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高校课程改革史及其思考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0
/ 3

新中国高校课程改革史及其思考探讨

白鸽

许昌电气职业学院 河南许昌 461000

摘要:新中国成立至今近70年,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全面改革不断深入,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事业逐步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高等教育阶段是高校教育的主要阶段,高等教育改革是国内外高校课程改革的焦点,全球化浪潮对我国人才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高品质的课程也己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范围内的广泛诉求。

关键词:高校课程改革史;思考探讨

引言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由大众化阶段迈向普及化阶段,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与数量增长并不相符,高校教育课程也出现了很多棘手问题。分析问题,不断改革高校课程,为高校发展灌入新鲜的血液,只有直面问题,这样才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利于知识创新,利于创新人才的培育。

1.高校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

1.1教育背景

新中国在历经千难万险后,终于在万众瞩目下于1949年成立了,而成立之初,现有的教育课程理念、课程与课程内容、课程方式方法等无法适应我国需要迅速恢复发展的诉求。刚刚解放的国家没有工程技术人员的储备,而高等学校基本沿袭旧有的教育制度,高等教育规模小,培养的人才数量少;高校只有院系并无专业,并且表现为重文轻工,多是文法财经类人才,无法满足国家重工业发展对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很多高校结构不合理,多数院校分布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型城市。

建国后国家选择迅速实现工业化、富国强兵、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发展目标,教育作为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对内吸收苏区、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教育的成功经验,对外借鉴与学习前苏联的教育经验。国家需要恢复发展教育,此时教育有巩固新政权意识形态的政治目的,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政治觉悟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无产阶级劳动分子。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根据共同纲领提出:“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取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前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①。《共同纲领》对于新中国的教育建设事业作出了明确的要求与规定,这对高等教育课程事业的进一步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

1950年,毛主席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曾指出过,应该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旧有学校教育事业的改革工作,切忌性急与粗暴。为了与经济上的发展相适应,在我国高等教育方面,我国政府也采取了许多政策,有区别地接管和改造了旧中国的公立学校、外国津贴学校,收回了教育主权,成立了中国教育部,国家逐渐地改造这些院校,稳定学校的教育课程秩序。20世纪50年代,各高校陆续开设马列主义课程,学生与教师都在如火如茶地学习马列主义,对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进行思想的改造。1951年,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高校进行学制的改革,这是建国后的第一个学制,此后,《高校暂行规程》和《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相继发布,推进了我国的高校课程改革。

建国后,我国在教育方面“一面倒”地向前苏联学习,国外教育理论与思想陆续传入我国,如凯洛夫的教育理论、“教师、教材、课堂”三中心思想、“五环节课堂课程法”、陶行知的“课程做合一”的教育理论和程序课程法等,这些教育理论与思想对我国教育课程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1961年,我国推出了《关于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其中强调高校要把课程放到主要位置,把课程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中心,提升课程质量是高校的使命,并且《工作条例》对高校的课程工作作出了详细规定,此条例虽然强调教师的又红又专,政治色彩比较浓厚,但在当时对于高校的课程改革工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在建国后到“文革”前这一阶段,国内的教育事业不断进行调整,初期强调全面学习前苏联的教育课程经验,尤其是高校方面,课程计划、课程大纲强调统一性,课程中政治色彩强烈,对于旧教育中很多合理的部分进行了抛弃,没有加以改造继承,学习前苏联的同时,忽略了我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但是总的来说,在这一借鉴与探索的阶段,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也为我国高校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物质保障,国民教育体系也不断完善,高校教育课程不断改革与发展。

2.课程改革的思考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延续民国时期的课程方法,民国时一些高校教授重视社会实践与调查实习,重视实践课程,实地课程。建国初的《共同纲领》中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这不只是教育的原则,也是课程方法。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各级教育部门开始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前苏联专家的“言传与身教”以及各类课程研究活动等多种途径,扩大前苏联课程方法的影响面,全盘搬用前苏联的课程模式、教材、课程方式方法,把前苏联的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课程环节运用到高校课程过程中,形成了在高校课程过程中,按照课程计划、课程大纲的相关规定,以讲解教材教授、知识为主,以实验、实习、课堂讨论、习题课为辅的课程模式,并且这种模式对现在的高校课程依然具有重大影响。

但是在全面学习前苏联之后,对于前苏联的课程方法全部照搬照学,而高等教育传统的课程方法,比如说书院议会的课程方法,解放区与发达国家的课程方式方法经验没有好好分析利用,有一定的损失。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盲目照搬前苏联教育模式后,在高校课程中,有些教师对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理解有偏差,强调运用包教包学包懂的课程方法,指导课程的方法用的过于死板,学生产生一定的依赖。前苏联的课程模式过多强调集中统一,缺乏灵活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很好的发挥,课程中忽略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

