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6
/ 2

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设计

张倩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第五中学

摘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形式新颖的课堂导入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能动性,开阔学生的视野,打开学生思路。学生可以在教师课堂导入教学的影响下激发个人的阅读兴趣,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重新调整教学思路,创新课堂导入方式。激发学生能动性,进而确保教学质量和效率。其中教育差异的深入研究及解读最为关键,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导入环节,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精彩纷呈,促进教学改革。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设计

  1. 引言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导入直接影响着整体的教学质量。精彩的课堂导入能够打开学生思路,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深入研究这一问题,结合已有的教学经验促进语文教学改革及创新。

  1.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现状

课堂导入是语文教学中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和载体。教师需要关注课堂导入这一重要环节,丰富教学内容,综合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但是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外加上个人对课堂教学导入的认知和理解不够充分,因此整体的导入现状和水平不容乐观。

首先,教师没有意识到故事导入的重要性,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初中学生的求知欲望比较强烈,非常喜欢听故事。但是初中语文教师没有结合学生的这一个性化发展需求,利用趣味故事来完成课堂导入任务。其次,教师过于注重简单教学知识的灌输,没有意识到情境导入课堂环境创设之间的相关性。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比较机械和单一,难以全面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最后,教师没有结合目前的教育教学环境,创新导入不同的教学元素。难以为学生的课文学习打下扎实的清楚,最终导致学生比较消极的被动,成为了知识的容器。

  1.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策略

  1. 精心讲解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经验不足,但是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非常强烈,喜欢接触各种趣味性的故事和信息。因此,在前期课堂导入时,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选择趣味十足的故事。高效完成课堂导入环节,以此来保障学生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兴趣和阅读欲望,真正实现事半功倍和对症下药。比如在讲解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可以先引出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作家,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并且非常节省。有一天,这位作家戴着一个顶旧帽子去和朋友聚会。在大街上,这位作家遇见了一位打扮非常时髦的富翁,富翁便指着作家的破帽子说,“你脑袋上面的那个破旧的玩意是什么东西?”这位作家并没有感觉非常自卑和伤心,而是说“你那顶帽子下面是什么破玩意,能称得上是一个脑袋吗?”。这位富翁变非常气愤,灰溜溜的走了。由此可以看出,作家非常的机智灵活,能够迅速转移话题,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很多学生感觉比较感兴趣,能够主动跟上教师的节奏,主动阅读文本分析问题。阅读兴趣高涨,学习积极性较足。

  1. 精心导入情境,创设阅读氛围

教师需要结合语文教学的现实需要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将形象生动的语言融入其中,主动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创设与之对应的教学情境。更好的活跃教学氛围,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产生更多自主阅读的兴趣和意愿。比如在讲解老舍的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可以先完成简单的教学设计,问学生,“大家在一年四季之中最喜欢哪一个季节呢?”。很多学生会说春天,因为在春天的时候,我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去赏花。有的学生会说是夏天,因为夏天可以有暑假,可以和自己的父母游山玩水,划着小船感受不同的美景,很多学生不会想到冬天。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反其道而行,问同学,“其实冬天也是非常好的出行季节,大家知道哪里的冬天最美吗?”。很多学生就会感觉非常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和学生说,济南的冬天非常温暖,同时也是著名作家老舍最喜欢的地方。这种情境教学模式能够迅速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让学生更加积极和主动,整体的教学质量也会有所提升。

  1. 创新导入题目,开门见山

作为课文中心内容的主要概括,题目非常关键,同时题目也是文章的眼睛。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直接导入不同的题目,利用这种最常见、最基本的教学方式来指导学生,真正做到开门见山。教师需要先把握住题目之中的关键词,然后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确保学生能够准确迅速的掌握课文中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的意图,为后期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更多的依据和借鉴。比如在讲解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题目要求进行简单导入,问学生,“大家从题目之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呢?”。然后直接说出最终的答案,让学生对题目的具体含义进行解读,分析不同题目的深层次内涵。鼓励学生自由分析,了解文章主人公以及具体的故事。这种开门见山的导入形式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加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探索方向,这一点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1. 融入情感元素,拉近师生距离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适应能力较弱。在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同学时,感觉困难重重。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注重情感导入,关注学生的真实需求,融入更多的情感元素。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关注学生的具体表现,尽量避免对学生的简单束缚。学生的畅所欲言非常关键,教师可以抓住课前导入设计的相关要求,先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自我展示和介绍,鼓励学生说出个人的想法和对美好生活的期望,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之旅,全身心的投入到语文课程学习中。

另外,语文课程导入比较复杂,情感元素的融入能够更好的降低课堂理解的难度,让学生产生更多求知欲和熟悉感,在自主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更加主动和积极。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近距离接触,了解学生的想法,与学生做朋友,倾听学生的内心看法,做学生最真实的倾听者。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消除个人心目中的疑惑和压抑,确保学生能够放松心情,主动参与语文课堂学习,从整体上提高个人的理论学习能力。

  1. 结语

课堂导入不仅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门艺术。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方式比较多元,每一种方式都有所区别。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抓住导入时机,精心设计不同的课堂导入,充分体现课堂导入的催化剂作用。以此来更好的构建高效课堂,确保课堂教学模式的生动化和形象化,提升教学质量及效率。

参考文献

  1. 薛贞.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J].北方作家,2011,000(004):72-72.

  2. 魏丽峰.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种导入方法[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000(016):372-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