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面临“后抗生素时代”

/ 1

用药面临“后抗生素时代”

梁珊珊

梁珊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神经外一科河北保定071000)

【中图分类号】R97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0-0123-01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新型抗生素不断问世,致使抗生素成为临床应用最广的一类药物。伴随抗生素家族的繁衍,无疑为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了许多新品种,但已经适应并从抗生素的滥用中被筛选出来的耐药细菌,就在以新的面目出现,并在人菌战争中日益壮大,具有抗药性的细菌和变种病菌在人菌大战中重新占据上风。

儿童是这场人菌大战的最大受害者。科学家调查孕期使用抗生素的母亲所产下的孩子,患枯草热、风湿热及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的概率比未使用的要高。专家们认为,胎儿在子宫发育中容易受到被抗生素修饰过的病原菌影响,从而引发此类疾病。

更重要的问题是: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人类对抗生素的使用愈加泛滥。

抗生素滥用的另一也是最严重的后果,是导致产生复杂多变的耐药菌。所谓细菌的耐药性,又称为抗药性,一般是指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药物对耐药菌的疗效降低或无效。而耐药性又是一个发展的过程,通常可以由低度耐药发展为高度耐药;更糟糕的是,耐药菌可以在人群中传染,而使耐药性由单个滥用药物者阔步到整个相关人群。以前医学界普遍认为,抗生素的耐药与其使用时间成正比,但现在则认为,抗生素使用的范围越广泛,就越容易产生耐药。

在过去几乎已经销声匿迹或普遍认为对人类健康不构成重大威胁的疾病如结核、肺炎,随着感染性疾病的爆发和耐药菌株的增长及其在全球的重新蔓延,又一次向全人类健康布下了可怕的阴影。

除此之外,耐药菌还引起中毒性休克、败血症和包括泌尿道和生殖系统的感染。

残酷的现实表明,人类正在步入无法有效控制感染性疾病的“后抗生素时代”,就像抗生素被发明之前一样。

面对人菌大战的严峻形势,何种手段将会成为人类对抗病菌长期有效、安全的武器,是不断开发新的抗生素,或是现实抗生素的使用,开发微生态等新兴疗法等,还有待人们不断思考。当前应当加强管理,加强教育,加强病原学检查,加强临床药学的应用,尽量不用或少用抗生素,尽量根据药敏实验有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尽量由低档到高档使用抗生素等不滥用抗生素的原则,仍属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