1958年爆发的“教育革命”运动中,过分强调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课程方法,忽略基础知识、理论知识的学习,“大鸣大放”、“大批判报”成为高校提升师生政治觉悟和提高课程质量的教育课程方法。师生下厂下乡现场课程、调查研究参加实际工作,有的学校否定课堂的作用,实行自学、讨论辅导的课程方式方法,有的学校主张学生备课,学生轮流上台讲课授课,这个时期师生关系过于强调学生的作用与主动性,但是忽略了教师作为教的主体,造成课程秩序的混乱,学习质量的下降。

1961年,中共中央颁发的“高校六十条”,强调高等学校必须以课程为主,强调课程的重要性,同时指出在教育课程中,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这时,课堂讲授法是最基本的课程方法。另外“高校六十条”还强调减轻教师与学生的负担,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加强学生自学,根据学生的兴趣,教师课程中进行因材施教,并且倡导同伴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探讨。“高校六十条”的制定与试行,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1958年教育改革中的一些错误,教育课程效果都有所好转。

1965年,直属高校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在校党委的领导下,高校高校课程工作中要加强实践环节,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不断改进课程方法,让学生减轻负担,有更多的课外活动和自由支配的时间。

从建国初到“文化大革命”前(1949-1965年)的这个阶段我国的高等学校的课程改革经历了1949到1952年的“对旧教育的接管、改造”、1953到1957年的“学习前苏联”、1958到1965年的“探索、调整、提高”过程。新中国成立之初,随着对教育事业的改造和向前苏联学习基本方针的确定,我国高等学校开始了全面学习前苏联的模式,形成了十分集中统一的课程课程体系。1958年开始,虽有所调整、变化,如强调课程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增加劳动课时等,政治色彩浓烈,但“培养现成的专家”的目标没有变,基本的课程框架、课程体系设有变。

(1)这个时期,我国高等学校形成了“专业教育”的模式。这种模式曾经较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回顾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高等学校课程改革,可以看出其出发点是正确的。中国高等教育固有的制度与模式,包括高等学校的课程和课程,己经明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脱离,而社会主义工业化事业的建设,要求高等学校培养出政治上过硬、业务过强专门人才。因此,我们选择了学习前苏联,建立与专业教育相适应的课程课程模式,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政治因素影响下的一种选择,因此有一定的合理性。这次改革扩大了高等教育的规模,加强了国家迫切需要的系科与专业的发展,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所需的人员。

(2)课程计划和课程大纲的改革方面。1949到1957年基本上采用前苏联的模式,强调统一性、集权性,忽视了高校自主办学的积极性,到1957年全国还是统一的、硬性的高校办学模式。1958到1960年“教育大革命”中,课程改革的特点就是把原定的课程计划、课程大纲和原有的课程体系基本推翻,试图构建一种“大跃进式”的课程体系,以生产劳动代替课堂理论课程和学习,以适应全中国“大跃进”发展背景,正常的课程秩序被彻底打乱,课程质量严重下降。

1961年后进行纠正,国家统一的课程计划和课程大纲容许有一定的灵活性,针对学习前苏联的课程计划和课程大纲,太过于强调集中统一,课程管理死板,学生的学习缺乏灵活性与弹性,对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独立性重视不够等弊端,各高校可根据情况自行修订课程计划、课程大纲,安排选修课等。总的来说,建国到“文革”前,全国高校形成了大致一样的办学模式,高校高校的课程与课程出现了“千校一面”的局面。

(3)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材方面,片面强调政治因素。当时提出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政治服务”的指导理论,片面地突出了教育为政治服务,到后来更是忽视了教育应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而这时的高等学校课程改革则是把编写教材当成政治任务,在编写过程中只关注赶时间赶进度,严重违反了教材编写自身的原则。在高校课程内容中更是加重了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比例,强调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如政治经济学高达800多学时,还组织所有教师在每个课程环节向学生“灌输”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等,并且“以课程为主”的课程改革没有真正落实,尤其“教育革命”开始后,生产劳动与课程相脱离,科研活动流于形式、过于浮夸。

(4)课程设置方面。1954年7月,文史课程研究座谈会上强调,高校课程应该重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强调打好基础巩固专业才是专门化的前提。

1961年课程设置又回到了“以课程为主”的客观规律,但后来又出现了劳动过多、政治活动过多的现象。

结语

综上,课程改革强调统一性和集权性,忽视高校办学自主性和积极性。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高校的改革都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的,国家对于高校的课程计划、课程大纲、课程内容,甚至教材等课程与课程的方方面面都有详细的规定,课程改革按照国家的计划步骤进行,全国各级各类的高校也都呈现出一致的教育课程模式。因此,在课程改革中忽视了教育课程本身存在的客观规律,并且难以发挥广大师生和教育工作者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参考文献

[1]线恒录,王凤山,谭大海等.我国教育政策对民办高校发展的导向意义[J].民营科技,2015(9).

[2]王敏.高校继续教育对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作用研究[J].成人教育,2016(2).

[3]彭莉,彭鹿.当前我国民办高校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成人教育,2016(2).

[4]李辉.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安理工高校,2012.

[5]余孟辉.关于构建民办高校继续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