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在皮肤病临证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3-13
/ 3

“冬病夏治”在皮肤病临证中的应用

朱现民

朱现民(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郑州450008)

作者简介:朱现民(1957.9-),男,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针灸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任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研究生科科长,研究方向为“中风瘫痪针灸与康复作用的研究”。

【摘要】“冬病夏治”强调顺应四季,因时制宜,外敷内服结合,施治手段众多,适用于许多阳气不足、阴寒内积和免疫功能低下类的疾病,对于一些皮肤疾患也有较好疗效。本文以冻疮、荨麻疹、硬皮病三种皮肤病为例,阐明疾病概况,系统介绍其冬病夏治的穴位贴敷处方、热敷熏洗处方、针灸治疗方法和中药内服处方,疗效确切,操作方便,无创无痛,经济实用,简单易学,易于接受,便于推广,为临证中治疗皮肤疾患提供新的手段。

【关键词】冻疮;荨麻疹;硬皮病;冬病夏治

【中图分类号】R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9-0058-02

冬病夏治是中医学的特色治法,它以中药穴位敷贴为主要手段,配合针刺、艾灸、热熨、洗浴、穴位注射及中药内服各种方法,适用于所有阳气不足、阴寒内积和免疫功能低下类的疾病,尤其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效果最为理想。因肺合皮毛,对于一些皮肤疾患,施用冬病夏治的的各种方法也有较好疗效。现对冻疮、荨麻疹、硬皮病等皮肤病的冬病夏治方法作以概括,供基层医务人员选择应用。

1冻疮冬病夏治法

冻伤是人体遭受低温侵袭,导致气滞血瘀甚至血凝,出现肌肤、肢体受损的一种疾病,多发在冬季寒冷季节,春秋较少,夏季全无。目前认为冻疮的主要病理生理是血液循环障碍和细胞代谢不良。寒冷是造成冻疮的直接原因,潮湿环境、人体防护不足及皮肤暴露在外面时间过长是冻伤的主要诱发因素。冻疮轻症损害皮肤浅层或全层,初起在受冻部位皮肤先呈苍白、麻木、冷感,继则水肿或青紫形成瘀斑,自觉灼痛、瘙痒;有的局部水肿,出现大小不等水泡,自觉疼痛微痒,如无感染,水泡逐渐干涸,结成黑痂,不久脱落而愈。重症初起受冻部位皮肤亦呈苍白,冷痛麻木,触觉丧失,继则暗红而肿,水泡破溃后,疮面呈紫色,出现腐烂或溃疡,甚至受损肌肉、筋骨,常呈干燥黑色坏死,患处感觉、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1.1穴位贴敷法:独头大蒜3份,肉桂1份,丹参1份,苍术1份。将肉桂、丹参、苍术共同研磨细末,与独头大蒜共捣成膏状,再用适量凡士林调成稀糊。将药糊涂布于各冻疮好发部位后,最好蒸汽熏蒸涂药处20分钟左右,每日1次,每10次为1疗程。此法温阳除寒、活血生肌、祛湿收口,因其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仅用于四肢及耳廓冻疮的治疗。多于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开始,共治疗3疗程,效果显著。

1.2药浴熏洗法:制附片10克,桂枝20克,麻黄15克,细辛10克,红花10克,蛇床子15克,生姜30克。上药加水2000毫升煎煮,去渣取汁,用药液熏洗患处。每日泡洗3次,每次20~30分钟,6天为1疗程,每剂药可洗3天。

1.3药酒涂擦法:当归50克,红花50克,王不留行50克,干姜30克,桂枝30,辣椒30克,细辛10克,樟脑10克,冰片10克。取上药浸泡于95%酒精750毫升中,1周后用纱布过滤,收集药液,贮瓶备用。用时将局部洗净拭干,以棉花蘸药液每天3~5次涂擦于患处,治愈为止。在夏季单用生姜或者辣椒用力涂擦手足,也可防止来年冬天冻疮复发。

