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网络资源,优化实验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6
/ 2

整合 网络资源 , 优化 实验教学

王道渠

成都市龙泉驿区实验小学校

[内容摘要]小学科学与网络资源,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能提高学生学习科学兴趣,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 网络资源 信息技术 优化实验教学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实验在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整合网络资源,信息技术,优化科学实验教学是一种提高科学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一、整合网络资源,优化实验材料,提高学生学习科学兴趣;

科学教学的核心是进行科学探究,而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又离不开材料的使用。实验材料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科学价值的重要资源。在教学中,实验材料的有无,实验材料的差异,会影响学生的探究效果和探究积极性。所以选择适当的实验材料,对学生理解科学知识、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形成科学探究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实验材料的短缺,或者有些配套的实验材料不适用的情况,这时选择、准备、补充适当的实验材料就能为实验教学提供强有力的补充,利用网络资源,查找补充适当的实验材料,可以使实验方法更加多样化,也可以化繁为简,使实验更加便于操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观察实验和操作等实践能力,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比如我在上五下第一单元《浮力》中有个“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浮力”的活动,教材中是这样设计的:在杯子底部装上一个小钩子,再利用一根细线绕过钩子,一端系住泡沫塑料块,一端挂在弹簧秤的钩上。”但如何把钩子固定在杯底是一个问题,后来我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借鉴了网上一位老师的做法,用燕尾夹代替了小钩子,把燕尾夹平的一部分粘在杯底,做成了底座,这样大大地方便了学生的操作,让学生更顺利的完成了实验,更容易地理解了浮力,也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学习兴趣。

二、整合网络资源,优化实验过程,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热衷于做实验,常常会忽视了在实验中要解决的问题,对实验过程中会出现观察不仔细,记录不及时的问题,这会导致实验效率低下,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提高实验效率,必须优化实验过程。

首先结合网络资源,合理处理教材,优化实验过程设计,触发学生的兴趣点;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墨守成规、生搬硬套,而是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学生实际,从是否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进程,是否有助于学生在探究研讨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否有助于学生形成概念的角度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们在课前准备时可以通过网络查找大量资料:课件、微课等视频资料以及相关文字资料,结合课标进行对比、筛选, 选择更适合学生认知能力和认知特点的资料来整合处理教材,优化对实验过程设计,触发学生的兴趣点,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其次,结合网络资源,优化探究过程,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在小学科学课中融合网络资源,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课堂结构高效化,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时,恰当地使用网络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顺利突破思维的难点,从而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自己的知识。如在小学科学“地球的运动”单元的教学中,《昼夜交替的现象》、《证明地球在自转》等课,学生在学习时,受材料和空间等限制,学生没有直观形象的感受,理解起来非常困难,所以在教学“地球的运动”单元时,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微课、多媒体课件等,将晦涩难懂的信息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动态画面,使学生身临其境地看到昼夜的更替、地球的公转、自转等,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的思维变得顺畅,使其学习难度成倍减少,并以此获得愉悦的体验。

第三、结合网络资源,优化实验结论,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因为不能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往往会导致错误结论。作为实验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指导学生规范实验,再次引导学生尝试实验,帮助学生巩固相关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在教学《动物的一生》这个单元,要求学生饲养并观察蚕的一生。为了能让这个活动顺利地进行,我先利用网络资源多,让学生学习相关饲养资料,落实观察、养殖工作,并且定期检查指导,学生碰到问题可以向我或家长寻求帮助。碰到困难,引导他们上网查询查资料,查找原因,最后孩子们的蚕终于养成功了!在饲养观察蚕的一生这个实验过程中,孩子们在遭遇到失败后,借助网络的帮助重新获得了成功喜悦,最终达成了实验目标,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提高了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毅力。

第四、结合网络资源,优化拓展延伸,提升学生思维效度;

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科学探究中表现出来的观察与分析能力、比较与总结能力、实验与创新能力等。积极地利用网络资源相关的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养成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月球--地球的卫星》一课的学习中,如果只是让学生通过看书上的资料,去了解月球的相关知识,学生会犹如雾里看花,迷迷糊糊,因此,在课下我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先自己直观了解一下,再在课堂上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环形山、月海盆地、月球表面状况”等,让学生直观、全面、充分地感知了月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其对月球充满了探究的欲望,为孩子播下了学好科学的种子。

结合网络资源,优化拓展延伸,能够让学生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帮助下实现思维的转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进一步提升学生思维效度。

综上所述,整合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信息技术,优化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利用好网络资源,优化实验材料、优化实验过程,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从而达到优化实验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