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投资决策中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3-13
/ 3

工程项目投资决策中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关会芳,田剑

关会芳;田剑(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镇江212003)

摘要:工程项目投资拥有着项目投资的所有特点,而且工程项目投资的独特风险问题使得工程项目投资风险评价更具有特殊性,重点集中在方法上。文章针对工程项目投资决策中常用风险评价方法进行论述,做出对比分析,比较其中的优势劣势,并提出新的应用技巧。

关键词:项目;投资决策;风险;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F2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8-0098-03

0引言

从项目的一次性特点可以看到项目必然存在不确定性。从众多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项目风险的最大不确定性存在于项目的前期。三峡工程论证阶段项目投资是570亿元而在实际与争议中却是1000亿元到4000亿元,著名的珠海机场预测客流量1200万人与实际客流量70万人的悬殊,这些强烈反差存在的原因是在前期阶段决策者对项目的了解和认识还很缺陷,决策的依据建立在不够精确的预测和分析评估的基础上,决策者的技术水平及价值观也容易产生决策结果的极大不确定性,这都必然使项目今后的开展和项目目标的实现受到较大的影响。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就必须做好项目决策阶段的风险分析,而风险分析的重点就是风险评价,评价方法运用的科学性已经成为判断风险评价是否合理的依据,因此有必要对风险评价方法做出合理有效的选择运用。本文将针对目前在项目决策阶段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并从中比较它们的优劣势和适用范围,希望能对从事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风险分析的人员在合理选择风险评价方法上有所帮助。

1工程项目投资决策中风险评价常用方法

项目风险评价方法一般可分为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三类,有效的项目风险评价方法一般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方法。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价的方法很多,从早期的史蒂夫.J的针对全寿命周期的风险评价方法的调查可以看到在前期决策阶段应用比较多的是调查打分法、蒙特卡洛模拟法、计划评审技术、敏感性分析。不过随着方法的改进和研究的深入,前期阶段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这几种方法,目前较为常用的有调查打分法,概率分析法,蒙特卡洛模拟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1.1调查打分法调查打分法是利用专家的经验等隐性知识、直观判断项目每一单一风险并赋予相应的权重,如0~1之间的一个数,0代表没有风险,10代表风险最大,然后把各个风险的权重加起来,再与风险评价基准进行风险分析比较。具体包括三部分的工作内容:①识别出工程项目可能遇到的所有风险,并列出风险表;②将列出的风险表提交给有关专家,利用专家的经验对可能的风险因素的重要性进行评价;③收集专家对风险的评价意见,对专家评价结果做计算分析,综合整个项目风险分析概况并确定出主要风险因素。

1.2概率树分析概率树分析是假定风险变量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在构造概率树的基础上,将每个风险变量的各种状态取值组合计算,分别计算各种状态下风险评价指标值及相应的概率,得到评价指标的概率分布,并统计出评价指标低于或高于基准值的累计概率,计算评价指标的期望值,方差,标准差和离散系数。

1.3蒙特卡洛模拟法蒙特卡洛模拟法又称随机抽样法或统计试验法,是评价工程风险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利用随机发生器取得随机数,赋值给输入变量,通过计算机计算得出服从各种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再通过随机变量统计试验进行随机模拟,达到求解复杂问题近似解的一种数学仿真方法。此方法的精度和有效性取决于仿真计算模型的精度和各输入量概率分布估计的有效性,可用来解决难以用解析方法求解的复杂问题,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蒙特卡洛模拟法的基本原理:

假定函数Y=f(x1,x2,…,xn),其中x1,x2,…,xn的概率分布已知(常用主观概率估计)。由于Y=f(x1,x2,…,xn)未知或是一复杂函数,蒙特卡洛模拟法利用一随机数发生器抽样取出每一组随机变量(x1,x2,…,xn)的值(x1,x2,…,xn),然后按Y对x1,x2,…,xn的关系确定函数Y的值yi,yi=f(x1i,x2i,…,xni)反复独立抽样多次(i=1,2,3,…,n),可以得到函数Y的一批抽样数据y1,y2,…,yn。当模拟次数足够多时,可得出与实际情况相近的函数Y的概率分布和数字特征。

1.4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又称AHP法,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T.L.Saaty提出的,是一种在经济学,管理学中广泛应用的方法。层次分析法可以将无法量化的风险按照大小排出顺序,把他们彼此区别开来。

