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戏曲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7
/ 2

小学音乐戏曲教学研究

许翠苹

天津市和平区新星小学 天津市 300070


摘 要:中国的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表演艺术,它综合了中华民族悠久的音乐、舞蹈、诗歌、绘画等文化艺术而形成,显示了中国戏曲艺术的丰富和魅力。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时代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流行音乐逐渐占据文化主场,成为中国时代的一股潮流,冲击了戏曲在大众文化艺术欣赏领域的地位。为了继承和弘扬戏曲文化,需要从小培养孩子们对戏曲艺术的认知和欣赏能力。以下研究的就是如何将戏曲艺术有效的融入到小学教学中,运用戏曲艺术的魅力来点亮小学音乐课堂,然后通过有趣的教学方式,培养孩子们对于戏曲的欣赏、认知能力,把中国戏曲艺术的魅力发扬光大。

关键字:中国戏曲艺术;音乐课堂;发扬光大


在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中,中国的戏曲艺术文化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戏曲艺术对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起到了很好的连接作用。让戏曲文化走进校园,可以让中国优秀的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得到很好的提高,在小学音乐教材中加入戏曲艺术文化,是为了点亮小学音乐课堂,这是传承戏曲艺术文化最有效的方式,所以,小学音乐教师要给予充分的重视,让学生可以领略到戏曲艺术文化的魅力。

1小学音乐课堂中戏曲音乐的教学现状

在新课程的改革中,小学音乐教材里除了一些儿歌,民歌,一些经典的戏曲艺术作品,如《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打猪草》等优秀的戏曲音乐也加入了小学音乐教材里。但是,由于平时接触的少,有些小学生是听不懂戏曲的,更不理解里面的意思,所以他们就不愿意去学习戏曲。甚至有些教师对戏曲文化的了解也是仅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程度。这样的课堂可想而知,上课的时候,老师照本宣科的讲,一节课过去讲完了也就算过关了,这样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教师就无法带动起来课堂的学习氛围,学生就更加不会有学习戏曲的兴趣,就直接导致戏曲无法在课堂上发挥它应有的价值。长此以往,戏曲不仅无法传承和发扬下去,甚至有可能会渐渐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要扭转这种局面,小学音乐教师要将戏曲教学当成是一种使命,尽可能的去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戏曲艺术的魅力彰显到小学课堂上,从而将戏曲艺术文化发扬下去。

2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戏曲艺术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当今时代,要想将戏曲艺术继承和发扬光大,小学音乐课堂是最适合的摇篮。小学音乐课堂可以为学生的戏曲艺术打下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戏曲艺术兴趣的重要途径,如何提升学生们对于戏曲艺术的兴趣,需要小学音乐教师用心的去思考和钻研,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任何事情只要有了兴趣,才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关注度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这样才能更顺利的开展和推动戏曲艺术的教学。

2.1激发学生对于戏曲艺术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任何事情,任何学科,一旦产生了兴趣,那么离成功就很近了,所以学生只有对戏曲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用心的去对待它,去钻研它,从而才能真正的感受到戏曲艺术所带来的魅力。中国的戏曲艺术文化是源远流长的,经历了很多年的发扬与发展,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文化,有我们熟知的京剧,还有黄梅戏、豫剧和昆曲等。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方发展了不同的戏曲文化。所以,教师首先就应该让学生了解戏曲的发展历史,让他们充分的了解到戏曲是如何一步步演变成如今丰富多样的戏曲文化的。学生之所以对戏曲没有兴趣,是因为戏曲内容大多枯燥无味,且节奏缓慢,学生不能理解戏曲的精华和魅力在何处。所以教师要先从有意思的给学生讲起,比如:《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选自《红灯记》,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介绍故事背景,剧中人物关系,带学生分析里面人物的性格,待学生对作品有了初步感知后,配上里面的经典动作,让学生对角色去模仿,去感受。除了教材内容,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去欣赏一些戏剧作品,对于一些经典唱段,要带着学生精听,学唱,了解戏曲的韵味,从而提升学生对于戏曲的兴趣。

