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改革背景下提升医院专科技术能力的探索和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公立医院改革背景下提升医院专科技术能力的探索和实践

朱伯强

宜兴市人民医院214200

【摘要】公立医院改革实施以来,县级医院面临了多重的考验。为适应改革,宜兴市医院从提升服务能力、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医疗安全和质量等方面逐步探索。本文阐述了本院在公立医院改革背景下,提升专科技术能力的探索和实践方法,以此来挖掘促进医院发展的深层问题,为医疗卫生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字】公立医院改革技术能力县级医院

县级医院上接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连乡镇基层医院,是统筹城乡卫生发展的纽带。它承担着县域内基本医疗服务及危重急症病人的抢救,并承担着对基层医院的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其能力是县域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的体现。

一、提升技术能力是县级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灵魂

1.县级医院是“大病不出县”的守门员。目前城乡交通便利、结保支付政策无差距,又全面实施了药品价格零差率,群众就医趋向于高等级医院,据全市统计报表显示:城区医院,特别是我院的就诊量呈持续上升趋势。

2.专科技术水平是县级医院“能力托底”的基础。县(市)级公立医院承担着区域内基本医疗服务的“托底”作用,县级医院的服务能力是否能与地方经济文化共振合拍,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县级人民医院的保障能力和水平。

3.提升技术能力来服务增收是县级医院维系持续发展的动力。新医改的实施,社会经济的发展,医院必须大力加强技术能力建设,通过扩大医疗服务范围和提高技术含量,合理增加收入,保障医院的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4.常见病概念和诊疗手段的更新是县级医院跟上医学前沿的必然需求。随着社会经济和医学的发展,病种结构发生了变化,常见病的概念也赋予更多的内涵,作为县域“龙头”的县级医院,要跟上医疗发展的前沿,必须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二、我院提升专科技术能力的探索和实践

宜兴市人民医院是本市的医疗急救中心,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现有编制床位1200张,实际开放床位1585张,在职职工2000余人,2015年完成门急诊病人169.37万人次,出院病人6.65万人次,手术2.49万余台次。

1.完善专科布局,重视专科发展空间。为顺应就医需求和自身发展需要,医院按照三级综合医院标准完成全部临床医技学科的设置,并按专科发展趋势逐步建立二级和三级分科。同时,顺应市场需求,设置了小儿外科、风湿免疫科、肿瘤生物治疗中心、康复医学等新兴学科,逐步在当地显现出专科优势。

2.凝炼专科队伍,重视学科带头人培养。医院长期坚持实施人才梯队战略,重视临床专科队伍的构架和凝炼。实行了“限本招硕引博”的人员录用原则,人员招录由“满足需求”向“控制数量;加强基础培养和专科培养的结合,规范青年医师的轮训,选拔青年骨干医师进入专科进修培养;重视学科带头人培养,选送部分学科带头人进入国外基地研修培训;院校联合,通过学教相长,提升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水平。

3.完善医技公共平台建设,重视专科设备更新。目前我院已建成内镜诊疗中心、介入诊疗中心、临床技能培训中心、24小时急诊抢救等多个公共平台。基本完成目前工作量的公共医技平台建设和大型设备的安装改造,为完成日益增长的医技检查任务和专科新技术项目开展提供保障。

4.实施技术准入管理,重视临床技术项目完全覆盖。医院严格实施技术准入管理,实施科室新开展二、三类技术项目准入审批和人员技术准入资质的考核。明确各专科技术完善的目标,实施月度主要技术项目的统计和督查,落实年度围绕三级医院重点专科技术项目缺失的考核,医院整体临床技术水平实现了突破性进展。

5.分类设立学科建设基金,重视技术创新激励。制订了《学科建设管理办法》,设立学科发展基金,按专科所处不同发展阶段实行分类管理,强化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配套《医院临床诊疗新技术项目管理规定》加大技术创新奖励力度,分级分类落实新技术项目引进奖励。

三、专科技术能力提升的效果

1.医院承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得到提高。医院业务量逐年以较大比例增长,危重症患者抢救数量和成功率提高,在区域突发公共事件中承担最主要的角色。同时,专科技术的发展也不断推动区域医疗的进步,在基层医疗机构推介优势技术,对口支援西部,优质资源辐射效应日益增长。

2.医院二、三类技术审核通过率、项目开展常态化率得到提高。医院严格依法执业管理,规范项目开展的准入审批和资质审查,建立新技术项目的备案和应急预案制度,控制并发症发生和及时处理的机制,项目开展的常态化率和自主率明显提升。

3.医院的病种结构、内涵能力、重点专科技术项目的覆盖率得到提高。全院和部分专科的重症医学资源的设置调整,发挥重症医学优势。加快了成熟新技术项目的引进,确立三级医院重点专科项目全覆盖的目标,绝大部分专科已经实现了三级医院重点专科项目的全覆盖。

4.医院质量管理的举措、技术项目开展的质量控制能力得到提高。各专科围绕质量管理的本质要求落实质量管理方案,围绕能力建设和项目开展,重视管理规范性,基本形成“科室发展有目标、项目开展有计划、人才培养有措施、质量管理有方案、技术实施有预案”的管理体系。

5.医院专科的协同、协作能力得到提高。医院学科群建设初见成效,重症医学、骨关节中心、普外腔镜中心、肿瘤诊疗中心实现了资源的有机整合,多学科联合救治能力进一步加强。在优势学科带动下,新兴学科得到积极发展,核医学科、儿外科等专科设置填补区域空白,医技专科建设能力也不断提升。

四、医改视野下县级医院专科技术能力建设的困难

1.顶尖人才引进难。区域经济、执业环境、医院基础等导致县级医院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很难招到理想的高端医卫人才。医院人才培养急需政府的扶持,当务之急,就是政府应扩大医院用人自主权。

2.人才队伍现状难以跨越。一是人才总量不足,尚不能满足繁重的医疗工作。二是专科建设的水平不高,有些专科的建设状况尚未形成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三是人才队伍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缺乏在省内有影响力的临床专家和学科(术)带头人,青年学科带头人偏少。

3.医疗辐射力较弱。县级城市规模偏小,集聚吸纳、辐射带动能力偏弱,相反只能是接受周边的辐射。医院现有的重点专科虽然纵向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在省内外缺乏应有竞争力。

4.外围压力大。医保支付能力和不合理的考核机制越来越成为新技术项目开展的束缚和障碍。

县级医院技术能力建设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环节,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抓住政府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和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重大机遇,针对县级医院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采取扎实有效的改革举措,推进机制、管理和服务创新,不断增强县级医院的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