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踝骨折固定手术不同入路方式的对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后踝骨折固定手术不同入路方式的对比研究

徐昱

湖南省脑科医院410000

摘要:目的对比后踝骨折固定手术中不同入路方式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81例后踝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41例,后内侧入路治疗)与B组(40例,后外侧入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踝关节功能、并发症。结果A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显著短于B组(P<0.05),术中失血量、X线暴露次数显著少于B组(P<0.05);两组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A组不良事件出现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相较于后外侧入路,后踝骨折固定手术中后内侧入路可缩短手术时间与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失血量与X线暴露次数、不良事件,在促进踝关节功能的恢复上与后外侧入路方式效果相当。

关键词:后踝骨折;踝关节功能;不良事件

后踝骨折是胫骨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向前运动,后踝和距骨发生水平方向上的剪切与撞击造成骨折[1]。患者临床症状通常为踝部疼痛、踝关节活动受到限制、患侧踝肿胀并存在瘀斑等。当前治疗中通常使用固定手术方式,入路方式的不同获取的临床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本次研究将对比后踝骨折固定手术中不同入路方式的临床作用。现进行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行固定手术治疗的后踝骨折患者中抽取81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入选患者经X线片检查确诊,均属闭合性骨折,行固定手术治疗,排除陈旧性骨折、主要器官功能异常、手术禁忌症患者。A组41例,男女分别24例、17例,年龄20至66岁,平均(43.6±5.9)岁,AO分型中A型、B型、C型分别14例、16例、11例;B组40例,男女分别25例、15例,年龄20至67岁,平均(43.7±5.9)岁,AO分型中A型、B型、C型分别15例、14例、11例。两组临床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A组后内侧入路。全麻,保持患者仰卧体位,常规铺巾,切开皮肤顺胫骨远端跟腱后内侧边缘与内踝间行纵弧形切口,下端顺内踝下方弧向前将屈肌支持带切开,顺骨皮质剥离将内踝与胫骨下端后缘显露出来,掀开内踝骨块,通过踝间隙观察后踝骨折对位情况,复位后暂时固定巾钳,使用螺钉从后向前固定,若后踝骨折2块,固定顺序为外侧骨折到内侧骨折块。

B组后外侧入路。全麻,保持患者仰卧体位,常规铺巾,在腓骨后缘行纵行切口,下端绕过外踝顶端,向前8至10cm,将腓骨后缘筋膜以及腓骨肌支持带切开,牵拉腓骨长肌腱与短肌腱,显露出后踝。由于不能直视后踝关节面,在对后踝复位效果进行判断时需要根据胫骨下端后方骨折线对位情况与手术中X线透视情况进行。获取满意复位效果后将2枚克氏针钻入,再拧入1至2枚松质骨钉。

随访时间为12个月。

1.3研究指标

(1)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X线暴露次数。

(2)两组踝关节功能、不良事件。在随访结束后评定,踝关节功能评价依据为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包括疼痛、踝关节稳定性、行走能力、跑步能力、活动范围、X线测量几个方面,分数为0至100分,分数越高,踝关节功能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统计学分析工具为SPSS19.0,利用其中的t、χ2检验计量(x±s)和计数(%)资料,P<0.05可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相关指标

A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显著短于B组(P<0.05),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B组(P<0.05),X线暴露次数显著少于B组(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x±s)

2.2两组踝关节功能、不良事件

A组与B组Bairdjackson评分分别为(92.15±2.73)分、(92.16±2.75)分,两组差异不显著(t=0.016,P=0.987);A组螺钉松动1例,B组螺钉松动、皮肤感染分别2例、4例,不良事件出现率分别为2.44%、15.00%,A组显著低于B组(χ2=4.046,P=0.044)。

3.讨论

后踝是组成股骨后穹窿的骨性结构,发挥着维持肌力线传导与踝关节活动的作用[2]。踝关节在暴力作用下解剖结构与稳定性被破坏,导致胫距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后踝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若复位固定方式不当将出现关节内不平整问题,引发创伤性关节炎的风险很高。现阶段在固定手术中通常采取后外侧入路与后内侧入路的入路方式。

本研究中,A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显著短于B组(P<0.05),术中失血量、X线暴露次数显著少于B组(P<0.05),提示后内侧入路可促进固定手术指标的改善;A组不良事件出现率显著低于B组(P<0.05),提示该入路方式可减少不良事件。后外侧入路允许观察与复位后踝骨折,便于解剖复位,但不能实现后踝关节面的直视,需要多次使用X线透视,并且容易造成软组织过分剥离[3-4]。后内侧入路可在直视状态下对骨折块进行固定,骨折显露明显,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便于复位与内固定,且无需对软组织进行过分剥离,减少术后术后感染问题。与后外侧入路相比,后内侧入路在改善手术指标与减少不良事件上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

综上,相较于后外侧入路,后踝骨折固定手术中后内侧入路可缩短手术时间与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失血量与X线暴露次数、不良事件,在促进踝关节功能的恢复上与后外侧入路方式效果相当。

参考文献:

[1]王伟,张里程,杨占辉,等.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11):1101-1103.

[2]张东,薛锋.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Maisonneuve损伤并后踝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6,18(9):765-768.

[3]杨国跃,江汉,刘智,等.后踝骨折手术入路选择探讨[J].天津医药,2017,45(2):205-209.

[4]俞广,张树志,姜良德,等.后踝骨折的手术治疗[J].河北医药,2017,39(19):2995-2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