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塑造教师高尚人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8
/ 2


不忘初心 塑造教师高尚人格

李琴

十堰市第五中学 442013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一切静的东西都动了起来。人心思变,人心思富,恨不得一夜之间来个天翻地覆,因而浮躁随处可见。缺乏等待的心情,缺乏从容的气度,缺少宽容的心态。尤其是在对教师地位与待遇的认知上似乎带有一种“另类歧视”:做教师就是要讲奉献、做人梯、当蜡烛、不能谈钱,教师只能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甚至在一些人看来,提高教师待遇是对教师的莫大恩赐。

古语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今天却变成了“一日为师,终生受骂”。教学严格的老师会让年幼的不懂事的学生恨之入骨,教学宽松的老师又会让长大成人的学生计较一生。老师用辛勤汗水浇灌出来的高分生,却成了低分的代名词!教师培养出了品质良好的学生,大家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是孩子本身的素质好;要一旦出现一个不好的,教师便被百般指责!家长对教师提出种种要求:教师要负责孩子的成长、教育、思想素质甚至安全等。甚至一些本该由家长行使的监护责任也成了教师的事情。为了督促学生的学习,教师有时要面对家长的冷脸;为了他人孩子的健康成长,教师有时要容忍家长的白眼;为了保护学生的安全,教师有时要承受家长的指责,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还有教师天天要面对的学生,都是温室中长大的一代,性格极为敏感。教师再也不敢严师出高徒了,他们必须是愉快教学、鼓励教学,甚至是哄着学、求着学。否则,伟大的祖国花朵就会以死相逼;否则社会就会举起各种保护伞向教师开炮。也许有人会讲,教师就是一份职业,这个职业注定你要承受这些,因为你拿着固定工资,享受着特有的假期,你就不该有这么多的抱怨!同样是工作,偏偏教师要担一辈子的骂名,要在夹缝中生存,这一切都在显示着中国普通教师在这个功利的社会,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缺乏应有的尊严。

当然每一个时代的人们都有特定的苦楚,每个人每个岗位都有其不为人知的烦恼,教育事业也不例外。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就对你笑;你对他哭,他就对你哭。活着就应该去适应各种难尽如人意的事情,尤其是作为教师,身在教坛。 在社会主义社会,我国人民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把全体学生都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管社会对教师如何看待,我们每个教师应该积极进取,提高自我,完善自己,塑造高尚人格,赢得教师尊严,让自身的人格魅力在教育实践中散发光芒。
一、教师要修其身,锻造高尚人格
首先,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应该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精神,要不断提高个人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要将自己的生命融于人类和民族的发展进程,不断磨练意志。其次,教师要具有修身意识,正人者必先正己。教师要处处严于律己,要有言行一致的人格风范,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能够做到。以求真、至善、达美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事事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以积极向上的处世态度,豁达乐观的胸怀,高尚的理想情操,崇高的敬业精神,坚强的意志品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学生、教化学生,从而赢得学生的尊重。

二、对工作充满热情,不敷衍学生。

经常读书“充电”,不误人子弟。作为教师应不断的学习新知,不断的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教师要提升专业素养。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是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人格魅力的最直接呈现,也是影响学生业务素质的最直接因素。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如果教师不能完善地掌握自己的专业,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因此,教师要增强理论深度,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的自觉性,要密切关注现代科学的发展变化,善于吸收和利用新知识拓宽教学内容,将科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摸索、总结教育的规律与教育的艺术,提升人生品位。
作为教师,无论他对工作环境是否满意,也无论他的心情境遇如何,都要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因为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天真烂漫的学生;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一名教师因为工作中的矛盾或生活中的不如意而消极工作,敷衍学生,他耽误的就不是他自己,而是整个班级,他的工作态度也会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这也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

三、教师要真切的关爱学生,理解并尊重学生
爱学生,就要尊重信任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用真诚的爱心去对待每一名学生。学生,无论优劣,都应该是老师心中永不退色的风景线。用爱心去感染每一个学生,用智慧去化育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越是调皮顽劣的学生,越需要教师的关怀和教诲;越是成绩差的学生,越是需要教师的启迪和鼓励。让优秀的学生更优秀,让落后的学生逐渐变为优秀,这才是教育应该追求的真正目标。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关爱,是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良知!尊重学生还应体现在公平对待学生上,教师待人接物要出于公心,对待权贵子弟不偏爱,对待贫寒学生能同情。这样,才能用无声的行动代替有声的命令,学生才会信服,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才是可亲可敬的,教师的人格魅力才能激励学生,教师才会赢得尊严。

    四、不过分追求金钱,不对权力卑躬屈膝,淡泊名利。金钱、权力是好东西,他会让人生拥有更多的自由感和幸福感。但作为教师,却要对金钱和权利有清醒的认识,不能一味的崇拜金钱,崇拜权力。受社会风气的影响,个别教师眼睛紧盯着大款家长和“公仆”家长,对他们的孩子关怀有加,百般照顾;而对普通家庭的孩子则缺少关心,有的甚至训斥嘲讽孩子和家长。这种做法严重地戕害了学生的心灵,败坏了教师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教师应志存高远,淡泊名利,要教育学生不要把金钱和权力作为生活的目标,积极引导学生追求真知和真理,追求成功。为了使受教育者的人格健康发展,教师必须致力于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格,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心里要有阳光和火种。廉洁从教就是调整教师与物欲诱惑之间的道德规范。其基本要求是: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求私利。廉洁公正是为师立教的根本,也是塑造高尚人格赢得教师尊严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