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心率失常患者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优质护理对心率失常患者的影响分析

徐微

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黑龙江黑河市164300

摘要: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出现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入住的90例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手术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及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0例患者中87例经过护理后痊愈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成功率高,积极的护理全程干预是减少并发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护理;心率失常;影响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nursinginterventionofradiofrequencycatheterablationinthetreatmentofcomplicationsoftachyarrhythmias.Methods:Atotalof90casesofradiofrequencyablationtreatedwithradiofrequencyablationinourhospitalfromFebruary2015toFebruary2017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Thecomplicationsandthenursinginterventionswereanalyzedretrospectively.Results:Ofthe90patients,87hadbeencuredaftertreatmentanddidnotexperienceseriouscomplications.Conclusion:Radiofrequencyablationisaneffectivewaytoreducethecomplicationrateinthetreatmentofrapidarrhythmia.

Keywords:care;heartratedisorders;

前言:心内科疾病较常见的是心律失常,十分常见的疾病之一在临床上是心律失常,指心脏冲动的节律、起源部位、频率、激动次序或传导速度的异常是心律失常。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两大类心律失常是按其发生机制分。在此之外,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依据心律失常发作时心率的快慢在临床上。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可严重影响到的是心律失常,甚至危及生命。多数情况下,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律失常疾病,是一种众多心内外疾病或生理情况下的特殊临床表现。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心律失常患者,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间急诊患者90例,男44例,女46例,年龄34~76岁,平均48.0岁。首次发作85例,复发5例。

1.2方法

本组病例全部在专用血管造影机及多通道心电生理记录仪监测下完成,依次穿刺左锁骨下静脉、右股静脉或右股动脉,放入标测电极分别行程控刺激完成电生理检查,明确室上速类型,对靶点位置精确定位后,放电消融,重复电生理检查,不再诱发心动过速后拔除电极导管。

健康教育:嘱患者生活规律、劳逸结合,充足的保证睡眠与休息;保持情绪的乐观、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劳累、感染等,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心律失常的常见诱因、病因及防治知识以防止诱发心力衰竭。对于有晕厥史的患者避免从事高空作业及驾驶等有危险的工作。坚持服药说明的重要性,自行不可更换或减量药物,及时就诊如出现异常;教会患者及家属测量心律和脉搏的方法,教会家属心肺复苏术以备急用,对于反复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危及生命的患者。

症状护理:遵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应按时按量服用口服药,严格按医嘱执行静脉推注药物时速度。必要时应该监测心电图,注意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的血压、心率、心律等,判断有无不良反应和疗效;对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要进行心电监护,护士应该熟悉监护仪的使用方法和性能,要注意有无引起猝死的危险征兆,发现第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HR<50次/min)、呈RonT现象的室性期前收缩或多源性、频发、成对的,应立即报告医师尤其是第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和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等,紧急做出处理;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及叩击心前区,及时的通知医师,备齐各种抢救物品及药物。静脉建立通道,正确按时给药遵医嘱,积极配合医师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或做电击除颤在心室颤动时。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最新版本统计学软件SPSS24.0处理研究过程中所得研究数据,急救反应时间、住院时间等计量型对比资料均采用(x±s)表示,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型对比资料采用[n(%)]表示,分别采用t和χ2进行组间差异检验,P<0.05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90例患者中87例经过优质护理痊愈出院,并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其中几例患者术后出现右侧腹股沟穿刺点疼不适,经检查可触及震颤并听到杂音,彩超检查确定为动-静脉瘘形成,经过我们采用指压法以听不到杂音为标准连续按压24h后杂音消失。我们认为穿刺引起的动-静脉瘘早期发现后采用按压方式可以治愈,指压法可以不阻断血流的情况下闭塞瘘口,既防止压迫过程中血栓形成,又能避免了手术治疗。因为经过充分的术前护理、细致的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以及自始至终的心理护理,有效地减少了各种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故没有发生其他病例组中的心脏压塞、心室颤动、窦性停博、血栓形等严重的并发症。

3.结论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心律失常的基本知识,讲解常见重点诱因、病因及防治知识。积极防治原发病,避免各种诱因如寒冷、发热、饮食不当、疼痛等,医护人员配其合强调控制疾病的重要性。规律生活、劳逸结合、休息合理,改变不良习惯。严密观察病情,加强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护理,在护理中应对每例AMI合并心律失常者的心功能及血液动力学状态进行及时正确的评估。观察记录1次/14~21min,床头交接班严格。本组有4例患者在静脉推注利多卡因过程中出现全身有发麻感,血压下降,处理后症状消失立即停止注射等。小剂量使用洋地黄、心得安可于AMI24h后对于伴持续快速房颤者,可降低房颤患者的心室率,应注意心功能的变化。

参考文献:

[1]王晓荣.胺碘酮治疗心率失常的疗效观察和护理干预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32:226-227.

[2]李娜.突发严重心率失常患者抢救现状与护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85:16-17.

[3]罗菲菲.急性心梗后心率失常循证护理观察[J].光明中医,2016,15:2273-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