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程思政的建设——以会计专业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5
/ 2

浅谈课程思政的建设 ——以会计专业为例

闫秋萍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山东烟台, 265500

摘要: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要善于发掘不同专业中的课程思政元素,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建设新时代合格大学生。

关键词: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教学手段和方法

国家领导人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作为高校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院校同样在积极推动课程思政的进程,努力挖掘专业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元素,但限于原有的思维定势,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在课程思政改革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课程思政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泾渭分明

部分教师只是简单地在专业课的课堂上穿插进爱党爱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学内容,而没有将其与专业课进行有机的融合,教师讲得很唐突,学生学得也很生硬,专业课与思政内容泾渭分明,弄得学生一头雾水,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思政案例雷同多,更新慢

由于缺少积累,几年下来很多教师会在不同的课堂上使用相同的案例,甚至相同专业不同老师对同一批的学生使用相同的思政案例,这必然导致学生学习疲倦,也就谈不到教育效果了。

三、课程思政缺乏科学的教学设计和专门的方法

部分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比较随意,课前没有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一起进行教学设计,也不去思考有利于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课堂上随意发挥,教学效果可见一斑。

各个专业的特点不同,其蕴含的思政内涵也不同;各个专业的学生特点不同,各专业学生对思政内容的接受方式和要求也不同,为此,作为专业教师就需要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挖掘专业思政内容,探索思政教育方法。承担起新时代高校教师立德树人的职责。

很多专业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学,饱含着巨大的思政能量,当代大学生不仅需要在思政课程中吸取思想的营养,更需要在不同的专业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得到思政的熏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远大的理想。会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其中就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只要专业教师潜心研究,就可以将课程思政与专业内容很好地融合,达到良好地教育效果。

一、设定思政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自己要不断学习,关心时政,关注热点,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政水平,能够在思政的各方面做到传承与发扬;另外,要对主讲的专业课有深入的研究和思考,要对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与反思,从而结合专业特程的特点将课程思政有机地融入课程内容中,做到生动、有趣、形式多样、易于接受。比如,在讲到各种税时,课程中提到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教师主动联系到国家的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我国近几年的基础建设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利用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我国近几年高铁、桥梁、公路等建设成果,中国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让学生谈自身感受到的变化),并且我国高铁等建设项目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造福世界人民,在增强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使学生明白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理解依法纳税的意义,从而培养依法纳税和遵纪守法的意识。要做到这样的联系就要求老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了解国家时政和形势。

二、从知识点出发挖掘思政元素

虽然我们说每个专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在发掘思政元素上,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共通的方法,比如,每个学科都有其来源和发展的历史、每个专业都有其技术应用的领域及与其相对应的行业与市场,所有专业我们都可以发掘出其内涵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和独特的思维逻辑,并且我们还可以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知识模块进行重组,在广度、深度上进行延伸,充分利用方法论、辩证法的思路和方法将专业与思政结合,发掘更多的思政元素。

比如,在讲到会计的发展史时,我们提到计数方法,从原始的结绳计数,到中国古代的算盘再到现在的量子计算机,中国科技发展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肩负起时代的责任,努力学习,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有家国意识的新时代大学。再比如,在学习机会成本、沉没成本、边际成本时,可以和学生讨论如何面对人生无处不在的选择,机会成本告诉我们你永远不能贪婪占有全部,在你选择了某种东西时,必然会失去另外一些东西,人生要懂得取舍;沉没成本告诉我们生活中到处都埋伏着沉没成本的陷阱,要学会判断什么该舍什么该珍惜,只有及时地割腕止损,才能更好地重新出发,每个人都在终其一生地进行断舍离的选择;边际成本告诉我们,在人生成长的路上,我们应该努力去寻找那些边际成本足够低的路径,机械地做重复性的工作已经不能让我们快速成长,我规们要有创新开拓精神,找到适合自己的边际成本低的道路。启发学生用沉没成本的思维看待过去,用边际成本的思维对待现在,用机会成本的思维面对未来,在智力上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三观,学会做人。再比如,在讲职业道德和会计法规时,可以引入一些优秀的会计大师和一些违法案例,一方面宣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做事风格,一方面对错误的人和事进行批判,起到警醒的作用,使学生早早学会勤奋认真做事的态度。总之,课程思政不能简单狭隘地理解为是“思想政治教育”,我们要从家国情怀、从思想品格、从思维方法等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三、丰富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在课程思政课堂上乐学好问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面对课堂上来自21世纪的新生代大学生们,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被学生所接受,教学效果很差,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真正使自己的“道、业”能够传达给学生,并且被学生接受,甚至是愉快地接受,教师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化技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乐学好问。建议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平台,利用平台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求知需求,以便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发掘思政素材,选取恰当的方法向学生施教。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目前总结出几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1.讲:可以教师讲,也可以学生讲,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学相长,共同提高;2.查: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查找各种资料,在查资料的过程中加强学习;3.做:教师指导学生做调研、做实践,并在调研、实践获得第一手资料后,将结果做成PPT、微视频等形式同师生交流;4.演:可以是学生对感兴趣话题的角色扮演,也可以是同学们就某话题展开的演讲,这种感同身受的参与更能加深对话题的理解;5.论:可以是辩论、讨论,也可以是论坛、论文等形式,我们说“锣不敲不响,理不辨不明”,在辩的过程中各方亮明自己的观点,互相讨论,可以使模糊的思路更加清晰,使善恶美丑更加分明。

新生代大学生不仅要求在专业的知识、专业技能上要过硬,还要求具有崇高的家国情怀、时代的使命担当、科学的价值三观,课程思政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必修课,课程思政要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断深入探索“课程思政”教学规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有理想、有目标、有抱负的新一代大学生。



参与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

[2]余江涛,王文起,徐晏清.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及其要领——以理工科课程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


作者简介:

闫秋萍,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副教授 研究方向:会计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