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三步骤”教学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5
/ 2

“解决问题三步骤”教学策略探讨

覃恒亮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黄土小学 , 广西柳州 545300


内容摘要: 数学老师解决问题教学模式和教学要求不同,在转接班时师生会有一个较长的磨合适应期。如果对教材呈现出“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的三个教学步骤,整理出一个规范的教学要求和流程,就可以解决“怎么教”和“怎么学”的问题,也避免转接班磨合的问题。同时更好的落实课标“四能”培养。

关键词:“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四能“发现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提出问题能力”

正文:

由于各数学老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同,教学的模式各异,会出现转接班时师生要有一个较长的磨合适应期,耽误了时间,降低了教学效率。特别是解决问题方面总是启而不发,如果能找到一个适用于整个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就可以解决以上的问题了。据此我翻看了所有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解决问题例题,发现解决问题的例题教材都呈现出“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三个教学步骤。以下我就针对三个步骤依次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操作。

一、阅读与理解。

“阅读与理解”这个环节是要求学生要能从题目中找出关键的信息与问题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那么要解决问题的题型有哪些,我们如何进行教学操作呢?

  1. 这是文字呈现的解决问题。

如:“库房里48台冰箱,一辆货车一次送4台每天送2次这些冰箱多少天能够送完?

这类题目我们读题时通常的做法是圈一圈、画一画,标出信息和问题,然后让学生对照标好的的题目说一说:题目告诉我们什么?要求什么?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对题目重要信息与问题的准确把握。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培养他们严谨细致的良好作业习惯。

  1. 第二类是图形呈现的解决问题。


这类题目我们首先要教会孩子图中符号的含义。要让孩子们根据图像与符号含义的串联把这样的题目用文字语言读出来的。读图的方法是:先读已知信息,如果有总数的先读总数,再读部分数,最后读问题。读下来后大家会发现,他已经变成了文字应用题了。

以上“解决问题”呈现的方式体现了数学的三种语言: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教学过程中要训练孩子们必须熟练转换三种数学语言。能转换这三种数学语言,数学问题也就解决了。

二、分析与解答

“分析与解答”是要求孩子们找到数量与数量之间、数量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并根据这些联系找到问题的答案。“分析与解答”是解决问题中最最重要的环节,所以我把这个环节分为两个部分来解读。

(一)如何分析

那么找到了题目中的重要数量信息和要求的问题,又从何处着手去分析呢?通常我会用以下三种分析方法:

  1. 第一种方法是从条件入手“由因索果”。

就是根据条件中两个相关的数学信息就可以推算出一个新的数学信息。再根据这个信息,与另外一个信息之间的关系推上出另一个信息,从而逐步找到问题的答案。

  1. 第二种方法就是从问题着手“由果寻因”。

这种分析方法是要思考。“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什么必要条件”?就从已知信息中寻找这样的已知条件去解决问题。也就是分析问题与哪个数学信息有关系,从而逐步找到已知的信息来解决问题。例如:“一个大棚480㎡,其中一半种各种萝卜,红萝卜占萝卜地的1/4。红萝卜地有多少平方米?”这道题要求红萝卜地的面积,其实就是求萝卜地的1/4是多少?和萝卜地的面积就是大棚面积的1/2。所以先要求出大棚地的1/2是多少?算式是480×1/2。这一种“由果寻因”分析方法是高年级孩子比较常用的逆向思维分析方法。

  1. 第三种分析方法是从等量关系着手。

在题目信息中找到有等量关系的句子列出等量关系。将数字和符号代入等量关系中从而解决问题。例如五年级用方程解决问题中的“足球上有白色皮和黑色的皮。白色皮共有20块。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黑色皮有多少块?”这个例题中“白色皮共有20块,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 这句话可以转换成一个等量关系。“黑色皮数量×2-4块=白色皮数量”因为白橡皮比黑橡皮的2倍少4块。那么黑皮的2倍减掉4块就和白橡皮一样多了。把未知的黑色皮数量解设为x块。带入等量关系就可以列出方程:2X – 4=20。往往等量关系是可以在题目中画出来的。如:“白色皮共有20块,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

(二)怎样解答

分析了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接下来就是解答了。有些孩子知道两个信息之间有关系,但是用来列式的时候却还是会列错。那列算式的根据是什么?我教孩子们常用的方法有一下几种:

  1. 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列式。

就是题目所叙述的题意符合加、减、乘、除的意义,就用相对应的方法去列算式。例如:“6元一个的碗买6个”,这两个信息表示了有6个6合在一起。四则运算中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所以这里该用乘法来列算式。

  1. 根据数量关系和公式列算式。

这就要求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好数量关系和所学的公式。根据数量关系和公式代入数据就可以列出算式了。

  1. 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我们要教会孩子们在题目中用画一画、标一标的方法找出等量关系。小学数学中有很多等量关系是很典型的。例如这题是几倍多几、几倍少几的应用题?在“比”字那里画等号,后面“多几”就加几,“少几”就减几就可以形成一个等量关系。还有一些数量关系和公式就是现成的打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带入相应数字和字母就可以列出方程解答了。

三、回顾与反思

回顾是在现解决问题的主要过程,浓缩解题过程的精髓,有利于建构良好的知识结构。反思是总结解决这类问题我们所得到的经验与方法,同时也是检验我们解决问题所得答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往往我们的做法是用所得到的答案去反推得到已知条件,说明我们解决问题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认真做好“解决问题三步骤”的教学其实就是注重课标“四能”的培养:“阅读与理解” 是“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 “分析与解答”是“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回顾与反思”要对解题的过程提出质疑就是对“提出问题能力”培养。做好“解决问题三个步骤”的教学也就落实课标“四能”的培养。


参考文献:人教版小学数学1-12册教材、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