中体验到成功的满足感,而观看的学生也能在笑声中放松身心,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

3.3“互动”还表现为学生的动手操作。通过想一想、写一写、议一议、画一画等活动形式,来完成某个教学环节,有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和情趣,不仅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身,更主要的是通过“互动”过程,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会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3.4“师生互动”是构建此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而言,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开发学生创造性潜能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走下讲台和学生平等交流、平等对话,参与学生的讨论、表演,与学生感同身受,教学相长。尊重并关注学生的需要,会使学生体会到自由、民主、和谐、关爱,同时受到鼓励、鞭策、欣赏、指导,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4提———感悟提升,促进学生自我成长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从课本走向生活。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大课堂,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其中包括:

4.1说的拓展和延伸,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催化剂。

4.2写的拓展和延伸,是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阶梯。

语文教学就要体现“听、说、读、写”的训练。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突破原来仅仅局限于课堂、书本的狭窄范围。因此我在教学中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创设条件,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创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能力。使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并能指导现实生活,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自觉地担负起学生的责任。最重要的是,通过教学,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语文课不只是使学生学会学习,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每学完一节课,都应使学生的思想有个感悟,有个升华。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正宁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