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诊断乳腺BI-RADS4级肿块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诊断乳腺BI-RADS4级肿块的价值

何燕

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超声科四川自贡643100

【摘要】目的:探讨在乳腺BI-RADS4级肿块诊断中联合应用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诊治的乳腺BI-RADS4级肿块病人6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对于单独应用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以及联合应用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价值。结果:60例病人当中,其中良性病变者共计23例,恶性病变者共计37例;常规超声在乳腺BI-RADS4级的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是65.00%,超声弹性成像为66.67%,而常规超声+超声弹性的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是93.33%。常规超声+超声弹性较单独常规超声或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准确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乳腺BI-RADS4级肿块患者诊断中联合应用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具有较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可有效提升诊断鉴别,值得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乳腺BI-RADS4级肿块;超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

乳腺BI-RADS4级肿块的恶性几率较高,其恶性风险约为3~94%。同时其良恶性的跨度相对较大,在常规超声检查中存在重叠,经采取单一常规超声的临床鉴别难度较高。而超声弹性成像是临床中的新型显像诊断技术,通过由外部对组织给予压力,使得组织变形和扭曲,通过观察变形、扭曲程度能够反映组织弹性及硬度,进而进行良恶性的临床诊断[1]。本次研究将着重探讨联合应用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块中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诊治的乳腺BI-RADS4级肿块病人6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经由手术病理证实为BI-RADS4级,60例患者共计包含64个肿块。患者均为女性,年龄范围26~82岁,平均(47.3±0.4)岁。

1.2方法

采用西门子SIEMENSS2000超声诊断仪,选择7~10MHz高频探头。病人均保持仰卧位,充分暴露其双侧乳房,首先以常规超声对其双侧复方实施全面扫查,并参照BI-RADS4级乳腺特征实施比照,采集图像发送到工作站。应用弹性成像模式,对患者二维图像以及弹性采集图像进行双幅实时呈现。应用BI-RADS分激发针对患者的二维BI-RADS4级肿瘤同时参照超声弹性成像实施校正分级。若超声弹性成像的评分介于1~3分时,需将BI-RADS进行下调到3级,若超声弹性成像的评分介于4~5分时,则继续维持BI-RADS4级。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SPSS17.0处理,均数±标准差用(?x±s)表示,实施t检验,采用率用表示,实施卡方检验,将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理结果统计

60例病人当中,其中良性病变者共计23例,包括乳腺病者3例,乳腺炎者6例,乳腺纤维腺瘤者7例,腺病伴随导管扩张者共计4例,导管乳头状瘤患者共计3例。而恶性病变者共计37例,包括黏液癌患者9例,原位癌患者12例,浸润型导管癌患者5例,导管乳头状癌患者7例,肌上皮癌患者4例。

2.2BI-RADS4级的校正结果统计

常规超声在乳腺BI-RADS4级的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是65.00%,超声弹性成像为66.67%,而常规超声+超声弹性的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是93.33%。常规超声+超声弹性较单独常规超声或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准确率明显更高,且有显著差异(P<0.05)

表1各检测方式下BI-RADS4级的校正结果对比

3讨论

乳腺癌是妇科高发疾病,特别是近年来乳腺肿瘤的发病呈现出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针对乳腺肿瘤患者实现及早发现和及早诊治,对于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意义重大。超声诊断方式是临床中对乳腺肿瘤患者进行诊断的主要方式。而通过应用乳腺BI-RADS的分级能够对乳腺肿瘤进行客观性的评估,并且也有助于不同影像学科之间进行良好交流,为临床医生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案拟定提供了良好的指导性作用[2]。乳腺BI-RADS4级属于风险级别较高阶段,并且肿块属于恶性的风险性相对更高级。而常规超声检查方式中,主要是通过对患者肿块形状、大小纵横比、后方衰减以及毛刺状边缘等相关征象进行区分来判断良恶性。然而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两者在超声图像特征中存在重叠性,部分良性病变肿块也会出现边缘规则钙化灶以及小分叶状结构等特征。尤其是在临床诊断中,已经被评估成为BI-RADS的3级以及4级两者之间时,极大地增加了临床分析难度[3]。而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属于临床中的全新影像学技术方法,可以实现对患者病灶施加垂直性压力而促使组织变形,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有利于区分病灶硬度。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方法,通过对色彩编码进行区分,来提示组织硬度之间的差异,进而可对病灶良恶性进行有效诊断,着重表达组织之间的弹性信息差异,也为临床医生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中提供了更加有效的诊断信息,因此进一步对常规超声诊断临床思路进行了拓展。在乳腺肿瘤疾病的临床诊断中,通过联合应用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能够显著提升对恶性肿瘤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有利于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4]。本次研究结果进一步提示,联合应用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较单独应用常规超声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诊断准确率显著更高。

综上所述,在乳腺BI-RADS4级肿块患者诊断中联合应用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具有较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可有效提升诊断鉴别,值得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许东峰,何燕,许君燕等.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诊断乳腺BI-RADS4级肿块的价值[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22):86-88.

[2]丁华杰,那磊,刘会玲等.乳腺超声弹性成像BI-RADS4级肿块校正及穿刺活检的诊断价值[J].中国肿瘤临床,2016,43(23):1031-1034.

[3]隋东奎.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诊断乳腺BI-RADS4级肿块的价值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19):71-72.

[4]徐珍望,吕志红,韩鄂辉等.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在乳腺BI-RADS4级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临床医学,2016,17(07):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