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乌鲁木齐一次强降雪天气过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2017年2月乌鲁木齐一次强降雪天气过程分析

米热古丽·吐尔孙1热合曼·加马力2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新疆乌鲁木齐830001;2新疆新和县气象局新疆阿克苏842100)

摘要:2017年2月19日—20日受到强冷空气的影响,乌鲁木齐市出现长达22个小时的大暴雪天气过程,本文利用降雪实况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等从天气形势、物理量诊断等角度分析了此次暴雪天气过程,结果表明:受到强冷空气的影响,再加上高空槽逐渐向东移动,西南气流开始影响并控制乌鲁木齐市,其上空大气层结的稳定性比较差,为强降雪天气过程创造了有利条件;水汽通量散度辐合中心位于乌鲁木齐上空,再受到低空西南气流的影响,导致水汽由高湿区域进入到低湿区域,促进水汽通量辐合,再加上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配置引发垂直上升运动,为强降雪天气过程的发生、持续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关键词:乌鲁木齐;强降雪;天气形势;物理量诊断

引言

乌鲁木齐位于天山北麓,该地区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其寒暑剧烈变化,昼夜温差与季节性温差比较大,常年降水量比较少。而且乌鲁木齐冬季寒冷且漫长,冬季最多能长达150d。受到极地与西伯利亚冷空气的入侵,导致乌鲁木齐寒潮天气较多,寒潮天气入侵时极易导致温度急剧下降。乌鲁木齐三面环山,北部山口对准准格尔盆地。受到天山屏障作用的影响,导致冷空气极易在准格尔盆地处停留进而引发降雪。因此导致强降雪在乌鲁木齐市发生频率较高。适量的降雪不仅有利于当地的农林业生产,还能使降雪对农作物及果树的危害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既能增加土壤墒情,还能有效杀死空气中的病菌。然而过量的降雪则会严重影响到当地的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电力输送等,对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本文将着重针对2017年2月19—20日发生在乌鲁木齐的一次强降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此类天气过程的预报预警及防灾减灾等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暴雨实况及影响

2017年2月18—21日新疆出现2017年以来的最强降雪天气过程。本次降雪天气过程具有极端性强、降雪强度大、新增积雪厚等特点。北疆多数地区的降雪量位于12—25mm之间,乌鲁木齐主城区降雪量达到25.8mm,最大新增积雪29cm,是66年以来2月同期最强的降雪天气过程,对航班、高速公路、农业及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受到强冷空气的影响,2017年2月19—20日新疆大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天气过程。暴雪导致多条道路被封闭,乌鲁木齐环城部分高速路段被实施交通管制,还有36趟航班被迫取消,严重阻碍了民众的日常交通出行。另外,强降雪还对当地农牧业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失,强降雪发生后温度明显下降,积雪很难融化,草牧场被大量的积雪覆盖,导致牲畜采食比较困难,农牧民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饲料短缺问题,再加上道路不通畅使饲料运输比较困难,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巨大。

2天气形势分析

2.1高空形势分析

2017年2月19日500hpa高度位置处维持两槽一脊的环流形势,并且维持稳定少动,贝加尔湖正好位于高压脊区附近;2月19日08时乌鲁木齐位于高空槽之后,并且受到西北气流的影响与控制,导致该地区大气层结的稳定性比较强。到14时高空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东移趋势,西南气流对乌鲁木齐地区产生重要影响,此时大气层结的稳定性比较差,为强降雪天气过程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20日08时乌鲁木齐地区受到蒙古高空槽前西南气流的控制,导致大气层结趋于稳定,因此降雪过程也趋于停止。700hpa位置处,19日08时乌鲁木齐位于槽前脊上,到18时乌鲁木齐位于槽后,并且具有一条较为明显的切变线,其抬升触发条件比较好。850hpa位置处19日08时乌鲁木齐位于槽前脊上,此时受到高压脊的控制,截止20时在槽前的底部存在有低涡并逐渐北上,再受到其上方切变线的影响,导致强降雪过程趋于停止。

2.2地面形势分析

2017年2月19日乌鲁木齐此次强降雪天气过程主要是受到蒙古气旋逐渐南下并东移等相互作用的结果。12时地面低值系统呈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到13时地面低值系统达到最强,较好地对应了乌鲁木齐强降雪的发生时段。到20日低值系统逐渐向东移动,与此同时强降雪天气过程逐渐趋于结束。

3物理量诊断

3.1水汽条件

2017年2月19日08时乌鲁木齐各个高度层的相对湿度场后方都存在有一个高湿度值中心,到12时左右各层相对湿度场都位于高值区控制范围之内,而且相对湿度值在80%以上,其东北部的相对湿度甚至达到100%,由此可见其水汽条件基本接近饱和状态。分析比湿场能够发现,乌鲁木齐各层比湿值位于2.0—2.5g/kg之间。由850hpa水汽通量散度场能够看出,19日08时乌鲁木齐上空存在有水汽通量散度辐合中心,受到低空西南急流的影响,导致水汽由高湿区进入到低湿区,促进水汽通量辐合,为该地区强降雪天气的发生、持续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3.2动力条件

3.2.1散度场分析

19日08时乌鲁木齐850hpa位置处顶部表现为负散度,而700hpa与500hpa位置区域大都表现为正散度。这一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配置对于上升运动发展极为有利。到20时乌鲁木齐500hpa位置处的散度值表现为正值且逐渐增强;850hpa位置处散度中心逐渐南下并转为负值,这一现象表明乌鲁木齐辐合与辐散的强度有所增加,与此同时上升运动也明显增强。到20日08时850hpa散度转换为正值,而500hpa散度转换为负值,此时降雪天气过程趋于结束。

3.2.2涡度场分析

涡度能够较好地反映出气流的旋转特征。2月19日08时正涡度中心开始由贝加尔湖逐渐向南移动,到20时乌鲁木齐位于正涡度中心的底部位置。此时,乌鲁木齐850hpa正好位于负涡度中心的周围,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配置对于垂直上升运动较为有利,同时也正好对应了强降雪天气过程,因此降雪天气过程有所增强。之后,随着850hpa位置处涡度场转换为正涡度中心,强降雪天气过程逐渐减弱。

4结语

通过分析2017年2月19—20日乌鲁木齐的强降雪天气过程能够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受到强冷空气的影响,再加上高空槽逐渐向东移动,西南气流开始影响并控制乌鲁木齐市,其上空大气层结的稳定性比较差,为强降雪天气过程创造了有利条件;

(2)水汽通量散度辐合中心位于乌鲁木齐上空,再受到低空西南气流的影响,导致水汽由高湿区域进入到低湿区域,促进水汽通量辐合,再加上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配置引发垂直上升运动,为强降雪天气过程的发生、持续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何江冰.吕梁市2017年2月20—21日暴雪天气过程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7,23(11):169.

[2]桑林,王优,范兰艳等.2017年2月21—22日朝阳地区一次中雪天气过程总结分析[J].吉林农业,2017(17):96-97.

[3]张国兰.2017年2月21日多伦县强降雪天气过程及其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8(18):217-218.

[4]王舒,贾健,徐洁.乌鲁木齐市降雪天气分析——以2012年2月22-23日为例[J].农业与技术,2013(06):191.

作者简介:米热古丽·吐尔孙(1966-),女,维吾尔族,新疆维吾尔人,大专学历,工程师八级,从事公共气象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