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香港冲突事件微博评论的网络舆情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基于香港冲突事件微博评论的网络舆情分析

王子麒李思让蒋芊蔚李璐

北京中学100000

一.研究背景

2019年2月起香港的冲突事件开始不断发酵,严重威胁我国的主权、外交、治安等问题,同时在网络上也引起了高度的关注与近40亿人次的激烈讨论。随着互联网与在线社交媒体的发展,网络舆论对于事件发展及社会观念转变的影响意义逐渐扩大,其情感倾向背后的影响因素值得深入探究。目前国内有关舆情分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刑事和法律领域,欠缺对政治热点事件的整体与对比研究。所以,本论文将以情感分析为依据,结合相关社会学理论及大数据分析对本次香港事件舆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阐释。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项目在确定选题后参考“知微”网站的数据统计,选取有关香港问题中热度较高的四类事件(游行及暴力冲突事件、香港群众自发爱国行为、香港警方所采取的行动、大陆政府的回应与采取措施)及其热门博文。摘取博文下评论及评论者的基本信息后进行情感正负性及强度分析,将事件的不同性质、主体、目的、热度与评论者基本信息作为自变量,通过统计学分析研究上述因素对于网络舆情的影响并给予合理的解释。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二手数据再利用、大数据分析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框架如图1所示1

三、研究结果

1.百度AI准确性检测

在结合数据分析各类影响因素之前,我们先对分析工具的准确度进行检测。对比了百度AI智能情感倾向分析与人工分析的结果,结论相同的为217条,占总量的70%。可见情感分析工具的准确性比较高。因此可以在合理误差允许范围内,采用更便利的百度智能分析手段处理后续数据。

2.正负性评论频率及影响因素

2.1性别对评论情感正负性的影响

由图1柱状图可以直观的发现,男性负性言论数量要远远高于女性,也多于男性正向和中性的评论,可见对于香港事件发表的评论中,男性情感倾向更趋于负性,而女性则更多的发表正向评论。

2.2地域对评论情感正负性的影响

南北方及海外用户的情感正负性差异不显著,可见微博用户整体上对于香港事件的看法和感受是较为相似的。其原因在于他们有着共同的国家认同和身份认同,身份认同是指个人与特定社会文化的认同。[1]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归属哪个国家的认知以及对这个国家构成的评价和情感,正是出于对“一个中国”的积极认同,南北方各地区对此的表态体现出了相似的情感正负性。

2.3事件性质对评论情感正负性的影响

先根据事件的主体、出发点及影响将香港近期系列事件划分为四类,见表2

由数据可见,涉及示威者暴力行径的相关评论中,情感正负性为负向的评论数更多,远超同类事件正向和中性的评论数。其次是关于警方反制行动的相关评论,情感正负性负向的评论数居于第二。而第三类和第四类事件的相关微博评论则以正向为主。

通过数据分析结果的对比,可以将第一类和第二类事件化为性质相似的事件,示威者和警方采取行动时对于暴力都有所涉及,而暴力对于人们情感的刺激是很强的,往往在面对暴力行径的发生时,人们表达倾向会更高,情绪也相对更加极端一些。[2]根据道德情绪理论,道德情绪是由于违反人类不同的道德基础所产生的(Schnall,Haidt,Clore,&Jordan,2008)自治性对应道德基础理论中的“关心/伤害”和“公平/互惠”,违反这两个道德基础都会诱发愤怒情绪。暴力意味着有人在施暴,而有人受到了伤害,因此网民面对示威者暴力事件时,会产生一种“无辜者受到了示威者的攻击和伤害”的想法,愤怒的情绪也就油然而生了。而出于常识,我们也能认识到“愤怒”是一种负向情感,而且负向强度较强。这可以作为一、二类事件相关评论负性情感较高的一种合理解释。

3.影响情感强度的因素

如表3所示,地域、性别、年龄造成的情感强度差异并不明显,均高于衡量标准0.05,只有事件性质不同导致的情感强度差异达到显著,暴力行为与其他三类行为做对比时差异值分别为0.004,0和0。可见只有事件性质对情感强度起到显著影响。

4.影响绝对情感强度的因素

如表4所示,性别对绝对情感强度无明显影响。而在p<0.05的有效影响因素中,年龄数与绝对情感强度呈负相关;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相比略微表现出更强的绝对情感强度;暴力性质事件的绝对情感强度明显高于其他行为,而另外三类之间无显著差异。

四、研究再讨论

本研究的优点首先在于运用了大数据分析技术与智能情感分析系统,情感分析和采取了人工和AI分析的对照,数据准确性高。其次,选取的事件是近期具有较高关注度的热点事件,具有一定功能性和实效性。其实际应用不仅在于帮助社交网络平台针对不同人群合理推送热点相关文章以引导社会观念正向转变,还可以为政府掌握网络舆论信息提供理论支撑。

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事件的选取存在单一性,不能反映网络舆情的普遍规律。第二,数据样本获取渠道较为单一,局限在微博评论的主要用户集中于中国大陆,不能全面反映网络舆情的表达。在后续研究中,我们将持续关注热点事件并改进上述缺点。

五、参考文献

[1]郭台辉公民身份认同:一个新研究领域的形成理路[社会,2013,Vol.33,No.5,1-28]

[2]叶勇豪许燕朱一杰梁炯潜兰天于淼网民对“人祸”事件的道德情绪特点——基于微博大数据研究[心理学报,2016,Vol.48,No.3,29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