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0
/ 2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苏肇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大湾镇初级中学 广东省 肇庆市 526119

摘要:从古至今,学生的教育问题一直广受社会关注,语文作为初中课程的重要科目,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的重难点之一。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必须站在学生的视角去革新阅读教学方法,完善相应的阅读能力培养策略。从而确保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文首先论述影响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因素,进而从多角度阐述阅读教学中使用的培养策略。

关键字: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如果想要提升学生文学素养,推动学生成长的全面发展,那么提高阅读能力是必经之路。语文教师决定采用何种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极其重要,这将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产生直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启蒙发生在初中阶段,想要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一定要牢牢把握这个阶段和时机。培养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过程是极其漫长的,并且要求师生之间相互配合,不断学习改进,找寻正确且合适的阅读方法,锲而不舍,不畏艰难,才能更好的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如果初中语文教师想要制定正确且合适的阅读教法,则不能忽视新课标的改革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因素

在现阶段的初中教学,根据实际情况来说,即使一些教师越来越注重阅读教学的相关工作,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上也更加重视。但事实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会影响阅读教学,这些问题致使学生在提升语文阅读能力时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所以我们也必须分析探索了解限制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因素。

在教学思路的改进和创新方面,过于形式化的阅读教学思路对激发学生阅读热情会有负面影响,这导致学生对阅读无法产生兴趣和动力,进而限制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甚至限制学生掌握语文其他模块的知识。另外忽略培养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也会限制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方法方面,过于重视教授阅读理论知识,没有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也没有将课外阅读与其相结合,致使学生在阅读学习时感到枯燥无味,无法达到理想中的教学成果[1]

二、如何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一)活跃课堂氛围,提升阅读热情

初中生由于青春期激素的影响,易受情绪干扰,学习状态不稳定。因此教师需要及时关注到学生的变化。在传统模式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通过讲解语文教材知识去想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但这种模式下的教学会导致语文课堂学习气氛沉闷,学生会经常发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对语文知识学习的重视程度也会逐渐降低,进而严重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质量。如今在新课改环境下,教师先整改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活力,然后再改善教学内容[2]。比如教师在教授《北冥有鱼》时,教师课前播放《大鱼海棠》的影片片段,视频具有画面感且方便形象记忆,视频和教材内容相结合更容易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文学习参与感,然后课本阅读。教师采用分组的方式,一组读古文,一组读译文,阅读完成后,再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翻译,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对教材内容印象深刻,更能有效锻炼学生阅读能力。这种通过视频引入教学内容的模式更容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之后教师进行相应的阅读引导学习,使学生在课堂的情绪更加放松愉快,注意力也更加集中,课堂学习氛围浓厚且活跃[3]

  1. 个性化培养,提升阅读能力

依据如今的语文学科教学指标,进行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培养。如今的初中语文教材内容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因此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兴趣和发展方向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让学生在阅读时做到个性化理解,培养个性化阅读能力,从而促进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在教师教授杜甫的《望岳》这一古诗时,教师可以扮演一个点拨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激发学生探究思维,从中感受阅读古诗的乐趣。比如让学生分组,调动学生课内外的知识积累,比赛式的说出与山有关的古诗词。因为每位学生的文学积累度不同,兴趣点也相异,最终学生可以通过这个游戏比赛了解多种与山有关的诗词。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以诗人的视角去解读诗句、理解诗的意境。引导学生由词到句、由点到面的深入理解古诗主题思想,进而提升语文阅读能力[4]

  1. 自主化阅读,提高阅读效率

在新课改背景下,新的学生培养目标则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宏观的看,在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是有各自的思想氛围主题,每个单元的知识内容由浅及深,由简及繁。教师在教授单元知识前,先指引学生进行单元导语的阅读,使学生了解单元阅读目标,比如培养阅读能力的是哪部分内容,培养写作能力的是哪部分内容。在进行具体的文章阅读前,教师提出相应阅读目标,比如让学生阅读时找到文章主旨句,阅读完尝试总结中心思想。这样学生阅读时更有目的性,阅读时也会更认真。最后由教师提点学生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分析技巧,有目标的自主化阅读课本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阅读效率,进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自主化阅读提升学生阅读体验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阅读形式的变换调整,构建多种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在不同的模式下积累阅读经验,学习语文知识。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些篇幅较长的课文,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有很好的积极作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初中生的自主化阅读离不开教师引导,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会深刻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师生之间经常沟通,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教师的教育理念。比如学生学习朱自清《散步》这一文章时,教师可采用分组方式,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多个学生集思广益相互分享探讨,充分表达学习想法,分组式的自主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有很大的帮助[5]

(四)依据教材,延伸课外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虽然也包含很多中外著名的经典作品,但毕竟素材有限,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课外读物进行阅读,比如一些和教材文章故事背景、人物、作者相关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延伸从而达到高效阅读。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赛和组织活动的形式去呈现他们的阅读成果,进一步有效激发阅读热情。

比如当教师教授《出师表》这篇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课前阅读《三国演义》,让学生体验诸葛亮的人物性格,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促使学生在课上时更容易体会到主人公的情感态度[6]。如果教师在教学时以教材文本为出发点,指导学生延伸课外阅读,针对性的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深度理解课本内容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增加课外知识,从初中时期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结语:

总体来说,新课改的推行,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求语文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确保语文教学成果显著,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时,须明确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并不断革新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这样教师得以高效的完成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更好的提升,语文知识得以更好的掌握。

参考文献

[1]任智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 考试周刊,2020(A1):41-42.

[2]唐都新.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 中外交流,2019,26(42):284.

[3]胡平凡. 渗透方法加强指导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 考试周刊,2020(A0):29-30.

[4]何天存. 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2021(2):176-177.

[5]黄永兰,于静. 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3):663-664.

[6]董赢.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阅读能力策略研究[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20(10):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