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科学视域下高校网络空间治理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7
/ 2

系统科学视域下高校网络空间治理探析

娄梦洁 宋绪旭 梁思秀

山东英才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4


摘要:2019年12月出台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以下简称《治理规定》),从制度层面为加强网络治理、营造网络生态提供了遵循。作为社会网络在高校的延伸,高校网络不但是青年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空间,而且还承担着传承创新传播先进网络文化的重要使命。同时,互联网已然成为各类社会思潮的集散地和舆论思想交锋的最前沿,不同思想意识交相激荡,高校网络正处于这种斗争的“最中心”,也愈发成为新常态下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场域。加强高校网络空间治理,提供“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的精神家园,既是新时代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然选择。高校网络空间治理,无论是组成结构还是要素间关系,抑或是治理目标和信息能流传递特征,都彰显出系统性的治理思维。以系统科学审视高校网络空间治理工作,有助于全方位、立体式把握高校网络空间内各要素的合理配置,促进高校网络空间治理效能优化提升,对当前和未来提升高校网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系统科学;高校;网络空间治理;

引言

在新媒体时代,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传播方式的巨大改变、网民规模的持续扩张,网络社会大规模崛起。超过9.4亿的中国网民活动于其中的网络空间,已经不能被称为虚拟空间,而是“形式上脱域、内容十分现实”的社会场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高校师生是广大网民中的中坚力量和网络意见领袖中的主力群体,因此高校网络空间的治理水平对我国整体网络空间的净化具有重要影响。深入了解高校师生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特点,有助于我们把握高校网络空间治理的基本态势。

一、高校网络空间治理的系统特征

  1. 主流思想巩固与负面影响凸显并存

部分调研成果表明,当前高校网络空间整体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势,“大部分学生能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引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在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中的地位不断巩固。但是应该注意到,网络空间在拓展意识形态阵地、创新工作手段的同时,也为治理提出了严峻挑战。“泛娱乐化”“碎片化”等不良网络习惯和“去意识形态化”“去权威性”等网络思潮正不断侵蚀改变着高校网络生态空间,表现为:第一,快餐文化削弱了政治理想。青年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不良思维习惯的影响。快餐文化以功利性为目标,通过过渡娱乐、低俗审美挤占思想、政治、民生类新闻的存在空间,用浅显、低俗的媚俗文化迎合师生群体,极易混淆大学生的价值追求;第二,碎片化信息影响身心发展。未经筛选的海量碎片信息进入高校网络空间,分散了青年学生的学习精力,使其在低成本的刺激中获得高愉悦度的感官回报,丧失了对学习效率、系统思考、逻辑思维的追求,呈现出信仰娱乐化、审美庸俗化、价值享乐化的倾向,此外还带来视力疲劳、身体素质下降等现实问题;第三,互联网力求打破固化的身份藩篱和言论自由的时空边界,进而以所谓的理论争鸣掩盖意识形态冲突,表现出对抗性的意识形态斗争。青年学生由于成长阶段和认知限制,容易被简单麻痹甚至产生同情心理,也难于在隐蔽网络空间中辨别敌我界限,给别有用心之人提供可乘之机。

  1. 教师与学生深度参与网络生活

上网时长可以直观体现教师与学生两类行为主体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和使用情况,同时也能在一定层面上反映网络对师生的影响状况。调查数据显示,随着网络便捷度和自由度的不断提高,近年来高校师生在网络中均投入大量时间,其中学生上网时长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大多数学生能够合理控制上网时长,每日上网时长在7小时以下的比例最高,为66%。而通常观念里生源地所在区域、家庭类型、父母亲职业类型等因素对学生上网时长方面的影响并不显著。可以说,与成长背景相比,自然因素和教育因素对学生上网时长的影响更大。相比之下,约有半数教师的每日上网时长在8至13小时之间,这应该是与教师现代化办公的趋势有较大相关性。大多数教师会选择通过网络渠道发送通知、传授知识、回复信息等等。这种时间和精力投入,可以让教师通过网络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更细致地引导学生思想健康发展。

二、高校网络空间治理的系统优化

(一)打造网络意识形态教育与引导机制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与引导是防范意识形态风险的中心环节。做好日常性的教育与引导是增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传播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抵御网络领导力弱化、网络多元思潮传播、网络消极文化扩散所造成的意识形态风险的重要方法。高校要探索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常态化机制,将意识形态教育与引导融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建设中,创新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话语、内容和渠道,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的引领力。从话语上看,要采用师生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高校要通过网络思政课程、网络主题宣讲、网络主题展览等多种形式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创新话语表达方式,挖掘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典型师生人物的思政教育价值,增强意识形态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内容上看,要加大对师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在教育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要增强师生对媒介内容的鉴别能力,培养批判性的思维,使师生免受网络媒介中所传播的消极文化、错误观念的负面影响。从渠道上看,高校要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媒体阵地建设,打造深受师生喜爱的网络传播平台,构建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矩阵,培养网络意见领袖,利用新媒体矩阵和网络意见领袖的力量加大主流意识形态的日常教育和引导。

(二)创新技术,夯实基础

在技术层面,要做到因时而进、应势而动,把握管理权。一是形成预警机制,筑起“烽火台”。高校应应势而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态势进行常态化监测,形成一个完善的预警机制。建立网络信息员制度,定期研判分析汇报网络意识形态舆论倾向,防微杜渐。二是提升信息技术,树起“防火墙”。高校应构建完善的网络信息内容分级体系,并建立与各个等级相配套的疏导和过滤策略,坚决果断运用技术和法律等手段将其过滤,将不良信息拒之门外。三是利用好大数据,摆好“龙门阵”。高校要利用大数据分析各大搜索引擎、门户网站、论坛、微博、即时交流软件,及时研判舆论,主动应对。网络中心要牢牢把握主阵地,加强正面引导,弘扬主旋律,大力培育红色网站和红色基因,利用网络媒介优势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同时组织力量联合“公知大V”“微博达人”主动出击。

结束语

高校网络空间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参与者多、覆盖面广、联系紧密、相互影响”的显著特点,同时也是新形势下做好高校人才培养等工作必须面对的问题。做好高校网络空间治理工作,必须以系统思维审视网络要素间关系,找准高校网络治理工作的重要难点。努力把高校网络空间建设成为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人”“助推器”,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策源地”“播种机”。

参考文献

[1]李坦楼,叶福林.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实践路径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1,40(07):125-128.

[2]贾蓉,胡振宇.系统科学视域下高校网络空间治理探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1(07):104-107.

[3]王静瑶.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21.

[4]王蒙蒙.网络空间治理视域中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优化[J].现代交际,2021(08):154-156.

[5]黄丽芬.大数据环境下高校网络空间安全治理策略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20(05):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