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本课程的有效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3
/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本课程的有效融合

胡伟胜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圭峰小学 529100

摘要:由于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日益发挥出强大的独特作用,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宣传工作投入的力度比以往更大。因此,许多学校为响应国家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在学校校本课程中做出了具体安排,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学生身上体现对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继承和宣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古老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生的一代身上焕发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光彩。本文就主要从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校本课程进行有效融合的具体措施展开分析。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有效融合

引言: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中华民族文化领域的无尽财富,也是能够帮助我国在世界上获得一个更加强大和完美形象的精神支持。因此,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是每一个国民都应该肩负在身上的重要使命,而学校作为主要进行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主要场所,在推广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新出现的校本课程将发展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培养方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让学生在学习和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对自身文化程度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规划好校本课程

(一)开设教授传统文化的课程

我国众多的优秀传统文化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可以通过阶段性的培养学习,达到对这一文化的初步掌握,这就为学校开设有关传统文化的课程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从学校整体的综合教育质量上来说,开设教授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并不是浪费时间,并不是在非应试考试要求之外的无用课程。将传统文化的传授承载在专门的学校课堂上,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组织安排具有特色性的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不仅是对国家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宣传的响应,而且对于学校自身的发展树立一个特色招牌。

比如可以在一周当中给学生安排不同的传统文化校本课,在周一可以开设一堂书法课的教学,教学生基本的书法知识并进行执笔练习,周二可以实行诵读经典的阅读课程,周三可以实施传统武术课程等。

(二)组织宣传传统文化的活动

不得不说,在学生的学校生活当中,活动形式的教学一直都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教育载体。因此,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相关的学校活动相结合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宣传的有效之举,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由此承担起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的义务和责任。

学校在传统文化活动的组织进行方面,可以考虑借鉴各种官方所实行的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活动。例如参考“中国诗词大会”,就可以举行校办的诗词大会,从而实现对源远流长的古诗词文化进行新的传承形式;参考“经典咏流传”的形式,就可以举行朗诵大会,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优秀中华经典文学作品。

二、建设好学校文化氛围

学校的基础建设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有着独特的作用,因为一旦学校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在建设方面投入的够多,就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接触传统文化的环境,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传统文化的气息,让学校更富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从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传统文化熏陶。

例如在学校美观建筑方面,就可以采用中国古老的建筑风格搭建一些亭台,在雕梁画柱和挂匾题词等细节都展示着中国优秀的文化味道;还可以考虑打造一个“谜廊”,在走廊的灯笼上安排上一些谜语供学生休闲时间进行猜谜活动。为“书香校园”的建设提供基础设施的保障时,加大对学校图书馆图书的投入,在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方面的引入上做足功夫,为学生提供一个充足的书籍储备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学习。

三、利用好校园社团活动

校园社团活动是学生进行兴趣爱好学习与享受的主要场所。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才艺,选择自己喜欢的社团并参与社团的建设,在兴趣和爱好的驱使之下学生更容易投入精力和时间进行学习。因此,学校要加大对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类型的校园社团的扶持工作,在社团文化节的举行上或者是日常活动场所的提供上给予帮助。

例如对棋弈类型的社团,可以在校园一些休闲场所搭建一些棋桌,为学生的活动课提供更多种类的棋盘器材,支持棋弈类型社团的比赛活动等。还可以组织老师发动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社团,比如专门研究经典名著《红楼梦》的社团,可以让专门研究红楼文化的老师定期举行有关《红楼梦》知识介绍的讲座,从而进行对红楼知识的宣传。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校为实现优秀文化的传承工作顺利展开,可以借助各种各样的手段对学校校本课程加以设计和改造,等学校校本课程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有效的融合之后,不仅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而且还会让学校的综合素质教育质量上升一个层次,培养的学生更加具有中国文化的特色。利用学校的校本课程加强对在校学生的中华文化方面的教育,是在为培养中华优秀文化的新一代传承者做出重大贡献,也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实践方面提供一个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孙荣. 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地融合在校本课程中[J]. 甘肃教育, 2019, 623(03):31.

[2]付珊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体验式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 散文百家·国学教育, 2019, 000(007):4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