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让课堂“活”起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2
/ 2

尝试,让课堂“活”起来

莫维凤

广西省河池市金城江区东江镇永康逸夫中心小学 547004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通过对邱学华老师的数学尝试教学法的认知,提出几点看法,尝试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的融洽活跃起来,也提高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尝试;教学法;课堂

一、前言

从2015年9月初次接触邱学华老师的数学尝试教学法,到现在已经整整5年了。期间,有幸在金城江区第三小学现场观摩邱学华老师的课,在他的课堂上学生是真正的主人,可以感受到学生在邱老师的课堂上是主动的、积极的,学习需求是由内心自发的。80岁高龄的邱学华老师和学生之间就像朋友一样探讨新知共同纠错进步,课堂中有新旧知识的碰撞,有化新为旧的知识迁移,有不同思路看法的辩论,课堂氛围轻松融洽,这正是我们多年来孜孜以求的理想课堂。

二、现状

最近在读《邱学华论尝试教育》一书,书中邱老师在中学任教的经历,让我想起了自己在中学时读书的经历。初二时,我的近视已经蛮严重了,就是坐在第三桌,黑板上比较大的字,看上去都比较模糊了,这严重的影响了我的听课效果,但是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很难配一副好的眼镜,再加上个子较高,班级人数多,时常坐在教室后排,成绩下降得特别厉害。 为了不让自己成绩下降,我都是自己先看例题,然后写课后练习,不会再看例题,实在不理解的就等到上课时认真听老师讲解,没想到这样做以后自己的成绩不降反升,上课时有了自己学习的目标,更善于学了。我想我也是尝试教学法的受益者了。 这学期恰巧听了两节不同的教学方法的课,其中一节是一位老教师以传统的讲解法授课,另一节是一位年轻教师以尝试教学法授课,其中感想颇多,深深感受到尝试教学法在数学课堂上的魅力。

三、尝试让课堂“活”起来相关措施

老教师上的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6单元小数加减法(课本第72页例1),年轻教师上的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7单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课本第96页例1)。两处教学内容都是以整数加减法计算知识为基础,都是小数加减法,例题呈现的形式也相同,都通过购物并提出两个物品价钱和差的问题,列出算式,并引导学生列竖式计算,渗透算理;不同的是,三年级的内容是一位小数加减法,四年级是两位小数加减法,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三年级小数加减法的基础,而三年级是初次接触。老教师的授课步骤是:复习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和法则--出示例题--列出算式--讲授竖式计算方法--学生板演(下面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小结小数加减法注意的问题。年轻教师的授课步骤是:复习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和法则--出示尝试题--学生汇报计算情况--学生自学课本例1--检查自学情况--回顾尝试题---课堂练习---小结小数加减法注意的问题。从授课情况看,老教师的课很平顺安静,学生练习错误也较少,书写也较规范,但是计算课核心的算理学生并没有掌握,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课堂中学生没有思考发言的机会,没有新旧知识更替的质疑冲突,缺少了主动学习的勃勃生气。年轻教师的课,有学生出错,有辩论,但是学生获得了思考、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特别是在对小数点要对齐这一点上,学生有疑惑有反思,学生对于计算的核心算理相同数位对齐,实际上是相同数量单位相加减理解透彻。在年轻教师的课堂上主要有以下三点让我感受到课堂的“活”。

1.内心是“活”的。“请不要告诉我,让我先试一试。”这是邱学华老师尝试教学法中用学生的口气提出的一句话,让我们不要把现存的结论告诉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试一试”。本节课中老师在学生掌握整数竖式计算的方法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竖式计算2.1+1.5= 2.9-1.4=,大部分学生能正确书写,有部分学生不敢下笔,老师展示学生作业后,“我们还没学过小数加减法呢,这些同学就会写了,学习能力真强。”这样表扬了能正确书写竖式计算的学生,学生很有成功感,接着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写呢?不这样写可以吗?这个时候学生答不上来,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是呀,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写呢?学生的内心被激活了,要去找到这个原因,老师适时提出自学要求,让学生自学课本96页例1。这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高涨的,让学生先试一试更能激活学生内心的探究欲望。

2.思维是“活”的。“尝试可以成功,也允许失败。”但是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对学生有促进作用。尝试成功了说明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能够学会,失败了也不可怕,上课时再有针对性的听课。本节课中,在讨论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时,学生有很多自己看法的发言,有的说整数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小数计算应该也一样;有的说小数点对齐了才能让整数和整数相加减,小数和小数相加减;还有的结合例题说只有小数点对齐了,才能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从学生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对于小数点要对齐的计算法则给予了不同的合理解释。就是在这样的阐述和辩论中,逐渐得出一个结论,小数点对齐是为了保证相同计数单位能够进行相加减的算理,学生就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觉,学生的知识积累是在不断探究不断深化过程中生成的,知识是鲜活的,是努力思考得来的。

3.师生、生生关系变“活”了。尝试让课堂的单一师讲生听的模式转化为师生、生生互动学习的模式。学生尝试成功了,可以把经验同老师、同学分享,学生尝试失败了,可以向老师、同学请教,老师发现学生出错了,可以讲解,学生看法不同还可以适当辩论,各抒己见,理越辨越明。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真正做课堂的主人。

四、结论

总而言之,做到做不到,试一试就知道。有尝试才能有发现,有发现才能有创新。尝试教学法在数学课堂中的魅力是它能激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尝试中获得尝试成功的自信和探究未知的挑战精神,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导,让课堂“活”起来。


604ae136e0242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