1.4白芥子饼灸法:将适量白芥子研为细末,再用凉水将药末混合和好,做成直径2.5~3.0厘米、厚度0.3~0.4厘米的药饼,将药饼放在选好的穴位上,将艾炷放在药饼上点燃施灸。灸关元穴9壮,灸命门穴9壮,灸肾俞穴7壮,灸患部各处阿是穴7壮。施灸时间以每年三伏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开始,每日1次,7日为1疗程,休息3日进行下1疗程。共灸治3个疗程,一般连续灸治3年。

1.5中药内服法:制川乌10克,制附子10克,麻黄15克,细辛6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甘草10克,蜂蜜10克。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制川乌、制附子先行煎煮至少2小时后,再下其余诸药煎煮半小时,汤成去渣,早晚分2次温服。每日1剂,可连服数剂。药渣可加水再煮,冷却,待温度适宜时浸泡患处。

中医认为冻疮的发生为机体阳气虚弱,遭受寒邪侵袭,卫外不固,阴寒之邪深入肌肤而致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失养,凝滞脉络而发。俗话说“冻疮一年发病,年年发”。尽管不是大病,但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冬季人体阳气处于节律变化低谷,即便施治其收效也难尽人意。夏季人体阳气处于高峰,加之夏季皮肤毛孔扩张,体内阴寒之气易于解除,如此时应用温阳发散、活血化瘀的药物贴敷、外擦、内服,乘其势而治之,可以鼓舞正气、疏通筋脉、使人体阴阳平衡,肌肤筋脉得以濡养温煦,提高皮肤的防寒能力,增强皮肤的肌体抵抗力及皮肤的致密度,避免寒冬再发。大部分患者施治后不再出现冻疮,只有少数人到了冬季轻微复发,一般不需处理,可以自然恢复。

2荨麻疹冬病夏治法

荨麻疹是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表现为局限性风团骤然发生,很快消退,愈后不留痕迹,有剧烈瘙痒及烧灼感。皮肤先有奇痒感,抓之迅速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指甲或硬币大小,略高于周围皮肤,开始时损害较稀疏,颜色周围稍红,中央稍白,边界清晰,为圆形或椭圈形,向周围扩散,可以彼此融合成片,表现为不规则的地图状,能泛发全身,皮疹1日之内可发作数次,每次发作很快,消失也很快,最长不超过24小时,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皮肤对外界物理刺激特别敏感,用指甲划其皮肤,瞬时局部呈现风团样划痕,称皮肤划痕试验阳性。目前认为本病是先天性过敏体质,在某种致敏物质作用下引起的过敏反应,常见的原因有花粉、灰尘、羽毛或动物蛋白性食物,如鱼、虾、蟹、蛋等,以及青霉素、链霉素、磺胺药等药物引起。肠寄生虫和胃肠功能障碍也可诱发本病,引起急性腹痛、呕吐、腹泻。有时合并发热、白细胞升高等,尤其儿童更易合并感染发热。若反复发作,持续3个月以上,即为慢性荨麻疹。

2.1穴位贴敷法:白芥子2份,元胡2份,甘遂1份,细辛1份。将药物烘干共研细末,过100目筛储瓶备用。用时取生姜适量,洗净浸泡捣碎取汁,再用生姜汁拌和药粉(药粉和生姜汁的比例大致为10克:10毫升),拌匀调成膏状,药膏直径为1.3厘米,厚度约0.3厘米,取适量药膏摊涂在5×5厘米贴敷纸中心部位,贴敷于大椎、风门、肺俞、膈俞、肝俞、曲池、血海穴上。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为4~6小时,儿童相应缩短。如果局部有烧灼感或疼痛,可以提前取下。如贴后局部有发痒、发热舒适感,可多贴几小时,待药膏干燥后取下。贴敷的时间以每年三伏天的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中午时分为佳,每年贴敷3次,需连续贴治3年。

