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性游戏中对幼儿实施文明礼貌教育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30
/ 2

自主性游戏中对幼儿实施文明礼貌教育分析

杨薇薇

厦门市第八幼儿园 福建省厦门市 361000


摘要:纲要中明确指出,在幼儿园中要将游戏作为儿童的基本活动,将寓教育广泛应用到每一项活动当中,具有自主性的游戏是儿童依照自身意愿去选取的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每一个儿童都是按照自己的形式去进行的,和伙伴一起进行游戏,可以一起分享游戏给儿童带来的快乐,可以有效增加儿童的积极主动性以及创造性的发展。儿童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力,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所以在这个时期是养成礼仪习惯的最好时期。

关键词:自主性游戏;幼儿;文明礼貌教育

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其实都是在做游戏,游戏可以帮助儿童自身发展并进行教育。具有自主性的游戏是儿童非常喜欢的形式,这种游戏内容多,材所用材料也多,能满足儿童多方面的需要,最后能使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文明礼貌的教育对儿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创建氛围

优秀的文明礼貌生活环境可以自然而然的使儿童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首先,可以按照儿童日常生活经验,设置几个儿童比较感兴趣的区域,比如:超市、娃娃家等等。娃娃家主要是去买东西,或者是看病;超市的东西需要工厂进行供应等游戏氛围,在这样的游戏中老师要增加一些有助于儿童健康发展的材料,增加什么以及增加多少才合适是很重要的。比如在娃娃家里增加电话机,中班的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已经逐渐在发展,在生活中也有打电话的经验,但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怎样打电话才算是讲文明懂礼貌呢?老师可以用谈话的方式让儿童对打电话游戏进行了解,让儿童在实操当中巩固打电话的礼仪。其次,还可以开展文明礼仪等教育主题来创建良好的游戏环境,老师可以和儿童商量,在教室外、楼梯以及游戏等区域张贴一些文明礼貌用语,例如“你好”“早上好”“对不起”“没关系”等等,最好能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孩子更好的进行学习,每天看一看,自然而然的就会提高自身的文明意识,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要落实到行动当中。

二、制定规则

(一)规则

为了能够让自主性的游戏规则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作用,老师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并正确引导儿童进行讨论,可以指定“三不”“三要”“三轻”作为游戏的规则,主要是不打同学、不骂同学、不和同学抢东西;要讲文明懂礼貌、学会谦让、学会商量;轻轻走路、轻轻讲话、轻拿东西。老师可以让孩子其自己的方法对这些规则进行记录,之后张贴在各个游戏区域当中。因为规则是孩子自己研究制定的,而且也自己设计了标记,这样对儿童来说,更容易对其进行理解并严格遵守。长此以往,在游戏当中文明礼貌和相互合作的意识会有效提升。比如以前在进行游戏的时候,孩子在演到关于“美食街”的场景时,总是会大吵大嚷,争着抢着发表自己的想法,而现在,孩子会自觉地排队进行购买,也会安静的等待别人把东西拿来。在做游戏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可以有效让儿童明白在日常交往的过程中必须要增加文明礼貌行文和合作的意识。

三、及时进行指导

游戏是儿童的游戏,但是游戏的主人是儿童。老师有效组织和指导儿童进行游戏。儿童不仅仅爱玩还会玩,和伙伴以及材料的互动当中,会表现自身的经验,学习怎样使用文明行为。但是幼儿年龄还是比较偏小,交往的技能很弱,所以在使用文明行为的时候还没有很强的意识,因此在活动当中,老师必须要对儿童以及同伴、材料的互动进行仔细观察,并且在互动的过程中提供一些合适的帮助,这样,可以让儿童在活动中增强自身的礼貌行为,让区域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学习与发展。

(一)言传身教

在游戏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善于观察每一位孩子,因为老师的言传身教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娃娃家”的游戏当中,父母在制作饼干,在这个时候家里来了一位客人,父亲给客人倒水之后,放到桌子上,只是说了一句“喝吧”,就走了。这样的对话以及行为是不正确的,老师要正确引导孩子,告诉孩子在生活中发生这样的情况时怎样做才是对的。老师可以为孩子示范,当起小客人。在进门的时候要轻轻敲门,然后细声问“请问有人吗?”,然后父母在开门的时候要说“请进。”进门之后为客人倒上一杯水,客人喝水之后要说“谢谢你”,父母回答“不用谢。”要多多进行这样的游戏,能有效促进在生活中的文明礼貌行为。

(二)运用主题

在游戏之前,老师要鼓励儿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适合的游戏区域,并且设置游戏的文明主题,围绕主题激发孩子的兴趣,可以让孩子积极地加入到活动中。例如在班里创设“爱心热线”,就可以设置“关心身边朋友”为主体,鼓励儿童给今天没有来上学的小朋友打个小电话,询问一下为什么没有来幼儿园,假如生病的话,就要为朋友送去问候和祝福。这样的游戏可以有效增加孩子之间的交往,还可以增进感情。

(三)个别教育

对于有些能力比较差的一些儿童,老师可以为小朋友创设悄悄话的游戏,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先从儿童比较感兴趣的方面着手,让孩子和不爱交往的几个小朋友进行沟通,渐渐进行集体交往,并且让每一位小朋友都能享受集体乐趣,还可以让孩子帮助老师去做一些事情,这样可以有效鼓励孩子主动和身边的人沟通,经过长时间的联系,可以增加孩子的交往能力。

四、重视评价

在进行完自主性的游戏之后,老师可以用自评以及互评的形式,来引起孩子们的共鸣,可以让孩子自己分享成功带来的快乐,展开一些具有开放性的讨论,与此同时也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进而强化孩子的行为习惯。在互评的过程中,老师对孩子要严格要求,在别人发言的时候要安静的倾听,不可以插嘴。经过讨论,可以促进孩子的分析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创造能力,为下阶段的游戏奠定基础。老师要仔细观察并且记录下来孩子在游戏当中的交往情况,并及时进行指导。若发现在游戏中出现大吵大嚷、争抢的情况时,老师在评价的时候要引导孩子学会谦让懂礼貌。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自主性的游戏当中可以有效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的教育,可以强化儿童的集体意识以及文明礼仪的习惯。长此以往,孩子会渐渐形成好的行为习惯,也会更加了解文明礼貌。老师要把握好有利时机,培养幼儿的文明礼貌,让孩子们能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感受合作的意义,为以后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2]沈亚娟.多途径的渗透礼仪教育[J].早期教育2019,(10)


作者简介杨薇薇(1993-05),汉族籍贯浙江省东阳市,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二级教师,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