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能训练在体育教育中的创新体系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5
/ 2

基于体能训练在体育教育中的创新体系分析

俞懿菱

云南工商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 651701


摘要:近年来,素质教育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发展,体育是素质教育的必修课之一,所以在体育教学中科学地开展体能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然而,只有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创新体系,才能给予学生更为冲击的直观感和更具吸引力的新鲜感,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体能训练;体育教育;创新体系

体育教学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整体学生的健康水平及综合素质。然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却始终与教学目的背道而驰,很多学生都只是为了上体育课而上体育课。因此,为了充分调动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里进行运动,以达到强身健体、提高整体的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需进一步加强对体育教学中的直观感与新鲜感。随着对学生素质要求的提高,体能训练作为体育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创新体系势在必行。本文对体能训练在体育教育中的创新体系进行了探讨。

一、体能训练概述

1、概念。体能训练在体育教学中,以综合专项体育运动项目为主,在引导学生进行动作练习时,首先会进行科学负荷计算,确保学生在长期练习中能得到身体形态的改善,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各项身体机能和器官,促进学生运动素质的有效提升。由此可见,在体育运动训练中,体能训练是重要内容之一,其同智能训练、心理等训练的结合,构成了完善的运动训练体系,积极加强对学生的体能训练,对促进学生体育技能的发展、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根本要求。①应合理安排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通常,体能训练可对学生综合运动素质进行全面培养,包括灵敏性、速度、力量、耐力及柔韧度等,通过完善的体能训练,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各个器官系统的机能,确保学生每一身体部位都能实现均衡发展;②结合学生实际实施差异化体能训练。体育教师在实际体能训练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运动项目特点等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科学划分专项体能训练及整体体能训练的比例,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③重运动素质训练。在实际开展体能训练过程中,运动素质训练作为重要内容之一不容忽视。要求体育教师结合学情及各个运动项目的可能性,确保学生在参与运动项目训练时能得到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发展。

二、体育教育中体能训练的重要意义

体育课程是素质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科学的进行体能训练不但能强健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和协调能力,而且可帮助学生提高身体器官、系统的免疫能力和环境的适应能力,还可塑造健美体形,所以体能训练在体育教育课程中非常重要。

三、体育教育现状

体育教学已在现代教育中得到重视与发展,主要是由于人们在生活水平上的变化,使人们开始重视起运动的重要性。所以,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就是改变其思维模式、综合素养,且健康体魄属于体育教学得以实施的基础,在教学中重视起体育教育后,其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等改革能得到很好的落实。直至现今,大家才意识到将体能训练深入在体育教学中的必要性。体育教学能经体能训练的形式改善学生的机体综合素质,并非只有以体育知识的讲解或传授可实现。学生健康情况还需改善,虽然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不仅缺少充分的睡眠时间,还没有很好地进行身体锻炼。另外,有一些学生已长时间形成“多吃、少运动”的个人习惯,进而增加了其产生肥胖的机率,他们对体育项目也缺少兴趣性,未利用充分的精力去完成体能训练内容。

四、体能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创新体系

1、发挥体育教师在体能训练中的作用。首先,在学生体能训练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讲解,让学生意识到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能训练过程中。其次,教师需严格规范学生动作,重视运动示范及运动注意事项的讲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体能训练。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体能训练理论及实践知识,进而满足学生体能训练的需求。同时,体育教师应在思想上重视体能训练,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特点及需求,针对性地设计体能训练计划。学校可配备专职的体能训练教师,让学生可接受更加专业化的体能训练。或每年定期组织体育老师学习与培训体能训练相关知识,提高体育教师体能训练专业能力。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能训练时,应精神饱满,感染学生,强化学生对体能训练的信心,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2、分割技巧训练及体能训练。结合当前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随着教

学思想观念的更新,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做出了较大的改变,但体能训练的开展依然比较形式化,无实际效果。在发达国家,对学生开展的体能训练会以专业的形式开展,如篮球训练等。其中,将技巧训练及体能训练进行了分割。教师会根据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能训练,以便学生有扎实的体育基础。此外,还为学生预留了大量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产生更多的参与热情,如开展体育社团活动,配置不同项目的专业教师等。

3、端正训练态度,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在体能训练前,老师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告诉学生体能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训练成果的显现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的长期坚持,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锻炼目标。这样做有利于使学生建立长期的锻炼计划,且对体能训练能有正确的认知,避免出现由于看不到训练效果而中途放弃训练的现象。另外,老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时,一定要根据课堂时间、学生身体素质等因素合理安排训练内容,确保学生能得到最佳的训练,在学生对当前的训练内容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后,老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加适合其当前需要的训练策略,对学生不能很好完成训练内容的情况,老师要仔细查找原因,在确定当前训练内容对这些学生来讲确实存在困难时,应及时变更教学策略,降低训练难度,实施循序渐进的训练。

4、创新体能训练方法。对体育教学体能训练方法不能只依靠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体育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是必须完成的,但在此前提下,教师可对体能训练的项目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创新。例如在实际教学中将团队合作体能训练项目穿插在教学内容中,学生通过相互协作,达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提高团队协作精神的目的。体能训练项目中的常规训练内容为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及柔韧素质训练等。运动技巧与体能训练均要在课堂上进行,教师对学生的训练应做到劳逸结合,在安排一定强度的训练后,需给学生适当的放松时间,使学生不至于对训练产生逆反心理。例如针对足球课而言,可首先将新的带球技巧传授给学生,并在学生强化练习期间巩固一下力量和速度练习,然后将新技巧与体能训练结合起来,做快速传球和带球来回跑等练习,在此期间对每位同学的体能训练均有一定的要求,两位学生还可适当相互配合。通过这种创新的体育训练模式,以实现体能训练效果。

5、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新课程改革后的新型教学理念中明确的提出了学生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即学校和教师必须要在最大限度上给与学生学习自主权,需知执教者在教学中的准确定位是教育引导者和教育辅助者,因此,在学校教学体系中必须充分尊重体育教学和体能训练教学,尤其是进行具体的体能项目教学时必须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例如,在开展一项体育体能项目训练前,必须要对全班学生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盘查,是否学生对上述训练项目不感兴趣、有困难或存在心理障碍等。另外,还应灵活的运用一些高效且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努力尝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和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喜欢上体能训练,进而使其能从主观意愿上去学习。

参考文献:

[1]张望春.体能训练在体育教育中的创新体系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27).

[2]杨磊.基于体能训练在体育教育中的创新体系分析[J].文体世界,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