层次分析法本质上是一种决策思维方式,它把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各组成因素,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以形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对结构中每一层次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依据人们对客观现实的判断给予定量表示,再利用数学方法确定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值,得到最低层相对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组合权值,以此作为评价和选择方案的依据。

1.5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数学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Chad于1965年提出来的。40多年来模糊数学得到了迅速发展,已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各个领域,其有效性已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模糊综合评价首先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建立风险因素集U,接下来确定影响因素的权重向量,建立隶属度,根据隶属函数对方案各目标的影响因素建立模糊评价矩阵,按照模糊数学的计算方法,得出最终评价结果。

2常用风险评价方法利弊分析

为了能够结合实际项目合理地选择风险评价方法,必须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做深入的分析。

调查打分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节约时间,专家的经验越丰富,参与的专家越多,所得出的结论越准确。但是该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就是严重依赖专家的经验判断,如果参与评价的专家经验不足可能会造成评价的失误,从而造成决策的失误。

概率树法简单、易行,而且它的直观特点可以让我们分析比较出各个评价指标之间的大小关系。概率树法也存在着应用的局限性,风险指标概率分布的确定存在难度和风险发生产生的后果难以确定,而且风险因素之间的独立性假设违背了现实事物之间相关性的哲学理念。普遍提到的工程项目投资基本上是周期长,投入资金多的项目,相应存在的风险因素也很多,如果仅仅用概率树法估计,在确定风险指标概率分布上会存在很大的难度。概率树法利用风险分析人员和转接的知识与经验或是历史资料,这样的依赖性使得该方法的运用存在很大的制约因素,因此此种方法适用于那些风险因素较少的小型项目。

蒙特卡洛模拟法的应用也有其局限性,主要是该方法要求对所分析的目标变量能用一具体的数学计算模型来表达,同时数学计算模型中的各种风险变量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而且可以用各种概率分布来表达他们的不确定性。在风险分析中会遇到风险输入变量的分解程度问题,一般而言,变量分解的越细,风险变量个数也就越多,模拟结果的可靠性也就越高;变量分解程度越低,变量个数就越少,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就越低,但能较快地获得模拟结果。对一个具体项目,在确定风险变量分解程度时,往往与风险变量间的相关性有关,而变量分解过细往往会使得变量之间具有相关性。如果风险变量本身是相关的,模拟中将其视为独立变量进行抽样,就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另外,在项目风险管理的实际中要准确地描述风险变量的风险程度、减少变量的个数,只选择对评价指标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变量,同时,应用风险评价是一定要结合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和实践经验。另一个局限就是不同的决策者或风险分析专家的经历、工程时间背景以及所在企业经营状况等均不相同。因此,他们对风险的主观判断也会不一样。通常对风险的主观判断又被描述为风险态度,不同的决策者对同样的风险环境的判断是不一样的,对同样的风险评价结果的认识和信心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对最后的决策采取的风险态度也是不一样的。

层次分析法处理问题的程序与管理者的思维程序,分析解决问题的步骤相一致,有较广泛的应用性,易于理解和操作。最后综合分析出整个项目风险程度,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结果,能系统地综合专家经验,更全面地看待项目总体风险,为管理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项目全过程风险的机会,使其决策更为科学。需要指出的是,判断矩阵是评价人进行两两比较后得出的,所以,不同的人,做出的判断矩阵可能不同。而且层次分析法结论的质量依赖于专家的知识、经验和判断。因此,应多找几个知识渊博,经验丰富和判断力强的人共同确定判断矩阵中的标度。层次分析法还存在这样的缺陷,由于受计算规则的限制,该方法不易用于复杂的项目中,且风险因素的数目不能太多,一般认为不宜超过9个。然而实践中,特别是大型工程项目,往往存在大量的风险因素,在应用该方法时有较大的困难,结果的可靠性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解决模糊概念的风险具有很大的实用性,模糊综合评价既有严格的定量刻画,也有对难以定量分析的模糊现象进行主观上的定性描述,把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紧密地结合起来,因此可以说是一种比较适合项目风险评价的方法,并且也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方法。

