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童年 收获童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3
/ 2

路过童年 收获童真

魏芸

江西省南昌市铁路第一幼儿园 330000

孩子天生就是爱玩爱闹的,生活中处处都是他们的游乐场,雨中的操场、路边的水坑、沙坑,甚至是飘落的树叶、吹过的一阵风都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在他们的世界中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有趣,他们的小脑袋中时常能蹦出许多奇奇怪怪的问题,生活中孩子们感受得到的现象,却又常常给孩子们带来惊奇的发现。卢梭认为,“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皮亚杰认知发生论强调,智力是在经验中形成的,可见,幼儿的“经历”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日常教育中往往由于引导不当,或者教师的一个不注意,使得幼儿刚获得宝贵“经历”黯然失色,怎样才能挖掘幼儿“经历”中的教育价值,成为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

  1. 亲近自然,享受纯真童年

大自然乐趣无穷,是孩子游戏、探索和学习的最好课堂,《纲要》

中指出,幼儿园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我们不仅要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还要创设适合3~6岁幼儿的物质环境,将孩子的游戏、学习场所从室内向户外,甚至园外延伸。

孩子们可以在大自然中感受春天的生机、夏天的活力、秋天的收获和冬天的静谧;下雨的时候,他们可以去感受雨滴落下的触感和声音,和老师一起探索小雨滴的由来;阳光下可以带着孩子在草丛中寻找昆虫的踪迹,在田野中认识千姿百态的植物,操场、草地、水池、沙池、山坡、田野都是孩子们的游乐场。

在亲近自然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孩子自由思考,调动他们的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去感受、去认知,大自然给了孩子天然的学习成长环境,让他们在探究自然奥秘的同时,更能感受到生命的希望,生活的美好,享受到更纯真、纯粹的童年。

  1. 亲近生活,发掘趣味童年

幼儿的发展特点主要是通过触觉去感知事物,认知事物从而获得

自己的经验,所以我们要重视幼儿直接经验的获取,挖掘幼儿一日生活中一切具有价值的资源,最大化的满足和支持幼儿获得经验的需要,因为只有幼儿自己真正触摸过、操作过,大脑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为了丰富幼儿园内的一日生活,我们在幼儿园里开辟出了一个植物园和一个动物园,在植物园中孩子们各自认养了自己的植物朋友,为了能更好的照顾这些植物,他们与爸爸妈妈一起通过网络、杂志等方式了解了许多植物的特点以及种植要领,并且通过给这些植物朋友浇水、施肥、除草,孩子们明确了自己的责任,体验到了生命成长的快乐。而在动物园中,各个班的孩子们轮流喂养小白兔、小乌龟、大白鹅等,孩子们会为动物园中的小动物们准备它们最爱的食物,有时候也会和它们一起“聊天”、“做游戏”,孩子们在照顾小动物的日常中渐渐学会了同情与帮助弱者,感受到生命对生命的守护。

我们的生活中也有着许多的传统节日,而每一个传统节日对孩子而言都能带给他们不同的体验与感悟。像春节的时候,我们请来舞龙、吹糖人、扎花灯等民间艺人,在园内布置了一条民俗街,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春节的热闹与喜悦;清明节的时候,我们组织孩子参观革命纪念馆,了解革命历史,聆听革命故事,缅怀先人的付出,感恩现在的美好生活;端午节的时候,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划旱地龙舟,听屈原的故事;重阳节的时候,孩子们与爷爷奶奶一起做游戏,为爷爷奶奶捶捶背、揉揉腿,学会尊老敬老。孩子们经历着不同节日带给他们的各种体验,并在这些“经历”中逐步积累、扩展对我们所处文化环境的认识,从小建立起“我是中国人”的认同概念,把中国文化的火炬一代一代的传递下去。

  1. 自主探索,收获智慧童年

《纲要》中指出:要尽力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

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著名教育家杜威也说过: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好问、好探索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孩子对我们生活的世界总是充满着好奇,“风从哪里来?”,“鸡妈妈们长得这么像,小鸡要怎么找到自己的妈妈?”,“我们可以住到别的星球上去吗?”,面对孩子们千奇百怪的问题,老师们是选择忽略,还是抓住契机,生成“活教育”呢?

记得一次晨间活动时,一些孩子在操场上追着各自的影子玩,还将自己的身体扭出各种姿势,逗得周围的小伙伴们哈哈大笑,回教室后,我有意的引导孩子们讨论刚才的“影子事件”,“你在哪发现的影子?”,“影子怎么来的?”,“所有的影子都会动吗?”,围绕着这些问题,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了起来,然而每个孩子对影子都有着不动的认识,于是我通过让孩子回家与爸妈一起搜集影子的资料,并制作一本《影子小百科》,加深了孩子们对影子的认识,随后我们又开展了“寻找影子大作战”的活动,让孩子自由探索影子的形成,影子的变化等,最后还带着孩子们在园内寻找“特别”的影子,并把它画下来。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教师在观察后及时抓住教育契机,趁着孩子兴趣正浓,及时给予了科学而合理的支持,生成了“神奇的影子”系列主题活动,让孩子收获到成功的喜悦。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童年时期

的色彩是人一生的底色,而孩子童年时期的每一段“经历”都影响着他们“人生的底色”。教师需要做的只是顺其自然的在孩子的身后轻轻的推上一下,让孩子在他们自己的“经历”中自由的思考与领悟,创造机会让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观察、思考和行动方式去探索他们感兴趣的一切事物,丰富孩子的“经历”,让孩子的这些“经历”像一颗颗擦亮的宝石,焕发出别样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