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成长互助小组”扭转中职班级管理难度的研究报告

/ 2

用“成长互助小组”扭转中职班级管理难度的研究报告

俸小英 1. 鲁诗淦 2.

1.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学校;四川 成都 610300

2.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四川 成都 610300一、问题的提出

(一)、中职学生现状分析:

1、成绩不如普高学生。由于竞争、优胜劣汰所致,在初升高时,普高线以下,成绩较差的学生普遍不能进入普高就读,只能进入中职、中专学校就读。而且成绩最差的学科主要是英语和数学两个科目。

2、综合能力不如普高学生。由于在小学、初中长期扮演的是“双差生”的角色,造成思想落后,缺乏自信心和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或者在小学、初中长期扮演老师的“对手”角色,带着继续充当“风云人物”的思想来到中职、中专学校,其是非观、荣辱观极差。

3、效率低。这表现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由于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学习、做事都不够积极主动和认真,也不是很能注重方法,所以学习效率低下。

4、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绝大多同学都是一直梦想着努力学习,想有很好的成绩,能够考上好的大学,但由于基础太差的现实,又让他们望而却步。

5、缺少自我反省和管理的能力。很多学生还是非常有自尊心的,很爱着自己的面子,遇到失败,往往没有足够的胆量承认错误,而且容易把责任推到被人身上。

(二)、需要解决的问题:

1、学生违规违纪现象严重,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困难;

2、学生上课无激情、要么睡觉、要么玩手机、要么说小话,对老师的教学活动不配合、提出的问题不予理采,糟糕的课堂教学成为了中职教师的烦恼。

如何才能改变这样的被动局面呢?

在长时间的苦闷彷徨之后,班级管理中呈现的问题由此生成了我研究的课题。瞄准这个问题,我携手相关老师进行了一年半左右的研究。现将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二、研究范围及方法

(一)、研究范围:对成都汽车职校汽车专业部13级汽车17班和15级汽制4班的学生进行观察和研究分析.

(二)、研究方法:互助小组法、问卷调查法、经验总结法

1、互助小组法:将一个班的所有学生按学习成绩、平时表现个人能力尽量平均分组,组长由班委干部担任,学习委员主管,班主任和其他班委协助模式。

2、调查研究法:通过访谈、问卷等方法,对中职学校学生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中困惑进行调查研究,并加以分析综合,为课题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3、经验总结法:通过对课题的研究,不断地加以总结,把获得的认识、经验加以提炼总结,以期从中探索出一些教育规律,来指引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

(三)研究步骤:

1、学习互助小组创建动员会,阐明其目的和意义。

2、确定组长、成员名单,制定成长互助小组考核和奖励办法。

3、成长互助小组座位的编排。

4、召开班科联系会,取得各科任教师的帮助和支持。

5、每周五班会课进行成长互助小组周评比总结、奖励。

6、期末通过各科任教师成长互助小组的运行效果进行调查反馈。

三、研究的周期: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4年8月-2015年2月)

班主任自身加强学习,明确研究方向,设计研究方案,制定研究计划。

(二)、实施阶段:

1、第一阶段(2015年3月——2016年1月)初期研究,在两个班级中创建学习互助小组进行班级管理试运行研究,收集出现的问题,与学生座谈,调查科任教师,了解反馈信息。我们在研究中遇到问题、困惑时向教科室、兄弟学校同行求助,适时分析、反思与总结。

2、第二阶段(2016年2月——2016年5月)完善学习互助小组班级管理策略,整理各种资料,结题。1年。

(三)日常教研工作:

1、每周一由学习委员组织召开学习互助小组组长会议,总结上一周各组长在小组管理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难题,商量对策和解决方案。

2、每周五班会课时由班长对本周各小组的考核评比结果进行总结公布,现场对本冠军组进行精神和物质双重奖励,同时对不良现象进行批评指正,布置下一周的班务工作,再由班主任点评、补充。

四、研究成效:

本课题研究减少了学生违规违纪现象,降低了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课堂教学的管理难度,扭转了班级的学习风气,改观了班风班貌。课题立足于中职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出勤、两操、纪律、劳动竞赛等各项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体现了生本性原则。课题符合《学生成长手册》中对学生的各项管理要求,符合我区推行的生本教育改革的理念。教师一边教学一边做微型课题研究,在实施班级管理中的观念和行为有所改变。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生上课无激情、要么睡觉、要么玩手机、要么说小话,对老师的教学活动不配合、提出的问题不予理采的现象得到了改观,教师的课堂教学的烦恼得到了缓解,提高了学生对团队意识和组织纪律性,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自身的管控能力和综合素质。

此研究课题让我们积累了一些有价值的物化资料,如:小组人员名单、周评考核资料、调查问卷等,对今后别的老师(特别是新任班主任的老师)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对学汽车专业部及整个学校的班级管理起着推动作用。

课题最终形成的物化成果如下:

1、学习互助小组组长及成员分组名单。

2、学习互助小组考核和奖励办法及加减分细则。

3、学习互助小组评分记录表及周评总结。

4、学习互助小组效果调查问卷。

五、课题研究反思

我们的课题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有很多东西有待进一步钻研。比如说学生的个体、整体素质,成长互助小组的创建、指导,组长的选拔,评比的公正、公平等。都需要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进行总结、反思、调整,班主任的点评也要有针对性才能将这一研究活动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