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传统课堂的板演——让教学更深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1
/ 2

注重传统课堂的板演——让教学更深刻

张晓春

宁波市五乡 中学

摘要:信息化教学的不断推进,导致各方面信息汇总的速度加快,教师能传递更多的知识,同时学生也能更快的接受到更多的包罗万象的信息。事实上知识点快速呈现导致了学生只是起到一个接收器的作用,并不能很好的消化这些知识点。所以教师板书提炼的内容就显的及其重要,在板演过程中内容的徐徐呈现,能给学生思考和消化的时间,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点精的一笔。本文以元素化合物板书为例,说明教师用粉笔板演能让教学更加深刻。

关键词:板书的前世今生;元素化合物教学;多媒体下板演的感悟

一、板书的前世今生

板书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用粉笔在黑板上书写与教学有关的文字、符号、图表等信息,是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交流的课堂教学结果。关于板书的定义可追溯至20世纪初。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规定“应备黑板”;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我国传统的个别教学形式改为班级教学形式,此时黑板就开始投入使用[1]

90年代以前,老师都是一根粉笔,一块黑板。教师用满满一黑板的字传递着知识点,看着教师黑板上的知识点学生疯狂的在笔记本上记录,一节课上完,书本的重要知识点都会在黑板上呈现,一写一擦教师带着满满的粉笔灰离开讲台。

2000年以后,信息媒体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教室内出现了投影机,教师的办公桌上出现了电脑,office被广泛使用,我们的教室也出现了一种叫PPT的软件,可以快速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编辑、整改,拿到教室里进行讲课。还可以进行视频播放,进行知识点的立体板演,这些都是板书所不具备的功能。

到现在2021年,很多发达地区兴起了平板教学,学生人手一个平板上课,教师事先准备的PPT,课堂内的练习都可以轻松展现,并可以保存在学生的平板上。这样一来,教师的板书好像变的不是那么重要了,并且写的东西学生都能从平板上找到。经过的这么多年的发展,教师的板书从整整一黑板,变成了半块黑板,到现在甚至都出现了不需要板书的趋势。

板书真的没有用武之地了吗?这个问题和很多教师交流过,答案是否定的。一节优秀的课堂,势必要突出重点,给学生留下记忆犹新的内容,这些恰恰是教师在板演过程中体现的。

二、板书案例——钠及其化合物教学

1.设计思路:遵循位 构 性实验得出结论

这个采用的是图片导入法能得出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是:具有金属光泽,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等。这个内容书本划下就行,不需要花精力去板演。

从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该电子很容易失去,因此,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表现出很强的还原性。

金属钠取用的视频中同学们可以观察到金属钠的表皮切割后会露出里面内层的金属,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但是新切开的钠的光亮表面很快变暗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金属钠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形成一层白色的膜,这层白色的膜是一种新的物质:氧化钠。通过实验,同学们观察到该实验现象非常明显,金属钠放在坩埚中,受热先融化成小球,这也说明金属钠熔点比较低,然后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最终金属钠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这种淡黄色固体生成物是什么呢?这种淡黄色的固体叫做过氧化钠,依据实验现象写出方程式:金属钠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过氧化钠。通过以上钠在空气中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发生不同的反应,可以得出结论:钠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现象不同,产物也不同。

钠化合物教学:观看两种固体的图片,左边是碳酸钠,一种白色粉末,右侧图片是碳酸氢钠,白色的细小晶体,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实验中,我们发现等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盐酸反应,反应的速度是有区别的,碳酸氢钠反应更快,更剧烈。这是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再和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列表继续总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和二氧化碳反应,和氢氧化钙的反应。比较两种物质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精彩的实验展示,精彩的投影视频,繁华过后需要留下精华,也是我们化学最核心的东西,物质之间的转化和方程式的书写。这些必须靠教师板书一笔一划的书写在黑板上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理,才能给学生思考和消化的实验。

2.元素化合物类型的板书构思

教师板书的目的不仅仅是呈现,更多的是串联、美化、方便学生记忆和理解。所以在元素化合物学习中我们能创造出很多很优美的板书:

604986302e35d_html_af66d9332d009e0f.png

物质之间的联系用箭头的方式呈现一目了然,并且在板演的过程中既有学生的思考也有知识点之间的互动,在辅助方程式的方法去让学生深化。既有了时间也有空间,再这种熏陶下能让学生更快的掌握知识点,并能灵活的应用。

三、多媒体下板演的感悟

传统的板演一般是教师按照教材纲目一步步地将主干知识复制在黑板上,这种教科书般的板书虽适用范围广,也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不少成果,但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它的作用基本上PPT等取代。所以我们需要尝试新的板演技巧,不拘传统,灵活多样,留有空白,富于想象,增加对比,加深记忆

[2]

总之,上课用黑板演示这一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在新高考背景下不应被淡化,它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作为一个化学老师,我们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充分重视发挥板书教学的桥梁作用,在板书设计时应灵活多样,富于想象,更好地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志云.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板书设计研究 2015

[2]成则丰. 浅谈板书设计对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