2.2音乐教师要具备过硬的戏曲素养

教师是授业解惑的引导者,所以教师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素养,这样才能更好的教导学生,教师要将学习内容传授给学生,那么教师就应该在上课之前,将书本内容研究通彻,这样才不至于在讲课的时候出现错误的情况。小学音乐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戏曲艺术的时候,也应该加深自己对于戏曲艺术的学习,让自己的戏曲造诣更上一层楼。在上课的时候,音乐教师不应该只是单纯的讲解戏曲,而是应该配合戏曲中的内容,设置相应的情景,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或者教师可以跟随戏曲中内容,来一段现场教学,演绎戏剧中的一些经典角色,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戏曲艺术的魅力,所以,教师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戏曲艺术素养。或

者学校可以组织一些音乐教师去向当地的一些专业戏曲的传承人交流和学习,也可以请他们来学校进行一些有意义的讲学,不仅可以提升教师们的专业水平,还可以有效的调动教师和学生对于戏曲艺术文化的学习热情。

2.3结合音乐教材内容合理开展戏曲教学

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按照难易程度划分档次,采用分层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对应学习不同深度的内容,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效果,提升学生戏曲学习的信心和勇气。要想让戏曲艺术的魅力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充分体现出来,教师也可以将戏曲知识由浅入深的教给学生,这样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可以体会到戏曲艺术中潜在的无限魅力。

2.4促进戏曲教学配套设备的完善

要想学好戏曲文化,服装和道具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戏曲文化可以更容易的被小学生们所接受,也为了戏曲艺术文化可以更好的在学校开展,小学音乐教师就需要完善教学设备,尽量保证各种戏曲伴奏乐器和服装道具等的齐全。有了这些服装和道具的事物,学生对于戏曲的感受更加直接,感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设备,让它充分发挥其的网络作用。在多媒体中,教师可以搜索下载网上的一些微课视频,然后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们欣赏,观看完之后,可以分配给学生不同的角色,然后发放相关的服装和道具,给学生们一个充足的准备时间,让他们可以有质量的完成这个戏曲作品,从而在课堂上可以完美的演绎出来,然后教师和其余的学生可以给一个正确的评价,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更加灵活的学习戏曲知识。所以,基础设备和设施的完善,是学好戏曲艺术文化最基本的依据。

2.5以活动促教学,在校内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戏曲活动

丰富多彩的戏曲活动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处于小学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有爱玩的心性,教师只要充分的利用到这一点,就很容易运用相应戏曲艺术文化去吸引他们。教师可以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以增强介绍戏剧艺术的效果,确保学生对戏剧艺术有长期的学习动力。首先,教师可以在学校组织一个“小戏迷”的俱乐部,在每个班级中可以招收对戏剧感兴趣的学生加入俱乐部。教师指导俱乐部,定期组织演出和交流,使他们有学习后的成就感和获得感。还可以采用更直接的教学方式,带学生们到剧院观看现场演出,观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戏剧作品的鉴赏分析,以此加深学生对戏剧作品的认识,对于学生感兴趣的部分,大家可以搜集经典范唱进行学习。通过这种将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使教学和欣赏形式相互影响的方法,我们实现有效提高戏剧教学效果的目的。

3总结

总而言之,戏曲艺术的发扬光大不是一蹴而就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加入戏曲艺术文化,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们学习中国的戏曲文化知识,更是为了让他们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戏曲艺术文化。小学音乐教师在学生的艺术启蒙阶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发现戏曲艺术的魅力,将戏曲文化带入到我们的音乐课堂里,让戏曲艺术点亮小学的音乐课堂,将戏曲文化的魅力刻入到学生的思想里,从而实现中国戏曲艺术的文化传承和发扬广大。



参考文献:

[1]刘文峰. 中国传统戏曲传承保护研究 [M].学苑出版社,2012

[2]方立圆.链接戏曲文化,提升小学生音乐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6(28)

[3]李献献.小学音乐课堂引入戏曲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8(22).

[4]康亚楠.豫剧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探索与研究[J].艺术评鉴,20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