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和关注创造奇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1
/ 1


尊重和关注创造奇迹

吴海梅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西麓中心小学 212127

作为后生,我时刻提醒自己要用心写满对学生的关注和尊重。今年开学我为自己配备了一个随身耳麦。课堂上,有了耳麦,我朗读的声音更有磁性了,自己有种站在舞台上朗诵的感觉。我的学生们听得更专注了,常常仰着他们的小脸,眼睛注视着我,脸上随着我的表情或喜,或忧,或幸福,或悲哀。这种读书的感觉真是太好了!那天的语文课上,我趁学生自由读的时候巡视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我用眼睛扫视着每一个孩子,尤其是那些平时读书有困难的孩子。这时,我发现陈嘉怡正专注地读着书,她脸上的神情告诉我,她读得很用心。我轻轻地走到她身边,她声音不大,以致我站着都听不到什么,于是我弯下腰去倾听,她读的声音很轻,但很有感情,她是在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书呢!我摘下随身带着的耳麦,俯下身去,把话筒对着她的嘴。她先是一愣,有些惊慌,我轻声说:“接着读。”她稍稍迟疑了一下,既而又读了起来。全班学生一下子都停下来自己的朗读,他们被突然传来的声音吓了一跳,当大家发现是陈嘉怡在读书时,先笑了起来,但不一会儿,大家好像听出了她与,但不一会儿,大家好像听出了她与往常读得不同了,声音大了,勇敢了,读得有感情了。班里顿时安静下来,大家都专心地听了起来。陈嘉怡一张小脸通红,我知道她依然紧张。读完后,全班学生都为她送来了掌声。我请大家评价一下她的朗读。爱激动的王浩宇早就坐不住了,站起来就说:“她今天的声音真好听,就像一只百灵鸟在歌唱。”李婷接着说:“她的声音虽然还不算太大,但是她读得很有感情。”我点点头,用手抚摸着陈嘉怡的头说:“是呀,今天吴老师才发现,原来陈嘉怡也这么会读书啊!我相信,她以后会越读越好的。”

在名师教学中,我们经常能感受到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尊重和关注。例如,于永正老师写板书的一个镜头:他把身子蹲得很低,把头偏向一边,这样就不会遮挡住任何一个学生的视线了,所有人都能看到板书。又如,王崧舟老师提问时,从不说“你说”,而是说“你请”,同时主动递上麦克风。一个字、一个动作,就足以让学生有受关注、被尊重的感觉,不努力发言都难。再如,平时我们看过的支玉恒老师、孙双金老师,他们和学生的对话画面都有一个共同点: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很近,师生双方目光交流,而且伴随着交谈,教师常有丰富的肢体语言,或抚摸,或搭肩,或握手,与学生的交流多么和谐、温馨呀!这些名师们和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是对话,还通过眼神、动作等传递

着一种信息——孩子,我关注你,尊重你。

其实,这就是教育中的一种“霍桑效应”。 霍桑这个词语源于美国西部电气公司的一间工厂。研究者最初进行实验,目的在于研究工作条件和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后来得出心理学上著名的“霍桑效应”,进而延伸到社会、人文、教育等领域。教育领域内的“霍桑效应”指的是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的绩效上升。不可否认,在许多原任教师的潜意识中,学生已经被划分为许多的群体。在平时的教学中,那些善于思考、喜欢发言的学生自然受到老师的更多关注,享受着“马太效应”带来的幸福;而那些沉默寡言的学生就越来越不被关注,最后心思游离在课堂之外。而名师们则没有先入为主的偏见,随机请学生发言,用真情和学生交流,给予他们最大的关注和尊重。学生感受到这份额外的力量后,自然迸发出潜能,努力回应。由此,便产生了“绩效上升”的现象。

每个孩子都有强烈的自尊心,比起优秀的学生来,后进生、中等生以及性格内向的学生更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尊重与关注。作为老师,一定要关爱他们,真诚地向他们倾注情感,用真心、善意去打动他们、启发他们、诱导他们,逐步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并耐心细致地培养他们,有时候的确需要我们用别样的眼光、别样的态度给他们营造一个特殊而又正常的空间,让他们也能品尝到学习生活的乐趣。被尊重、被关注是每个人所必需的。只要老师肯尊重、关注学生,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奇迹发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