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1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王小姣

王小姣辽宁省朝阳县台子中学122000

各科教学都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历史教学也不例外。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应从低年级开始,在培养各种能力的同时,着重培养其思维能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我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指向——兴趣,是探究和记忆的动力,学生对学科本身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特别大的。激发兴趣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历史的各种职能:它使我们的视野超出了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之外,培养了我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它使我们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现实服务;它使我们通过探索历史的发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未来服务。其次,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改进教法,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可利用直观教具,创设历史情境,追溯历史;精讲细剖,使学生拨开云雾,深刻认识历史发展概貌;依据问题设置教学情境,揭示事物矛盾;还有,通过历史兴趣小组、历史小论文、辩论会、课本剧等,使学生实现“知之——乐之——好之”的不断飞跃。

二、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

阅读和记忆是掌握历史知识及技能不可缺少的手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生的思维继续发展,已经能逐步摆脱具体经验的限制,运用概念、判断进行逻辑思维,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大提高。教给学生阅读、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其本身也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比较等思维能力的过程,要求学生掌握阅读过程中的精读、泛读、问题读书法等,进行理解记忆、信息记忆、图示记忆、趣味记忆等,使学生掌握各个历史事件,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都有一定的理解,把握历史发展的整体框架、各个章节间的内在联系、各个专题之间的交互影响,形成完整的立体的历史之树。学生一步步适应了这些方法,并在学习中运用自如,学起来会事半功倍,学习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三、发扬民主,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

要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发扬民主,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教师的“导”是外因,学生的“体”是内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产生作用,只有真正认识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能动的主观认识,他们的头脑绝不是单纯的信息储存库,才会改变传统的灌输法。

四、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抓起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要调动学生的思维,就必须把矛盾、问题引入课堂,引导他们积极思考,通过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更深入、更广阔。为此,必须改革课堂教学,精讲精练,讲练结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工程。教学时教师以正确的方法授课,学生以正确的方法学会知识,锲而不舍,持之以恒,从低年级抓起,经过几年有意识的培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