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析大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尤文晓

深圳市市政工程咨询中心有限公司518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加快,交通任务繁忙,快速的生活节奏让人们身心疲惫。因此,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备受欢迎。而目前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与建设逐渐引起各界关注,但其规划内容及技术手段都尚处摸索阶段。本文就针对大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大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讨论

改革开发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过长期的作战,人们对当前的生活方式逐渐感到疲惫,因此,慢生活成为了人们的追求。为了实现民众的愿望,大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应运而生。慢行系统是反映城市文化和以人为本精神的重要窗口,其发展的模式也较为特殊,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会成为社会的潮流趋势。

1.慢行交通的定义和作用

“慢行”的概念近年来备受关注,如“慢行交通”通常是指以步行或自行车等用人力为空间移动动力方式出行的交通方式,一般定义其出行速度不超过15km/h。慢行交通的主体为步行及非机动车交通;“慢行空间”是指在城市中主要供行人和非机动车使用的街道。相对于一般空间而言,慢行空间更加强调的是相对于机动车的人性化的尺度空间;“慢行系统”主要包括城市步行系统、非机动车交通系统及其相关配套的软硬件设施的总称;“慢行城市”是一个相对广义的概念。它并不苛求城市的规模和城市中慢行的比例,而是关注一个城市是否能够适宜慢行系统的发展,是否能把慢行理念贯彻到城市发展之中,是否能将慢行的理念融于城市文化,从而彰显城市的个性与魅力。

根据上述的概述,我们可以知道慢行交通模式是一种“低碳、绿色、可持续”的交通运行模式。建立慢行交通系统,可以有序地引导居民从私家车出行向公共交通方式转移,以达到遏制城市资源浪费,减少小汽车出行量,降低汽车尾气排放,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居民出行效率。

2.慢行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慢行系统”是一种针对行人和骑车人的需求,其涉及的范围较广。它主要以步行交通和自行车为基础,结合城市沿线土地利用以及服务设施,给不同目的、不同类型的行人和骑车人提供安全、通畅、舒适、宜人的步行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行人使用步行或自行车出行的一种交通模式。城市慢行步行系统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①网络要求:步行网络的规划宜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保证慢行系统的连续和一致,并针对不同性质的土地开发给行人和骑车人提供相应的服务性功能,以此鼓励步行。

②空间要求:各种慢行设施应根据行人或自行车的流量和流向为依据,同时结合沿线土地开发,综合确定各种类型的设施所需要的宽度,这是进行慢行系统设计的依据和关键。

③安全性要求:慢行环境安全舒适,能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运动能力的人都能在步行环境中得到满足。

④要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细节设计。

⑤道路附属设施及景观要求:良好有序的道路附属设施以及沿线景观能给行人的步行空间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⑥能方便地与公共交通换乘,最大限度的减少换乘所需时间。

3.慢行交通系统发展模式

3.1非机动车模式

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建立以自行车为主导的非机动车出行模式,大力推行公共自行车这一种新型可持续公共交通方式可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降低交通事故,改善空气质量,增进市民健康,节省出行费用,增进家庭幸福,受到热烈欢迎。

因此,各个城市要尽快建立完善的多层次的自行车网络系统,着力打造城区自行车骑行交通圈,提供自行车停车和辅助设施,改善在桥梁和车站处的自行车可达性,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骑乘人员的安全,通过相应政策使得在公共机构和私人组织领域的自行车交通逐渐制度化等。部分地铁线路在非高峰时段允许乘客携带自行车进入乘车,使得自行车交通变得更加快捷、安全、舒适。

根据目前交通现状,将国内普遍存在的电动自行车纳入非机动车管理,实行登记上牌制度,加强行驶的管理,严格遵守国家规定,坚决杜绝"超标"。充分发挥电动自行车环保、节能、低价、方便、快捷的优势,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发挥积极作用。

3.2步行系统

步行系统规划主要是提高步行系统的安全性、可达性与可识别性;使步行活动成为一种愉悦身心而又具有审美情趣的体验;塑造场所归属感,维护公共环境,提高公共空间的安全性;最大可能地照顾弱势群体,体现路权分配上的公正公平;体现自然与人文环境,体现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

步行网络分为控制步行活动的道路、重要步行通廊、依托城市道路的重要步行通道等,其中重要步行通道主要由城市道路两侧的人行道构成,以步行交通、交通换乘和向次级通道疏散为基本功能,必须保证系统的延续性和畅通性。

步行交通系统需根据步行尺度进行规划,按照步行适宜尺度及功能分区的不同,划分不同类型的步行单元,包括中心区步行单元、居住区步行单元、混合功能区步行单元、交通枢纽区步行单元、历史街区步行单元、旅游风景区步行单元、文教区步行单元、工业仓储区步行单元;并针对不同的特征,提出发展策略。

4.结合深圳华侨城实例分析

在我国,随着慢行交通系统的推广,一些城市,特别是特区或一线二线城市都开始逐渐实现慢行交通系统。如深圳华侨城(下图就是深圳华侨城的部分景观)。

深圳华侨城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是集旅游、居住、商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特色鲜明的滨海城区。华侨城的社区在规划设计时采用了人车分流保证慢行交通系统的安全性,也结合自然条件和公用配套设施的布置,设计了安全、合理和舒适的城区人行系统,并通过兴建雕塑走廊、喷泉广场、生态广场、步行街,使人行系统逐步成为有特色、有文化内涵和有活力的城区公共活动空间。同时,人行系统与自行车体系、公交/地铁体系实现无缝连接,设置人行广场、自行车停靠点、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同时,道路布局有效结合地形地貌自由布置,使自然环境和景观尽可能得以保留和利用,而富于变化的路网形态为创造丰富的道路景观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主要的车流和人流分离,互不干扰,弯曲有序的道路既满足了交通功能,也起到了限制过境车辆的进入和城区内汽车行驶速度的作用,从而减少了汽车交通对居住环境的建设。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慢行系统规划设计逐渐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但关于其规划设计的标准研究相对较少。还需要各位设计师们能结合各城市的实际状况对其交通系统进行精心规划,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为人们建设幸福的家园。

参考文献:

[1]熊文.城市慢行交通规划――基于人的空间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2]余伟.杭州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指引[J].城市交通.2009.

[3]王肇飞,李晓华,邵小东,耿娟.大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策略研究.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4]万军,丁文霞.城市慢行交通发展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1.

[5]深圳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征求意见稿)[R].深圳: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