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要性及具体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3
/ 2

浅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要性及具体对策

袁云珍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同民镇中学 564619

摘要:语文是学生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使得语文学科中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认识到了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加强对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视。语文教师可以从课堂导入环节精心设计,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印象,还可以设计具有导向性的问题,给学生的学习指引方向。本文即从课堂导入、构建情境和导向问题三个方面出发,对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要性及具体对策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对策

进入初中阶段的学习之后,除了学科数量增加之外,各个学科的难度也有提升,语文学科中的知识也深入不少,让很多学生感到不适应。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以教授学生识字为主不同,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内容更加全面,其中以基础知识为代表,这部分的内容穿插在整个语文教材中,涉及到很多教学内容,需要学生用心总结和分析,因此,有着不小的学习难度。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的思维,认识到开展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要性,并在科学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制定具体的教学对策,确保学生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任务。

一、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要性

1.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

基础知识包含内容较多,最基础的有汉字的读音、拼写等,进入初中阶段的学习之后,主要学习的基础知识内容变成了表达方式、表达手法、修辞手法等。这些基础知识体现在具体的文章中,需要学生通过不断阅读才能掌握,这些也是学生进行写作必备的基础知识。如果学生对语文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那么,在进行作文写作的时候,学生的文章就会出现逻辑混乱等情况[1]。所以,语文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必须要掌握的。

2.基础知识会影响学生的能力发展

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熟练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学生往往能够轻车熟路完成学习任务,反观对基础知识不熟悉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总犹如摸着石头过河,对文章的理解也仅仅是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特别是在写作的时候,学生写作能力不高,语文基础知识运用不熟练,作文的内容匮乏,语句不通顺,严重降低了作文的质量。由此可以看出,语文的基础知识会在一定的程度影响学生的能力发展,也是必须要重视对语文基础知识开展教学的原因之一。

3.基础知识能够帮助学生适应生活

进入初中阶段的学习之后,学生正处于心思敏感的青春期,对外界的反应都比较大,一点挫折就可能会使学生一蹶不振,让学生的学习状态跌落谷底。初中阶段的语文知识难度增加,学生学习时会比较吃力,部分学生在努力一段时间之后没有看到成果就会选择放弃。掌握基础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完成语文的学习任务,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面对初中的生活时更加从容。

二、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对策

1.重视课堂导入环节

语文的基础知识难度普遍较大,而且不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只单纯给学生讲解基础知识的话,会增加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迷惑,使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更加找不到方向。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基础教学时,要转变教学的思维,增加对课堂导入环节的重视,在导入环节精心设计,借助讲述故事等方法营造出趣味化的氛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对正式教学的开展有积极的作用。

例如,以《黄河颂》为例,教师要转变教学的思维,重视课堂的导入环节,从课堂一开始就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对于我们来说意义非凡,自古以来很多围绕黄河创作了很多的作品,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近代的作品,在正式开始学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背后的故事吧。”我给学生讲述故事: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壶口渡过黄河,到达了吕梁。在途中亲身经历了黄河的急流,亲眼看到了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使他深受感触,在之后的过程中酝酿写作,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组诗,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选自其中。故事讲完之后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积极的状态深入到学习中,经过认真学习掌握了其中运用的象征手法等语文基础知识。

2.构建相应教学情境

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现代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处的教学环境一成不变,在固定的教室中学习各个学科的知识,这对学生的学习是不利的,有可能在教授语文的过程中,学生还在思考其它学科的知识,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下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鉴于此,在现代化的语文课堂中,开展基础知识教学时,教师要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基础知识中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生活情境中感悟语文基础知识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快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

[2]

例如,以《望岳》为例,教师可以结合生活,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体会。我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出泰山的相关的图片,构建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其中,产生了真实的体验。之后我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结合实际的生活景象分析古诗,发现了其中运用抒情、借物抒情等手法,对其中包含的语文基础知识有了较为真实的感受,结合实际生活,很快便掌握了语文基础知识。

3.设计合理导向问题

问题教学法一直以来就在课堂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问题教学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主要途径,虽然在现代化的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联系的渠道增多,但是问题教学法仍然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现代化的课堂中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难度较大,不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为了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以设计具有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学生将问题作为学习的方向,能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例如,以《伟大的悲剧》为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设计合理的导向性问题,给学生指出学习的方向。在课堂中,我对学生说:“同学们,自古以来人来就对地球充满了遐想,对地球的探索也从未停止,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在这里发生了一场悲剧,下面我们来通过学习了解一下吧。”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在完成阅读之后,对文章的理解还不够细致,我给学生提出问题:“本文主要写人,但是在其中也描写了很多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吗?”学生以我提出的问题为探究的方向,重新审视文章中的内容,掌握了其中的语文基础知识。

三、总结

总之,语文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必须要掌握的,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还会影响学生的能力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创新,重视课堂的导入环节,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还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设计合理的导向性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熟练掌握语文基础知识。

参考文献:

[1]高蓓蓓.试谈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0(A5):31-32.

[2]马继艳.浅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J].新课程,2020(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