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喉返神经入喉处受侵犯的治疗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23
/ 2

甲状腺癌喉返神经入喉处受侵犯的治疗策略

王鹏 王遵义 朱梦雪 章雪琳 宋香阁

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三科 沧州 061001

【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癌喉返神经入喉处受侵犯的治疗策略。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至2021年3月接收的甲状腺癌喉返神经入喉处受侵犯患者20例参加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甲状腺癌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中评估喉返神经受侵犯程度,对于受侵犯的神经,采取粘连松解。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前有声音嘶哑及声带异常患者2例(10%)例,术后6个月声音嘶哑4例(20%),声带异常5例(25%)。结论:治疗甲状腺癌喉返神经入喉处受侵犯应该先进行准确评估,明确病情后治疗以粘连松解,神经减压为主,避免给患者带来更大伤害。

【关键词】甲状腺癌;喉返神经;入喉处侵犯

甲状腺癌是目前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一般采取手术治疗。但由于喉返神经自迷走神经分出后,位于气管食管沟内,只要稍加牵拉或者直接接触即可出现麻痹,导致喉返神经损伤[1]。因此甲状腺癌手术中不仅需要完整切除病变组织,还需要保护喉返神经。另外,随着病情进一步恶化,大部分患者的喉返神经可被肿瘤侵犯,增加手术难度,如何正确处理受侵犯喉返神经已经成为甲状腺癌的治疗重点[2]。通常在手术过程中发现喉返神经被侵犯,可将受侵犯神经组织切除,再实施神经吻合术,若甲状腺癌侵犯部位为喉返神经入喉处,由于不能明确神经远端,所以难以实施神经吻合术。对此,本文研究甲状腺癌喉返神经入喉处受侵犯的治疗策略。

1 对象和方法

    1. 对象

对我院2012年8月至2021年3月接收的甲状腺癌喉返神经入喉处受侵犯患者20例进行研究,其中男性3例,女性17例,年龄32-65岁,平均(41.08±2.74)岁,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纳入标准:①确诊为甲状腺癌喉返神经入喉处受侵犯。排除标准:①对手术不耐受者;③患有严重心脏病。

    1. 方法

术前;通过CT、B超等影像学检查评估病情,了解患者肿瘤情况,并用MRI及喉镜了解声带状况间接判断喉返神经功能。

应用双极电凝精细化手术解剖器分层解剖,行甲状腺精细化背膜解剖术。在甲状腺体部后方被膜处识别RLN,沿RLN向入喉处方向游离,显露受侵的入喉处。于入喉处受侵犯部位下方完全游离RLN,首先游离RLN与气管间的间隙,从RLN受侵部分的内侧即沿神经与气管的间隙游离神经,以手术刀或双极电凝精细化手术解剖器松解粘连,游离神经,行神经减压,切除侵犯神经的病灶,直至分离至神经入喉。

术后;对症支持治疗,给予适当的神经营养药物,并评估患者声带活动情况。

    1.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在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分别进行喉镜检查,观察声带运动情况。

2 结果

所有患者在术前有声音嘶哑及声带异常患者2例(10%)例,术后1个月声音嘶哑8例(40%),声带异常10例(50%),术后3个月声音嘶哑6例(30%),声带异常8例(40%),术后6个月声音嘶哑4例(20%),声带异常5例(25%)。

3 讨论

治疗甲状腺癌主要以手术为主,虽然效果较好,可最大程度降低复发率,但术后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喉返神经因为解剖位置比较特殊,其损伤属于甲状腺和甲状旁腺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根据喉返神经的组织结构,两侧可分为前支与后支,前支作用为支配声带内收肌,后支作用为支配声带外展肌[3]。因此,一旦喉返神经受到损伤,将表现出失声、呼吸困难等症状。当肿瘤侵犯喉返神经,可出现发音困难、嘶哑等症状,进而降低生活质量。

近年来,甲状腺癌局部侵犯病例逐渐增加,尤其是喉返神经受侵犯,按照神经鞘被侵犯程度分为肿瘤和喉返神经表面粘连,没有侵入外膜、肿瘤侵入喉返神经外膜,部分侵犯神经、肿瘤包绕浸润喉返神经,侵犯神经束膜三种类型,侵犯程度越严重表示喉返神经功能缺失情况越不容乐观。治疗甲状腺癌喉返神经受侵犯需要进行准确评估,评估可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分别进行,不同阶段的评估其作用有所差异,但主要目的都为正确对被侵犯喉返神经实施保留。治疗过程中,喉返神经入喉处受侵术前难以发现,且以粘连侵犯为主,术前多无声音嘶哑发生,多为术中发现神经受侵。此外,喉返神经受侵犯部位可从根本上决定手术方案,普通喉返神经受侵犯仅需要切除侵犯组织,再进行神经吻合术,可入喉处因为侵犯位置特殊,且以粘连侵犯为主,治疗上以以粘连松解,神经减压为主。术后1个月部分患者出现了声音嘶哑,声带运动异常,3个月后部分患者恢复,6个月有一半的病人症状消失,为一过性声音嘶哑,效果令人满意。

总而言之,治疗甲状腺癌喉返神经入喉处受侵犯应该先进行准确评估,明确病情后治疗以粘连松解,神经减压为主,避免给患者带来更大伤害。

参考文献

  1. 邬一军, 朱峰. 甲状腺癌喉返神经侵犯的外科处理[J].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2018, 12(4):265-268.

  2. 俸瑞发. 纳米炭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对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的保护作用[J].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19, 11(6):442-445.

  3. 李辉, 龙淼云, 黎洪浩. 甲状腺癌术后早期残留甲状腺再次手术中喉返神经监测的作用[J].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8, 18(04):41-44,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