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感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5
/ 2

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感悟

张舰文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今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我认识到党员同志需要认真学党史,以新面貌迎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之后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著《论中国共产党历史》。这本书目前已全部读完,有很多收获和感悟。现在根据书的目录顺序,以此进行梳理。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作了重要讲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总书记讲道“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读到这里,我顿时感觉激励人心,信心倍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我们的民族近代以后遭受了重大的苦难,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不断奋起抗争。总书记讲道“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总书记还讲道“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宏伟蓝图一定能变为现实。

二〇一四年五月三十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作了重要讲话《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总书记勉励小学生“心有榜样,就是要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美好事物,在学习中养成好的思想品德追求。”回想起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门课就叫做“思想品德”,课堂上老师会给我们讲述榜样和英雄的例子,让我们从小梳理端正的思想品德。对于每个人来说,幼年时期就好比一棵树的幼苗,幼苗端正了,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这里的端正指的就是思想上的正,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端正才能指导自己“身正”。总书记还介绍了一些少年英雄的电影,比如《红孩子》、《小兵张嘎》、《鸡毛信》、《英雄小八路》、《草原英雄小姐妹》等。我是党员,也是母亲,我也要把总书记推荐给海淀区民族小学的影片介绍给我的孩子。除此之外,总书记还讲道“各行各业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包括航天英雄、奥运冠军、大科学家、劳动模范、青年志愿者”,这些人值得我自己学习,同时我也要给我的学生和孩子灌输向榜样学习的思想。

二〇一七年十月三十一日,习近平同志在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时做了重要讲话《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总书记把“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并号召我们大力弘扬这种精神。理解了“红船精神”,我再回到标题上,顿时感到非常有诗意。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觉得它很打动人心。在工作上,不管自己教了多少学生,其中的过程就是来时的路。来时的路有时曲折有时顺畅,但我们都不能忘记初心。作为教育工作者,我的初心是成为大学生的引路人,因此每一届学生都要向第一届学生那样充满热情,对学生高度负责,认真备课,真诚对待学生,对学生的未来满怀希望,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道德情操奉献给每一堂课,让自己在教育事业中越走越远。

二〇一九年四月十七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里谈到“重庆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我联想到自己小学、中学、大学,乃至工作后,屡屡到渣滓洞、白公馆进行参观学习,看到众多被关押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等各种酷刑折磨下,宁死不屈,深深地感受到共产党人的“红岩精神”。在《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章节里,总书记举例谈到“永不叛党的江竹筠”,恰好我在“学习强国”平台学到今年5月24日来自新华社的文章“江竹筠:坚贞不屈的巾帼英雄”。提到“江姐”,大家都很熟悉,但少有人记得她的名字——江竹筠。1920年,大山铺镇江家湾见证了江竹筠的诞生。小时候江竹筠生活贫困,但成绩出众。之后她先后进入重庆南岸中学、中国公学附中、中华职业学校和四川大学学习。江竹筠同志在初中时期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华职业学校学期期间担任了该校地下党组织负责人。1945年,江竹筠与时任重庆市委领导人之一的彭咏梧结婚,并协助丈夫工作,同志们亲切地称呼她为“江姐”。1948年,彭咏梧在组织武装暴动时不幸牺牲。江竹筠强忍悲痛,接替了丈夫的工作。1948年6月,由于叛徒出卖,江竹筠不行在重庆万县被捕,被关押在渣滓洞监狱。国民党特务用尽酷刑,甚至残酷地将竹签钉进她的十指。江竹筠始终坚贞不屈,她说“独行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1949年11月14日,在重庆解放前夕,江竹筠同志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渣滓洞监狱,年仅29岁。新中国成立后,江竹筠同志的事迹被脱险的狱友写进了小说,又陆续被搬上舞台和荧幕。她的坚强意志和对共产党的信仰值得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员学习。

二〇一九年四月三十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首先总书记回顾了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然后总书记赞扬中国青年道“实践充分证明,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继而总书记对青年朋友们提出了号召“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热爱伟大祖国。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用于砥砺奋斗。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接下来总书记举了很多青年英杰的例子,比如中共一大召开时毛泽东是二十八岁,周恩来参加中国共产党时是二十三岁,邓小平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时是十八岁,刘胡兰牺牲时是十五岁,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是三十三岁。这些例子我认为可以很好地用在课堂上,作为课程思政元素,把它和知识点巧妙地相结合。我们的学生是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作为教师,要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相信我们的青年会在未来创造更好的成绩。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历史》非常必要,且让人收获很多。阅读一遍是最基本的,在理解的基础上我认为有必要再次阅读,并且在以后的工作中多次查阅,把学习到的内容结合进课堂思政里,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