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城市设计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融合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3
/ 2

探究城市设计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融合路径

崔芳芳

15232619820606****

摘要:本文从总体城市设计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融合策略进行分析,构建将城市设计贯穿国土空间规划全过程的路径方法,以期更好地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现阶段国土各级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尚处于探索、完善阶段,将城市设计贯穿国土空间规划全过程的丰富内涵,仍需各省、自治区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实践不断细化与扩充,从而找到城市最为适宜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城市设计;国土空间规划;全过程;融合

1现阶段城市设计研究发展历程以及发展战略思路

1.1发展历程

2016年12月,九江市委、市政府开始谋划调研鄱阳湖生态科技城的创建工作。2017年2月,建设鄱阳湖生态科技城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受到全市上下的广泛关注。2017年4月20日,赣编办文[2017]55号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科技城管理委员会。2017年6月22日,鄱阳湖生态科技城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揭牌。

1.2战略思路

鄱阳湖生态科技城产业发展应与国家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和城市发展需求充分结合,以增强产业发展科学性和带动能力。首先,鄱阳生态科技城应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力促生态科技国际合作和绿色产业走出去。其次,鄱阳生态科技城应示范长江经济带,处理好保护和开发的关系,以绿色经济为发展主旋律,打造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绿色示范区。第三,鄱阳湖生态科技城应带动环鄱阳湖地区的发展,在生态经济发展和创新方面为环鄱阳湖地区提供支持和示范。第四,鄱阳湖生态科技城应通过科学的产业选择形成引领九江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体系,成为九江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先导区。

2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设计内涵解析

2.1突出整体性:以全域视角协调生态、农业、城乡三大空间

在城乡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与“美丽中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关键命题下,规划视角已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由过去“重城市轻乡村”“重物质空间轻生态空间”向“城市与乡村并重”“建设空间与非建设空间协调”的全域视角转变。要求城市设计从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研究生产、生活、生态的功能关系,协调人居环境建设与山水林田湖草海等自然环境保护,对生态、农业、城乡三大空间进行全域全要素的统筹,运用城市设计思路方法将每一寸国土都规划得清清楚楚,最大程度地守住环境品质底线,提升国土空间的品质,实现全域“美丽国土”的科学管控。

2.2突出全过程:贯穿规划编制、管理、监督全生命周期

将城市设计贯穿国土空间规划全过程,要求城市设计突破传统总规专章内容的成果形式限制,通过运用城市设计的思维方法,从国土空间环境品质提升的角度对“五级三类”各层次国土空间规划以及规划编制、管理、监督各阶段形成反馈,强化各类规划的衔接和编管监的衔接,提升“一张蓝图”制定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提高规划编制和管理水平,为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奠定基础。

2.3突出在地化:注重特色要素识别、彰显特色空间魅力

我国国土面积幅员辽阔,不同地区自然地貌、文化习俗差异较大,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设计应突出在地化特征,尊重自然地理格局,立足本地自然生态、历史人文和城镇建设现状,识别评估自然山水、历史人文、民族特色等所组成的全域特色要素,强化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遗存等特色要素系统保护,突出地域特色,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彰显国土空间特色魅力。

3城市设计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融合路径

3.1总体城市设计战略定位

以生态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智造产业为主导的,以科技服务和文化旅游为特色的,宜业、宜居、宜游的,三生融合的国家级高新技术集聚新城。全力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江西绿色发展样板区和九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先导区。从政府引导、生态化建设、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四大维度,打造生态科技城全新产业平台,进而提高生态科技城产业吸引能力和竞争力。打造产、学、研、商、居、娱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城市新城。完善新城城市功能,增强其独立发展能力。打造运营、金融服务、科技创业、公共服务等四大专业化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完善的服务。

3.2与规划总体要求的融合

主要体现在工作原则上,一是在创新规划工作方法层面,通过运用城市设计方法手段,优化规划方案,发挥城市设计的辅助支撑作用,提升规划编制和管理水平;二是在突出地域特点、文化特色层面,借助城市设计研究,有利于立足本地自然和人文禀赋,塑造特色风貌形态,发挥比较优势,防止“千城一面”“千镇一面”“千村一面”。

3.3与规划基础工作的融合

借助总体城市设计“特色要素识别、特色要素利用、特色要素保护”的研究方法和所确立的总体风貌格局研究成果,可进一步研判城市空间特征、形态格局特色,同时通过叠加规划底图、双评价、双评估、自然地理格局分析等基础工作,有利于查找总体城市设计所确立的总体风貌格局与现实发展的差距,发现亟需解决的问题,为规划内容编制提供支撑。

3.4与规划编制内容的融合

以总体设计研究中所确立的总体风貌格局为依托,借助所识别的重要山体屏障、水系廊道、田野园地、城镇乡村等特色基因要素和所发现的问题,分别提出生态空间、农业、城乡三大空间布局以及总体格局的优化建议。生态空间包括生态网络连通性、生态要素布局调整优化等,促进生态结构与生态功能的完善,提高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农业空间主要为农田布局的调整优化,引导农田相对集中连片,促进现代化发展;城乡空间包括提升城镇乡村布局的通透度、优化城镇规模边界大小等,避免城镇布局无序蔓延,引导形成“城在园中、镇在林中、村在田中”的理想总体风貌格局。

3.5强化资源环境底线约束

总体设计研究中所识别的重要山体屏障、水系廊道、田野园地、城镇乡村等特色基因要素是组成总体风貌格局的核心,通过加强特色基因要素的保护,分类制定生态、农业、城乡层面的管控方法和保护策略,有利于强化资源环境底线约束。生态与农业层面,对重要山体屏障、水系廊道、田野园地等生态斑块、生态廊道、生态基质,明确重要山体、河湖水系、湿地的保护范围,提出山边空间、田野斑块、水系自然岸线等保护措施;城乡层面,通过协调城镇布局与外围乡村、自然环境的关系,进一步优化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

3.6完善公共空间

市域生态网络构建,其结构性绿地、城乡绿道、市级公园等重要绿地组织以及城市和城郊的绿道系统,可依托总体城市设计所识别的特色基因要素,围绕市域总体风貌格局和中心城区特色风貌形态所确立的重要生态廊道、视线廊道构建,为市民创造更多接触大自然机会的同时,增强公共空间的特色,提升人居环境。践行服务项目全生命周期发展理念,服务囊括苗圃、孵化、中试、加速、产业化五大发展阶段;从资本、市场、技术、团队、政策、公共服务方面构建产业全生态体系。

4结语

自然资源部《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明确提出“开展总体城市设计研究,将城市设计贯穿规划全过程”的总体要求,以提高国土空间的舒适性、艺术性,提升国土空间品质和价值。本文在总结现阶段城市设计研究视角、研究内容、成果形式所面临困境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析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设计内涵,从“总体城市设计研究如何开展”以及“总体城市设计研究与规划的全过程如何融合”两个维度、“与规划总体要求的融合,构建城市设计贯穿国土空间规划全过程路径方法,以期深化《指南》认识,更好地指导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

参考文献

[1]中发〔2019〕18号.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S/OL].[2]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S/OL].2020-09.[3] 孔斌.中国现代城市设计发展历程研究(1980-2015)[D].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