2.2毫针刺法:针刺大杼、风门、肺俞、大椎、合谷穴,腰以上者加针曲池、风池;腰以下者加针血海、三阴交。大杼穴向内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向肋问放散,施捻转泻法;风门穴向内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向肋间放散,施捻转泻法;肺俞穴向内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向肋间扩散,施捻转泻法;大椎穴向上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向两臂扩散,施捻转补法;合谷穴直刺0.5~1.0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肘、肩、面部,施提插、捻转泻法。得气后接电针治疗仪,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留针20~30分钟,每5分钟行捻转泻法1次。此法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荨麻疹。

2.3艾条雀啄灸法:取艾条1根,将其点燃一端,在曲池、血海、关元穴上方施以雀啄灸法,火力要旺,刺激强度大,长时间重灸,每穴30~40分钟,勿使烫伤皮肤,每日1次,10日为1疗程。此法温阳益气、活血润燥、祛风止痒,用于治疗顽固性荨麻疹长期不愈者。

2.4穴位注射法:局部常规消毒,用5毫升注射器抽取“当归注射液”或“丹参注射液”4毫升,刺入曲池、血海、三阴交、风市4个穴位,有酸沉感时回抽无回血,注入药液,每穴1毫升,2日1次,7次为1疗程。此法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

2.5中药内服法:葛根30克,桑白皮15克,蝉蛻20克,白芷10克,白藓皮10克,炒梔子10克,连翘20克,地骨皮30克,苦参10克,竹叶10克,灯心草3克,大黄6克。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煎4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煎好后两煎混匀,总量以250~300毫升为宜,每日1剂,早晚分2次温服。此法祛风止痒、清热解毒,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症见风疹块成粟粒状丘疹,瘙痒难忍,搔抓成片。

荨麻疹中医名“瘾疹”,其急性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又食鱼虾等荤腥动风之物;或因饮食失节,胃肠食滞,饮酒过量,复感风邪,郁于皮毛腠理之间而发病。慢性荨麻疹多因情志不遂,肝郁不舒,郁久化热,伤及阴液,或因有慢性疾病,平素体弱,阴虚内热,加之风邪外袭,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肤腠理之间,邪正相搏而发病。荨麻疹初发多属实证,久病则多为虚证,而风邪是本病主要因素。“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风寒相合而为风寒之邪,风热相合而为风热之邪,二者又可互相转化。盛夏三伏,阳气旺盛,人体各器官和组织处于活跃和开放状态,有利于药物透皮吸收,在此时施以穴位贴敷、中药浸泡、内服,可达到调升人体阳气、驱散伏寒之邪、预防冬季发病的目的,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顺时治疗、未病先防的思想。

3硬皮病冬病夏治法

硬皮病是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及内脏器官结缔组织纤维化、硬化及萎缩为特点的结缔组织病,其主要特点为皮肤、滑膜、骨骼肌、血管和食道出现纤维化或硬化。早期皮肤紧张变厚,皱纹消失,呈非凹陷性水肿,皮色苍白或淡黄。随着病情发展,皮肤变硬,表面蜡样光泽,不能用手捏起,患处皮肤无汗,毛发脱落,色素沉着,间有感觉异常,并可产生手指伸屈受限,面部表情固定,口眼张闭困难,胸部有紧束感。至晚期皮肤变硬萎缩,面部皮肤菲薄,表情呆板,鼻子变尖,耳轮变薄,张口受限,状如面具。临床上分局限性和系统性硬发病两种。局限性硬发病其硬化只限于皮肤,呈片状、带状或点状损害,多发生于头额、面颊及四肢等部位。系统硬发病者根据病情轻重又分肢端性和弥漫性两型,两者属同一病,主要不同点在于肢端性硬皮病开始于手、足、面部等处,受累范围相对局限,进展较缓,预后较好。弥漫性硬皮病可有内脏受累,部分病人发现患病时已有肾脏、心脏等重要器官受累,病情进展凶险,甚至危及生命。

