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静脉溶栓后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3
/ 2

脑梗死静脉溶栓后的护理

张瑞荣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0

摘要:目的:总结脑梗死静脉溶栓后的对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并患有脑梗死的病人100例,对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治疗后进行护理,分析护理的效果。结果:经过及时有效的护理,患者在进行完治疗后的好转率提高,病人全都逐渐好转。结论:通过对接受过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病的发生,促进病人康复。

关键词: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护理

Nursing of cerebral infarction after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nursing method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after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Methods: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nursing care and nursing care were analyzed. Results: After a timely and effective care, the patient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improvement in the rate of improvement, the patient all gradually improved. Conclusion: Th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treated by intravenous thrombolytic therapy timely and effective care, help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promote patient rehabilitation.

Key words: cerebral infarction;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nursing

脑梗死是由于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的突然减少或停止,造成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并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的症候。急性脑梗死成为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静脉溶栓是目前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方法之一,能够相对有效的解决病人的痛苦。但是治疗后的护理也尤为重要,如果治疗好后但是没有好好的护理,也不会让患者很快康复,也有可能会让患者患上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脑梗死住院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50例,年龄范围在45-70岁之间,平均年龄60.5岁,患者患有脑梗死的疾病,并接受过静脉溶栓治疗过,68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合并糖尿病32例、高血脂55例。rt-PA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状性脑出血13例,消化道出血7例,泌尿系出血3例,皮肤黏膜出血30例,再灌注后脑损伤24例,溶栓后血管再闭塞22例,口舌血管性水肿4例。

1.2方法

对接受完静脉溶栓后的患者进行护理,增强对患者的检查,观察是否有异常的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医生所托,观察患者的意识和用药情况,避免发生并发症。并且在心理上对患者进行心里辅导,给予患者心理护理。

1.3疗效判定

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应用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此表为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而来):

最高分45分,最低分0分,按病情轻重分为:轻型0分-15分,中型16分-30分,重型31分-45分,即得分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即得分越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轻。我院100例患者,静脉溶栓后观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值的减少判断预后,减少18%及以上为治疗有效,提示预后好,减少8%以下为预后差。

结果

经过静脉溶栓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病人神经功能缺损治疗有效占75%,无效占25%。出院时神经功能评定,基本痊愈90例无后遗症;有效9

例,无效1例,所有病人均无出血及溶栓并发症。

3.护理

3.1静脉溶栓前准备

脑梗死患者多为急性起病,患者家属不易接受,同时对疾病缺乏一定的认识,术前积极和患者家属沟通病情,稳定情绪,向患者家属讲解应用静脉溶栓

的不良反应,并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家属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基础知识及相关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的了解,有助于及时地发现病情变化,尽早给予干预措施,并有利于接触患者及其家属的疑虑和恐惧,使患者及家属能正确认识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精神和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快速配合医生完善溶栓前常规检查,如血常规、纤溶四项、心电图等辅助检查,如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报告。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患者的血压、呼吸、心率等指标,发生变化时及时告知医生。

3.2静脉溶栓中的护理

在静脉溶栓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若出现血压过高的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可给予静脉滴注降压药物或口服降压药,注意观察血压变化情况。在治疗中要准确控制药物剂量。护理人员必须准确控制溶栓药物的用量尿激酶每次不能超过万用量。必须用生理盐水进行溶解洛解过程中不允许剧烈振荡,避免产生大量泡沫使酶活性降低,影响治疗效果。在治疗中要严格控制用药时间。进行静脉注射溶栓治疗时用药时间需控制在三十分钟以内过慢会降低效果。

3.3静脉溶栓后的护理

静脉溶栓后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发生消化系统出血或皮肤出血现象。因尿激酶可以激活纤溶酶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溶解酶,降解患者体内的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酶原使其各器官有出血倾向。护理人员在溶栓后必须严格执行医嘱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意识及用药情况避免发生并发症。因脑梗塞起病急患者突然面临偏瘫、失语等残疾体验情绪大都焦虑、急躁且要求快速康复的欲望极为强烈。患者往往心存焦虑和恐惧,精神及心理的压力巨大,如果后期疗效与预期有差距,让患者感到悲观失望,护理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始予每个患者不同的心理护理。让他们在心里放心并相信医生,这样会让患者更快的康复,获得健康。

讨论

脑梗死的治疗是一个很长的发展史,现在患脑梗死的人越来越多,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灶由中心坏死区及周围缺血半暗带构成的,由于中心坏死区缺血导致的脑细胞死亡与缺血半暗带有部分血液供应不同,因此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6小时内是可以恢复神经细胞功能的,后期全面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恢复。目前静脉溶栓治疗是适用于急性脑梗死的主要措施。通过静脉溶栓,可使缺血的脑细胞在坏死之前恢复血供,减少梗死面积,减少神经元损伤。为了确保溶栓的治疗效果,减少脑瘁中的危险性,关键是要严格控制时间,积极调整血压,为了让更多的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溶栓治疗,护士在进行溶栓前后要密切配合医生,做好准备工作,精密细致的用药,认真观察病情,准确记录,对提高治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护理人员必须为患者争取最佳治疗时机,溶栓前做好准备工作,溶栓后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与生命体征,避免发生护理意外。正确执行医嘱,按照护理程序与相关制度进行护理,更好地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促进其恢复缓解患者家属的紧张的情绪,为患者营造出适宜的修养环境。

由于溶栓护理的专科性较强,临床年轻护理人员较多,总结急性脑梗死病人静脉溶栓的护理方法,可方便年轻护士掌握,更好地配合静脉溶栓治疗成功,提高治疗效果,利于病人康复。

参考文献:

[1]赵春红,唐海霞,潘婷婷. 4例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口舌血管性水肿的护理体会[J]. 中医临床研究,2015,31:142-143.

[2]白玉琴,张素. 急性脑梗死病人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J]. 全科护理,2015,12:1095-1096.

[3]题玉荣. 100例ICU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的护理体会[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2: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