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评价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7
/ 2

“五育融合”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评价探究

赵建晖

浙江省桐乡市濮院小学教育集团翔云小学

摘要:“五育融合”体现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是培养现代化优秀人才的必然要求与必经之路,是我国现代教育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巨大进步,也符合一直以来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成长规律。但是在当前很多的小学体育课堂当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作用,无法充分贯彻落实体育课堂与五育理念的融合,本文将就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五育融合”与小学课堂之间的策略评价讨论,以促进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充分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

关键词:五育融合;小学;体育;课堂评价

引言:小学体育的教学目标是为了能够让学生们在适当的体育锻炼中增强体质,拥有健康的体魄,并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培养出不屈不挠的意志力,为终身的发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础。而在当前新课改不断推行的大背景下,体育教学也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五育融合”的教学理念,即体育与德育,美育,智育以及劳育的融合,并以此来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当前小学体育课堂所存在的不足

1.教学设施不足,相关投入不足

尽管近些年来,很多学校都进行了规模巨大的教学设施翻修工作,但是对于体育设施方面的补充翻修,仍旧十分缺乏。很多学校并没有足够的足球场,篮球场以及羽毛球场等运动场地,很多学校即使有相关场地,但是却因为常年缺乏维护而十分破旧,已经没有能够顺利进行相关运动的条件。造成这种情况发生的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学校本身对体育的不够重视所导致的,由于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主要的工作精力仍旧是以提高学生文化课成绩为主,因此就会把大量的资金都投入到此类教学工作上,而忽视了对体育设施的补充与维护,从而阻碍了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与提升,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师素质不足,教学能力较弱

小学阶段的体育课,在传统的教学观念里,是属于比较边缘的小学科,因此学校对于体育课程的整体资源倾斜都是不足的,也包括体育的师资资源。很多小学体育教师并非是体育的专业毕业,自身也没有经历过系统的体育学习训练,就不可避免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显得单一浅薄,不能够通过正确的训练方法来帮助学生们真正的喜欢上体育,并且如果因为操作指导不当等缘故,还有可能会发生安全性的教学事故。这种老师本身就体育素养不足的情况,是不能为培养学生的合格体育素养,提供足够的助力的。

3.考核方式单一,参考方面不足

由于受到了体育教学理念的影响,小学体育中对学生的体育考试也只是单纯的关注于对学生运动能力的考察,而忽视了对意志品质,学生身心素养等更多方面的考察。而据此给出的成绩也就不可避免的会显得单一薄弱,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综合素养,这一点是与当前所倡导的“五育融合”教学理念相冲突的。因此就需要对考核方式进行足够的优化与创新,拓宽考察视野,更加立体全面的来考察学生,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们的体育学习动力与综合素养的提升。

小学体育教学与“五育融合”相结合的有效策略

1.融合德育理念,培养完善人格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成长的关键时期,而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们促进身体成长发育,而在这个阶段,就可以融入足够的德育教育因素,在培养健康体魄的同时,提升道德素养,为完善人格的形成奠定基础。例如,很多小学生在体育运动当中都会发生一些身体上的碰撞和摩擦,进而发展成相互间的冲突,针对这一情况,老师就要进行及时的德育引导,来帮助发生矛盾的两个同学进行相互理解感化,从而今后能够以更加客观理性的眼光看待此类事件,能够以更加合适的手段来处理此类矛盾。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们在日常的体育锻炼中,培养坚韧的在意志品质与合作精神,这就需要老师对课堂中的体育项目进行适当的设计与安排,比如可以用短距离的长跑来锻炼学生们的坚持精神,通过小组合作羽毛球来培养合作精神等。

2.融合智育理念,提升学习能力

智育看似与体育不是很匹配,在传统观念下,二者似乎是毫不相关的两方面,其实恰恰相反,完善的体育运动离不开适当的智育素养辅助,而正确系统的体育运动又可以提升智育素养,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提升。而为了实现智育与体育的融合,就需要在体育课当中更多的偏重于对体育理论与运动方法技能的学习,在这些学习内容当中,包含了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以及人体运动基本架构。通过这些体育运动内在元素的学习了解,不仅仅能够有效提升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服务于其他科目的学习,从而更好的进行综合素养的提升。

3.融合美育理念,增强审美素养

在体育教学当中融入美育的教育理念,可以更好的让学生们发现体育运动当中的美,并以此为基础,更加积极的投身于体育运动当中,提升运动能力。小学阶段的孩子,对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有着天生的好奇心,而体育运动中的人体本身就具有着非常迷人的美感,体育运动当中体现的人体运动韵律美,是一种非常经典正统的美学因素。基于这一基础,老师就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去关注体育运动当中顺畅美丽的形态线条,通过图像化与线条化的方式进行课程内容设计,一步步的引导学生们去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深刻美学要素,从而强化学生对美的认知,有效提升学生们的审美素养。

4.融合劳育理念,培养耐劳精神

劳育所注重的是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勤劳品质的培养,而这些素质的实现就离不开一个强健的身体素质,而这一点正好是与体育学习相符合的。将劳育理念融入到体育学习当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的吃苦耐劳精神与意志品质,从而使得学生在进行其他方面的学习实践的时候,能够有足够的精神和毅力来坚持与完成,从而更好的服务于自身发展。而想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在体育课堂上,更多的强调坚韧意志品质的重要性,多设计一些类似于长跑的需要坚持才能够完成的体育项目,并注重对学生灌输坚持就是胜利,你一定可以的运动理念,从而实现在锻炼强健身体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出坚韧的意志品质。

结束语:

在当今新课改的要求下,也更加注重对综合性人才的培养,而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把握好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将体育与五育融合的教学理念相融合,能够培养学生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

.论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与五育融合的理念[J].新智慧,2021(24):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