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路基回填土及压实施工质量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7
/ 2

道路路基回填土及压实施工质量控制

张琳 杨名扬

北京市政路桥管理养护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13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为缓解城市交通运输压力,政府逐年加大对道路工程的建设力度,取得了诸多显著成果。但在部分道路工程中,路基回填与压实质量存在不确定性,对工程实际使用寿命、使用功能发挥、交通安全均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本文提出道路路基回填土及压实质量的控制措施,希望可以进一步提高道路工程施工水平,藉此为同类工程提供施工参考。

关键词:道路路基;回填土;压实施工质量;控制措

绪论

现阶段,在已建成部分道路工程中,普遍存在使用状况差、路基局部沉陷、路面严重破损等问题,各类交通安全事故出现居高不下,没有取得理想的项目使用效果。这类问题的根源在于,道路路基回填压实质量不达标,出现工后过度沉降现象,与工程设计强度标准存在出入。因此,对道路路基回填土及压实质量的提高,是当前我国公路交通事业发展阶段中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一、道路路基回填土质量控制措施

1.合理选择回填土土质

在部分道路工程中,所使用路基回填土质量较差,或是分布着各类杂物,如若直接使用这类土体开展路基回填作业,将对路基结构性能、土层致密性造成影响干扰,且不利于后续路基碾压作业的开展。而常见的回填土土质问题包括:部分区段路基开挖土方、回填土中分布着一定数量的有机物,随着时间推移,这类有机物将产生降解、腐烂现象,在道路路基回填层中形成空隙。如此,在道路工程长期使用期间,道路结构承受过往车辆荷载将产生路基沉降现象,出现路基塌陷、变形等工程事故,减小路基结构强度;所使用回填土体的颗粒粒径大小不一,部分颗粒粒径过大,道路路基土层存在土体颗粒紧密性差的问题,对土层致密性造成影响;在使用冻土作为回填土时,当气候温度回升后,冻土将产生融化现象,破坏道路路基结构的稳定性,使得路基不均匀沉降;在回填料含水量过大、或是填料处于水饱和状态时,会对路基回填质量造成影响。

因此,应结合工程情况,做好回填料选择工作,禁止使用冻土、带泥水土体等作为路基回填料。例如,在北京市蒲黄榆路(南五环路-南四环路)道路工程中,为消除回填料对路基回填质量造成的影响,在施工准备环节,要求工作人员填报“清除不适宜材料确认单”,将该文件提交监理工程师与业主方代表。在文件审核通过后,施工人员操纵推土机对道路路基开展清表作业,清除所分布的腐殖土、废渣土,使用反铲挖掘机挖断树根。随后,从施工现场所堆置挖槽土方中,有选择的使用特定性质土体作为路基回填土。

2.控制路基回填厚度

现阶段,在道路路基回填施工环节,受到人为、管理等因素影响,回填层厚度控制力度较为薄弱,实际路基回填质量与施工标准不符,提高了路基不均匀沉降等施工问题的出现率。这一问题主要出现成因包括,施工人员违章操作、技术交底不规范、施工质量监管力度不足,没有及时发现回填土过厚问题。

因此,在道路路基回填施工环节,必须落实以下控制措施,预防路基超厚回填施工问题的出现,具体措施内容为:加强人员专业素养培训与安全教育工作,确保工程参建人员掌握必备工作技能、并树立起安全生产、规范操作的正确工作意识;引入三级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施工人员正确了解道路路基回填施工意图、掌握各项操作要点;在路基回填过程中,开展旁站监理工作,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督,定期检测路基回填厚度。

3.材料填前检测

根据各项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情况来看,回填材料是路基回填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材料性能质量不佳时,将导致路基回填质量与相关施工标准产生出入。因此,在路基回填施工准备环节,企业应开展材料填前检测工作,如土质强度试验、相对密度试验、含水量试验等等。在确定回填料质量达标、符合施工标准后,再开展后续道路路基回填作业。而在回填料含水率过高时,需要对回填料进行翻晒处理,直至回填料含水率降低至标准值±2%区间范围内。

4.路基回填过程控制

在道路路基回填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结合工程情况合理选择施工方式。例如,在蒲黄榆路(南五环路-南四环路)道路工程中,企业最终选择采取机械铺土、分层回填施工方式,将各回填层厚度控制在20cm以内,配置压路机同步开展碾压作业。在路基回填层密实度达到相应击实标准90%以上后,即可铺设下一层回填层。同时,要求道路路基回填层接缝处保持阶梯形态,将上下回填层错缝距离控制在1m及以上。

二、道路路基压实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压实工具及施工方式选择

在道路路基压实环节,技术人员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做好压实工具、施工方式选择工作,确保所制定路基压实施工方案与实际施工情况二者的高度匹配性。常用路基压实机具分为夯击式机具、碾压式机具、振动式机具三种。其中,夯击式机具传播深度较深、碾压式机具传播深度最浅。而在滦赤路(红石湾—河西段)应急改造工程中,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最终选择采取先静压后震动压的施工方式,以道路路基两侧为起始点,向中间区域延伸碾压。而具体碾压线路为,沿直线段由两侧向中间延伸、在小半径曲线段则由内外侧进退错行。

2.路基碾压过程质量控制

在道路路基碾压环节,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全面掌握各项施工要点,具体包括:优先开展振动静压作业,随后开展震动压实作业,以此起到调整路基土层干密度的作用;定期对路基碾压质量进行检查,例如对压实干密度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与相关施工标准进行对照分析。如若压实干密度较低,则表明道路路基压实度有待提升。而在压实干密度过高时,表明出现过度碾压问题,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将压路机轮迹重叠距离控制在0.4m左右;提前开展试验段路基碾压作业,根据试验结果来调整施工参数,如压路机行驶速度、压实遍数等等;当路基碾压环节出现异常现象时,施工人员需要采取有效处理措施,重复开展路基碾压作业;针对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区域,需要将错开距离控制在3m左右,做到无漏压、无死角。

3.台背回填区压实度控制

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来看,台背回填是道路路基压实质量控制的薄弱环节。为加强台背回填压实质量控制力度,要根据工程情况合理划分台背夯实区域,明确各夯实区域的边界与宽度值,尽可量将宽度值控制在3m以上。同时,由于台背是道路结构与桥梁结构现阶段路基,施工标准较为严格,需要保证台背路基压实度稍高于同层次路基压实度。技术人员应对道路路基回填料配置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在施工条件允许前提下,尽可量将填砂、混合土、砾石土等作为路基回填料或提高这类材料的所占比重。

4.路基压实度检测

在道路路基回填、碾压完毕后,企业需要组织开展路基压实度检测工作,对路基土层密度、含水率、压实度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与施工标准对照分析。如若检测未通过,需要开展返工处理,直至路基压实质量达标。目前来看,应用较为常见的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为核子密度测定法、环刀测定法。其中,核子密度测定法的步骤流程较为简单,但检测结果准确性缺乏保障。而在采取环刀测定法时,需要配置电动取土器,避免对道路路基原状结构造成扰动影响。

结语:对路基回填及压实质量的控制,是取得理想项目作用、延长工程使用寿命、保证交通安全的关键。因此,施工人员必须提高路基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落实上述质量控制措施,严格控制各施工环节质量,有效消除不确定因素,为道路工程施工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段小平.市政道路路基回填土及压实的施工质量问题分析[J].城市建筑,2015,0(36):236-236.

[2]王霞.回填土路基处理技术在城镇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6,0(15):84-85.

[3]杜祝遥.回填土路基处理技术在城镇道路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9(2):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