3.1穴位贴敷法:白芥子、斑蝥,称取等量药物,共研为极细末,用50%二甲基亚矾调成软膏。贴敷时取麦粒大小的药膏,放置于5×5厘米贴敷纸中心,贴敷于大椎、肺俞、膈俞、脾俞穴及患处。贴敷时间在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三伏天里,择其中午时分,5天贴敷1次,3次为1疗程,必要时可连续贴敷2~3个疗程,连续贴治3年。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为3小时,儿童相应缩短。一般取去药膏后即起水泡,逐渐干瘪结痂。水泡不可擦破,若破裂用紫药水涂擦。注意局部清洁,一般不感染,不留疤痕。

3.2药物热敷法:葱汁150克,姜汁150克,蒜汁150毫升,凤仙花汁50毫升,米醋150毫升,面粉30克,牛皮胶60克。先将葱汁、蒜汁、姜汁、凤仙花汁及米醋放入锅内煎煮,煎成浓汁后再加入牛皮胶及面粉,继续煎至膏状为止。用时取适量药膏摊涂在5×5厘米贴敷纸中心部位,贴敷于曲池、外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穴处,每天换药1次,10天为1个疗程。也可用川棟子60克,花椒30克,食盐适量。炒后布包,趁热敷患部。

3.3药浴熏洗法:伸筋草50克,透骨草30克,艾叶30克,蛇床子30克,地肤子60克,苍耳子30克,刘寄奴15克,桑枝30克,苦参30克,苏木15克,红花10克。将上药粉成粗末,装于布袋之内,水煎煮,待水温降至38~42℃时将布袋热敷患部,或蘸药液淋洗和温敷患处。隔日1次,7次为1疗程。也可取中药黄药子250克,加水煎煮后,趁热熏泡患处。

3.4穴位注射法:局部常规消毒,用5毫升注射器抽取4毫升“维生素Bl2”注射液,刺入穴位后有酸沉感时回抽无回血,注入药液,每穴1毫升。若上肢硬皮病取曲池、外关、合谷、阿是穴,若下肢硬皮病取足三里、三阴交、太冲、阿是穴,每2日1次,7次为1疗程。

3.5中药内服法: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桂枝10克,羌活6克,独活6克,秦艽6克,炒防风6克,汉防己10克,麻黄15克,伸筋草15克,生黄芪15克,全当归10克,桑寄生10克,乌梢蛇10克,地鳖虫10克,川牛膝10克,元参10克。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煎4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煎好后两煎混匀,总量以250~300毫升为宜,每日1剂,早晚分2次温服。

硬皮病在祖国医学中多属“皮痹”、“虚劳”范畴,其发病机制为脾肾阳虚,卫外不固,腠理不密,加上风寒温邪乘虚而入,阻于经络肌表血脉之间,以至气血运行不利,营卫失和,出现皮肤硬化如革状。筋失所养,则口眼开阖不利,手僵足挺,重则状如尸蜡。本病外因与风、寒、湿邪气有关,内因与脾肾阳虚、营卫气血不和有关。盛夏三伏天时节,阳气隆盛,人体皮肤腠理疏松,呈开放状态,有利于药物透皮吸收,若在此时施以穴位贴敷、中药浸泡、内服等方法施治,能更好地温补脾肾之阳,促进皮肤血液循环,改善皮肤状况,起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随着冬病夏治的广泛普及,施治手段不断增加,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皮肤病证已经成为冬病夏治运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并不是所有的皮肤疾患都能使用,它也有禁忌症。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中的很多药物属于热性,对于中医辨证为火热毒邪上攻、或阴虚火旺者不适用,并当排除各适应症以外的或合并的严重疾病或感染。还应密切观察每次贴敷后的反应,皮肤有无红肿疼痒,有无疱疹破溃等,及时处理过敏和感染等异常情况。对药物极度敏感者、瘢痕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人,和皮肤过敏、局部皮肤破损的患者,以及对胶布、橡皮膏和药物过敏者,都不宜贴敷治疗。

参考文献

[1]朱现民,刘淹清.奇效冬病夏治.第1版,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2010年7月:588~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