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全科教师政策的认识和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3
/ 2

小学教育全科教师政策的认识和思考

石玉莲 肖梦蝶 向静


摘要:根据网上查到的资料,还有从一线教师反馈回来的消息,我市农村小学教师的数量供不应求,而且在编教师非常缺乏,教师的专业结构不合理,大多数是数学和语文专业的教师,这些教师还会同时兼任数职,比如教英语、美术、体育和思想品德等等。而且基本上都是“一师一班”,一位教师包揽一个班级的全部课程,由于教师的专业能力有限,教育的质量与主城相比普遍不高。由于音体美专业教师的缺乏,农村的音乐,体育和美术课,基本都是“虚设”,课表上有,但实际上是语文或教学等课程,素质教育在农村小学推进困难。由此国家推出“全科教师”政策。

关键词:全科教师、政策

国家推出“全科教师”这个政策,就是希望培养更多的优质教师,并输送到农村,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学生入学后与县(市)人民政府(报考的设岗县、市)和培养高校签订正式的定向培养就业协议,承诺毕业后到乡村教学点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间不少于6年。全科教师是专门为农村教学点培养能够承担多门学科教学任务的教师。相对于普通小学教师的培养而言,全科教师采取高校与优质小学联合培养的新机制,采用“通识基础课程、学科教育课程、教师专业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学生能够贯彻素质教育、适应新课改、具有“一专多能”的全科教学能力,以适应农村教学点教学工作的需要。而这样就从制度上保障农村小学教师的培养质量,并且在毕业后在农村工作6年不流动,也保证了农村小学教师就业岗位的数量。被录取的全科教师在学习期间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即:免学费、免住宿费,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费。在校学习期间,享有同其他全日制在校生同样的政策。这是给了被录取的全科教师物质保障,这样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这个专业,为农村教师吸引更多优质教师资源。这些政策不仅能使农村小学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能让一批优秀的农村小学教师能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经过调查全科生大多是因为全科教师的补贴政策而选择它的,还有一部分是因为觉得有编制岗位,觉得就业稳定而选择的。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教师这个职业要求“爱职业,爱学生”,那么到底有多少人是因为“爱”教师这个职业而选择它的呢?虽然我们的政策要求毕业后必须要6年待在农村,但是,由于农村小学教师各方面待遇或条件不如城市的教师,6年之后留下来的教师又能有多少呢?而且,由于对这个职业没有什么“爱和热情”,又有多少学生会成为真正的“优质教师”呢?这样的教师,能给学生带来好的教育吗?在岗位上或许也是浑浑噩噩的混日子吧。但是我们身边也有同学在学习了解教师这个职业后爱上了这份职业。

根据各种社会热点和现象,我们发现,教师这个群体还是需要更多的关注,其实关注“小学全科教师”也是在关注“农村教师”。在农村地区,很多农村教师没有编制,就业没有保障,而“小学全科教师”是有编制,有就业岗位的农村小学教师,而且国家政策也提出给农村教师各种生活补贴或优惠政策,但是从社会现象里面也发现,这些优惠政策很难落实,很多农村小学教师工资低,生活没有保障,有些教师由于没有编制或因为学校的“撤、并”失业,但是由于热爱教育,每天走很远去教学点上课。这样的老师完全是靠着自己对教育的热爱而坚持下去的,但是没有物质的支持,没有政策的帮助,又能坚持多久呢?上面提到的老师每天自费走很远去教学点上课,我在思考,因为我们都是去农村教学,但是我要去的区县,并不是我自己的家所在的区县,如果以后我去了我的区县教书,那么我的住宿等等各方面都有问题,国家或学校对我们这么一群人的居住问题等等有没有政策安排呢?如果本来就是当地区县的,但是学校和家离得太远,每天的路费等等有没有补贴呢?或许我们想的太美了,但是不得不说,这对于我们的家庭来说,确实是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去到定向区县,住宿就是租房子,不考虑其他的,一租就是6年加上我每天的车费钱,一个月的工资是否够呢?如果大多数人都是这种情况,而且在这6年中,都得不到物质上的支持,那么6年后又有多少人能坚持留下呢?大家都在6年后离开,那么这个政策就只能暂时解决农村小学缺教师的问题,而不能长期解决农村缺教师的问题。

2020年的两会期间,对于教师的待遇的话题,也一直保持热度,有人提出将我们这种“免费师范生”若违约,便纳入诚信档案中,这个话题在网上得到了热烈关注,但是其实,在我们的培养方案里面,早就有这一条了,提出这个话题的人,明显不了解政策,下面的评论里,有些人不知道前因后果,认为“免费师范生”拿了国家的优惠,只支教6年太短了,就应该“终生”教书,还有的认为教师的工资很高了,不必再涨了,此话一出,有很多真正的教师晒出自己的并不高的工资,还有的人义愤填膺,觉得这是道德绑架。纳入诚信档案是板上钉钉的事,但不知情人士们的评价的确让我们这些“免费师范生”觉得心里不适,因为从小接触教师这个职业,教师的工资的确不高,根据调查,很多农村老师都表示,只是“饿不死”罢了,这些人里面甚至还有大学的教师。连城市的教师,大学的教师工资都不高,那么在农村地区,工资水平和待遇都比不上城市,那么他(她)们的工资又有多少,这一点似乎一直在提,但是却也一直没有得出结论。而且到现在为止,还有许多人认为教师的工资“奇高”(认为要补课收补课费),动辄就上万一个月,体现出大多数人对教师工资的误解以及国家对教育的不够重视,人们才会对教师职业有误解。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城一中副校长刘秀云2020年两会期间带来了关于改革优化农村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议。她提出,要建立农村教师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加快农村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在加强薄弱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中,提高农村教师福利待遇非常重要。刘秀云建议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激励机制,落实好乡村教师补助政策和农村教师住房保障机制,真正提升农村教师的职业获得感、认同感和归属感。教育部也提出:解决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问题,引导教师安心从教。从这些其实也可以看出,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重视农村教师,但是到底什么时候落实政策,落实到什么程度,我们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作为一个小学教育全科教师,也是未来的农村小学教师,国家培养了我们,希望我们给农村带去更多的教育资源,而我们也希望国家能够落实农村教师的优惠补贴政策,让我们安心从教。

参考文献:

《关于重庆市首届小学全科教师职业价值认同状况的调查研究——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为例》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业认同研究》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专业认同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