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踝骨折在踝关节骨折中的治疗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后踝骨折在踝关节骨折中的治疗观察

廖涛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湖南醴陵412200

【摘要】目的:分析后踝骨折在踝关节骨折中的治疗效果,对其效果进行经验总结,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选取我院36例踝关节骨折并同时伴有后踝骨折的患者,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应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对其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年龄(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术后踝关节恢复的的情况,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能量损伤踝关节恢复的情况明显优于高能量损伤的患者,两组比较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不同手术时间术后踝关节恢复的情况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术方法术后踝关节恢复的情况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后踝骨折在踝关节骨折中的治疗中观察到:不同患者的年龄、骨折的程度对手术治疗后踝关节恢复有直接的影响;但是患者骨折后至手术治疗的时间、选择手术治疗的方法对术后踝关节恢复无直接的影响。

【关键词】后踝骨折;踝关节骨折;功能恢复

后踝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大多数患者在损伤后,踝关节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稳定的情况,而在临床治疗踝关节骨折中,其中后踝骨折中的治疗有一定的难度,治疗后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另外后踝骨折中很少有单独发生的情况,大多数的患者存在内、外踝骨折,如存在骨折快较大的情况中,对其的治疗方法一般选择手术治疗[1]。本文对不同程度的创伤、手术的方式、年龄以及骨折后至手术治疗的用时等,对影响踝关节术后恢复的因素进行分析,现将相关的材料整理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患者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之间收取36例踝关节骨折并同时伴有后踝骨折的患者,并对以上所有患者的病历进行分析和统计;以上所有的患者均诊断为后踝骨折,并且全部为新鲜闭合性的骨折;所有患者均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并且病历中的资料保存完好;所有患者排除多次性骨折或开放性后踝骨折以及Pilon类型骨折;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17—76岁,平均年龄(31.5±3.5)岁;其中31例患者按照《Lauge-Hansen》[2]分型标准中分类:1例患者存在旋前外展型,5例患者存在旋前外旋型,其余25例患者存在旋后外旋型;有5例患者无法应用以上标准中进行分型:2例患者垂直压缩、1例患者单独后踝骨折、2例患者三踝骨折;根据患者骨折的类型选取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法分别为:5例患者选取后侧入路、9例患者选取后外侧入路、17例患者选取后内侧入路、其余5例患者选取关节脱位;自骨折后至实施手术治疗的时间分别为:19例患者<8h内、17例患者8h—10d;按照创伤的类型分别为:9例患者高能量损伤、27例患者低能量损伤。

1.2手术治疗方法

1.2.1后侧入路:手术中5例患者选取后侧入路,首先将其踝骨折的部位充分的显露,并进行修复复位,或是在闭合复位后,然后在患者跟腱外缘的位置做一个小切口,将患者的后踝应用螺钉将其固定。

1.2.2后外侧入路:9例患者选取后外侧入路,然后进行复位操作,最后固定患者的后踝,该种入路的方法适合外踝的固定,主要包括:抗滑动钢板以及腓骨钢板。

1.2.3后内侧入路:17例患者选取后内侧入路,对其骨折的部位进行修复复位,将后踝进行固定,选取的螺钉应该为(或前—后向),该种入路的方法同样适合固定内踝。

1.2.4关节脱位:5例患者选取关节脱位,然后的骨折的部位进行修复复位,将后踝进行固定,如骨折块较小时,选取(后—前向)的螺钉进行固定,固定的方向应根据螺钉的螺纹不能讲骨折线跨越而决定,并且根据患者骨折的情况,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应用钢丝或丝线的固定方式;如骨折块较大时,将踝关节的前端再次另开一个小口,然后使用螺钉将其固定,螺钉应选择(前—后向)固定。

1.3观察指标

按照患者骨折后至手术治疗的时间分为:①<8h;②8h—10d;按照患者不同的骨折类型分为:①高能量损伤;②低能量损伤;按照患者的年龄分为:①≤30岁(青年组);②30—60岁(中年组);③≥60岁(老年组);分析以上的各种因素对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1.4功能评价标准

所有患者术后的踝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按照《AOFAS功能评分》[3]进行评分;评分的内容需要根据患者术后的影像结果、踝关节活动的情况、关节稳定的程度以及手术治疗后疼痛的评分综合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总分的平均分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尚可;70分以下为差。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所得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中计算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组间对比数据采用(%)表示,并实施t检验,以P<0.05为标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年龄术后踝关节恢复功能评分

不同年龄(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术后踝关节恢复的的情况,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经过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大约有10%—45%之间的踝关节损伤患者存在后踝骨折,故后踝骨折的治疗受到高度的重视,踝关节是人体中最重要的负重关节,以上病征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踝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因此受到各个方面的因素所影响[4]。(1)本次研究中从患者不同的年龄中进行分析,明显发现年龄越小的患者,其踝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越好,反之年龄越大的患者踝关节恢复的情况稍差,原因可能与术后患者活动的情况有关,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程度给踝关节恢复的情况有紧密的联系;再者年轻患者身体的功能恢复有较强的优势,骨折断端恢复的时间越短,其相关周围组织的恢复以及软骨组织的再生能力就越强[5];(2)低能量损伤踝关节恢复的情况明显优于高能量损伤的患者,充分的说明,创伤的程度越轻,术后踝关节恢复越好;(3)不同患者骨折后至手术治疗的时间,对术后踝关节恢复的影响不大,而手术治疗中不仅需要准确的对其进行解剖复位,还要对其进行后期的固位,才是保证解剖结构的完整度,对关节软骨手术的修复中给予良好的环境,对患者的踝关节的功能恢复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通过对后踝骨折在踝关节骨折中的治疗中观察到:不同患者的年龄、骨折的程度对手术治疗后踝关节恢复有直接的影响;但是患者骨折后至手术治疗的时间、选择手术治疗的方法对术后踝关节恢复无直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红,孙文星,曲俊玫,等.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2):76-77.

[2]刘广辉.后外侧入路在踝关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0):113.

[3]张建国.手法整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1):29-30.

[4]买买提江?库尔班.141例踝关节骨折的治疗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1):146-147.

[5]徐义祥,曾仲达,林水平,等.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5):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