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疫情期间中学生命教育活动的思考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4
/ 2

关于 疫情期间 中学生命教育活动的思考 与实践

陈乾 海鹏

新乡市一中 453000

摘要:生命教育是通过开发与生命有关的课程,开展与生命有关的活动,活动帮助学生关注和直面生命,关心生死的问题,引导学生从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到呵护生命、热爱生命,进而通过积极的行动创造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意义,最终实现个人、社会、生命的和谐发展。疫情期间,生命教育赋予了学校更多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开展生命教育系列化活动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使命,而且通过活动能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定位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推动学校生命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生命教育 学生活动

爆发于去年12月的新冠疫情仍未结束,感染和死亡人数不断攀升,2020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指出:“注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学生锻炼身体、开展课外阅读。”这是生命教育近年来首次在教育部文件中明确提到。省教育厅长郑邦山同志也在讲话中特别提到“把疫情、把灾难变成教材”,“完成好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由此看出,生命教育被放到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上。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中学生生命意识堪忧,疫情期间学生仍经常出现聚集交流,不戴口罩等现象。中学生因为学习压力、情感矛盾等伤害自己和他人甚至置生命于不顾的事件也经常出现。

从学校角度说,生命教育还远未达到系统和完善的程度。学校安全教育以开学初的安全讲座为主,涉及范围和内容很有限,也无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安全演练侧重于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的防护,方法手段不够丰富,无法达到生命教育的要求。

  1. 开展生命教育系列活动研究的价值。

  1. 开展生命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使命。

上世纪末以来,全国各地尤其是大城市在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出台了一些纲领性的文件,但在本地学校中生命教育的地位还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生命教育缺少整体的认识和构架,教师未能把生命教育带进课堂,未能把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区别开,在对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指导方面还存在很多观念上的误区。因此,需要开展研究推动学校生命教育,引导中学生健康成长。疫情期间的生命教育更赋予学生家国情怀新的内涵。疫情让学生不仅使学生看到了生命逝去的一连串冰冷的数据,更使他们明白好好地活着是多么重要,珍惜生命,面临挫折或磨难时,该如何勇敢地去面对。每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的结束,都不可避免地会经历很多磨难、苦痛、喜悲、离散等,只有了解了生命的意义,才能以强韧的内心去面对一切,这是学校教育使命和意义之所在。

  1. 开展生命教育系列化活动能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

社会和家庭的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心理和生理问题,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困惑,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加上无法对于来自周围的显性或隐性伤害进行正确的辨别和处理,最终导致学生出现思想和行为上的失控,甚至轻生。因此,需要在学校中研究生命教育的方式,促使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勇敢无畏、自信乐观的品格,激励他们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学习,为民族的崛起而奋斗不息。疫情期间更要要依据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和中小学生的心智特点,有针对性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比如,要让学生了解疫情灾害,不因为无知而恐惧不安;让学生明白防控疫情的重要性,如何才能预防,做到有备无患;在疫情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及时传递正能量信息,帮助学生树立必要的信心,培养乐观的情绪等。对于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要更多学会倾听,鼓励孩子把疫情面前的不同心理感受表达出来,然后因势利导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健康成长。

  1. 开展生命教育系列活动能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生命教育符合核心素养中的健康成长和责任担当的要求,珍爱生命、健全人格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生命教育系列活动的实践研究促使学生理解生命的可贵,增强安全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进而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从健康人格角度,促使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能管理好自身情绪,对挫折具有更强的耐受力,对自身和周围人周围环境的关系能协调处理。

  1. 开展生命教育系列活动能推动学校生命教育实践。

生命教育需要有丰富的形式,多样化的主题活动,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借助学生熟悉的素材,引起学生的兴趣,自觉主动接受生命教育,改变当前生命教育缺失的现状。从这次新冠疫情和身边的新闻事件中挖掘素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整合校内和校外资源,综合运用讲座、演练、班会、仪式等形式,在活动设计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参与性,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促使学生珍爱生命和形成健康人格的形成。

二、有效推动中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路径

新冠疫情是一场灾难,正像河南省教育厅长郑邦山在2月14日的讲话中提到的,我们要“把疫情、把灾难变成教材”,“完成好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培养的教育,也是一种生活教育的实践。”①教育者要遵循认知、体验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发挥各学科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把灾难当教材,从这次新冠疫情中挖掘和搜集素材,结合此次疫情产生的丰富教育素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出更加符合学生个体健康成长和促使其有责任担当的系列活动,利用学科课程、班会队会、节日纪念日、家庭和社区教育、法制和健康讲座、实景演练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1.将生命教育融入学科课堂教育。在生命教育工作中,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生命教育是主要阵地。学校应充分利用好这一显性教育内容的同时,还要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其他科目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与生命直接相关的语文、生物、体育等科目,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提高生存技能、丰富和发展生命,做到时时、处处都有生命教育,让生命教育与课堂教学和谐共生。②

2.举办庄严而意义重大校园活动。升旗仪式是校园德育活动的主阵地,在庄严的仪式中需要融入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比如对传统的升旗仪式创新形式多样化,例如每月升旗的主题都不同,围绕爱国主义和生命教育,不断丰富内容,例如一月的主题是:“生命与价值”。围绕主题从不同侧面多次演讲,安排不同年级的师生分别演讲,甚至邀请老干部、解放军战士进行演讲。在演讲中增强学生对生命的重视态度、对生命的爱护价值观,仪式中贯穿生命教育,升华了生命教育的实效性。

3.进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师生参观各类的纪念馆、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陵园等,介绍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珍爱生命的自觉性;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性的活动,疫情期间与福利院里的孩子视频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给战斗在疫情一线的医务人员写信,表达对这些“最美逆行者”发自内心的尊敬和感激;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价值观,而不会因为在生活学习中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去消极的面对,而是以乐观的心态和解决问题的决心去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通过中学生命教育系列化活动引领开展生命教育新的形式,从而推动我国中学生生命教育理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这在疫情期间不仅丰富生命教育的活动形式,有利于不断完善中学生生命教育的认知体系,还有利于探寻积极、有效的实施途径和方法,进而提升了学生对生命教育的认知。

参考文献:

①黄建春.论生命教育的背景及实施[D].福建师范大学,2005:13.


②中学生生命教育的长效机制构建研究孙慧[D],《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