利用这些方法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价时,无论是建立层次结构、构造判断矩阵,还是进行模糊综合评价,人的主观因素的成分很大,各种因素的权重设置主要靠人为设定,导致决策的准确性不高。它们还有另外一个缺点是方法本身不具有利用新信息自动调整权重分配的功能,当研究对象样本增加新的数据时,不能记忆原有的知识并根据新增数据对权重进行适当调整,也就是不能适应评价对象的不确定性。除此以外,风险指标的相关性、评价样本出现噪声数据等问题都会影响上述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根据上述对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论述分析可以总结概括出他们的各自的优点、缺点和适用范围。

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比较明确,他们分属于定性评价,定量评价,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总结概括整体的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可以得到:定性评价方法的优点是简单直观、容易掌握,缺点是评价结果不能量化,而取决于评价人员的经验;定量评价是在风险量化基础上进行评价,主要依靠历史统计数据,运用数学方法构造数学模型进行评价。应用最为广泛,认可度最高的就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其中蒙特卡洛模拟法,层次分析法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方法。

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哪一个方法就是最科学的,而要针对具体项目采取适合项目的方法对项目决策阶段的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这样才能为后阶段的风险防范制定合理的对策,为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最主要的是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3结论与展望

阐述了常用的决策阶段风险评价方法,并对比分析了他们的优势、劣势和各自的适用范围,较为科学的方法就是将定性与定量有力的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使得风险评价更为科学,从而提高投资决策的合理性。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采用什么样的风险识别与评价技术,要想识别所有的风险是不可能的,无需对风险评价的过分精确,否则劳而无功。风险的程度本身并没有实质的物理意义,仅仅表明采取行动的需要;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反映出必要的事实情况。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将结合工程项目实例,在具体的实施中进一步完善各种风险评价方法,以期建立有效的工程项目投资风险评价的方法体系。

参考文献:

[1]张英,沈苾文.AHP法在工程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及风险防范[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9(3):63-66.

[2]张英,张翠英.基于AHP的建设工程风险评估方法研究[J].商业研究,2006(24):53-55.

[3]王家远,王宏涛.基于不确定AHP的建设项目风险模糊综合评判[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06(1):48-53.

[4]朱彬,刘进.航天项目风险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2(B10):206-208.

[5]任宏,秦基胜.基于三角模糊数的巨项目投资决策与风险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7年1月(理论版):45-47.

[6]代利明,陈玉明.几种常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的比较[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6(4):95-98.

[7]包金玉.定量和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分析(英文版)[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8(增刊2):5-8.

[8]Kuei-HuChang,Ching-HsueCheng.EvaluatingtheriskoffailureusingthefuzzyOWAandDEMATELmethod[J].SpringerScienceBusinessMedia,LLC2009.

[9]WILLIAMT.HUGHES.RiskAnalysisandAssetValuation:AMonteCarloSimulationUsingStochasticRents[J].JournalofRealEstateFinanceandEconomics,1995,11:177-187.

[10]ZviSafra,UziSegal.Riskaversioninthesmallandinthelarge:Calibrationresultsforbetweennessfunctional[J].JRiskUncertain,2009,38:27-37.

[11]ToshioNakagawa.AdvancedReliabilityModelsandMaintenancePolicies[M].SpringerSeriesinReliabilityEngineering,2006.

[12]JOHNQUIGGIN,ROBERTG.CHAMBERS.RiskPremiumsandBenefitMeasuresforGeneralized-Expected-UtilityTheories[J].JournalofRiskandUncertainty,1998,17:121-137.

[13]W.KIPVISCUSI.Risk-RiskAnalysis[J].JournalofRiskandUncertainty,1994,8:5-17.

[14]F.K.Crundwell.FinanceforEngineers--EvaluationandFundingofCapitalProjects[M].SpringerLondon,2008.

[15]Zvi?Safra,Uzi?Segal.Riskaversioninthesmallandinthelarge:Calibrationresultsforbetweennessfunctionals[J].JournalofRiskandUncertainty,2009,1:1-86.

[16]赵艳.风险投资项目中技术风险评价[J].价值工程,2008,(12):153-156.

[17]郭明伟.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风险投资评判构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11):148-151.

[18]刘晓峰,陈通.投资项目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的新探索[J].统计与决策,2008(6):38-40.

[19]张静,付金强,张发瑜,李玉钦.水电工程投资风险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28-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