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数学学习意识的有效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浅谈幼儿数学学习意识的有效培养

苏小萍

德保县东凌镇朴圩中心幼儿园广西百色533700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数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活动中,教师需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条件。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关键词】生活;游戏;数学感;数学意识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幼儿作为刚步入学校接触数学这个对他们意味着全新的科目,那么如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幼儿的数学意识呢?我尝试了以下几点做法:

一、在生活情境中培养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

幼儿一天的生活,学习只占据了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时间是在日常生活中度过的。因此,在幼儿生活中学数学的机会很多。作为老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帮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激发幼儿学数学的乐趣。例如,在点心和午餐的分发过程中,可以让幼儿自己点数一组上的饼干数量或勺子数量,在分发过程中练习数量的一一对应;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电视机、电脑是长方形的,饼干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动画片CD是圆的;在幼儿喝水时,引导幼儿记住自己的杯子的位置,在第几排第几个等第。所有这一切都是幼儿能够直接感知的,是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的,能够引起幼儿兴趣的,从而可以增进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数学意识,为幼儿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提供亲身体验的机会

教育家皮亚杰说过:“幼儿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如小超市游戏,可以让幼儿做顾客、售货员、送货员,进行买卖活动,老师根据大、中、小班孩子学习数学的内容,渗透不同的要求。大班可以进行货币购物,进行加减运算;中班可以按图、按数、按点购物;小班同中班,只是数量上有所区别。在活动中为幼儿创设和利用提供探索的机会与条件,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幼儿在与环境和材料相互作用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在游戏探索中培养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

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幼儿学算思维,他认为数学究其实质是一组关系,关系并不存在于实际的物体之中,而是对作用于物体的一系列动作的协调的抽象(皮亚杰称之为“反抽现象”);他还认为:“认知的发展不是由内部成熟或外部教学支配的,它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通过他们自己的活动(外显的物质操作和内隐的智力活动),逐步建立和理解认知结构。”所以,对幼儿来说,探索的过程比探索的结果更为重要。而区域活动正是以丰富的操作材料和充分的活动时间满足幼儿探索的需要。在经过很多选择后,我决定将飞行棋拿出来投放进了益智区。放入飞行棋后,我故意跟他们说没时间介绍游戏规则,棋子摆放在篮子里一动没动,幼儿们拿着没拆封的棋盒左看右看,特别好奇。有好几个孩子问我:“汪老师,怎么还不教我们玩飞行棋?”我知道时机成熟了,于是在当天下午的课上详细地和幼儿讲解飞行棋的玩法及规则。第一次尝试时,幼儿们还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于是,我调整了策略,每天早上的晨间游戏时,只安排一组小朋友玩飞行棋,并和搭班老师轮流在旁边指导。慢慢的,我发现孩子们在游戏中越来越熟练,骰子的点数一下子就能说出来,走步时也能按正确的点数进行游戏。虽然幼儿对于一些规则还是不能很好地掌握,但对于中班幼儿来说,他们能基本遵守游戏的轮换规则,玩得主动,已经是一件很不错的事了。飞行棋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数学能力,要赢棋还要有一定的策略性,十分益智。游戏反映了幼儿逐一数数、默数等不同的数数水平,在下棋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推动,促进了幼儿数数能力的提高和合作玩游戏的协商能力。

四、获得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

数学反映的是事物之间的关系,它是在对物质世界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幼儿对数量关系的认识是对具体事物的认识为基础的。因此,幼儿应更多地通过真实的问题情景产生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需要,并且亲自实践,体验获得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如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揪尾巴》等,让幼儿练习数数、比比谁揪的尾巴多,如果不懂得数数就体验不到比赛的乐趣;在“小超市游戏”中,让幼儿拿票乘车(复习10以内的加法),买东西(10元可以买几样东西?),幼儿买卖、找钱,必须运用到10以内加减的数学知识。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表现得十分充分,进一步理解数的组成关系,复习了加减运算,体验到了成功购物的喜悦。

总之,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用多种方法培养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从小培养幼儿热爱数学的感情。“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热爱了才会努力学习,克服困难,才能坚持下去。这是幼儿学数学的根本目的。幼儿学习数学,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认数和计算,更重要的是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并在认数和计算过程中培养数感。这是培养数学素养的奠基石,在教学中务必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