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院村文化空间更新中生土材料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8
/ 3

藏书院村文化空间更新中生土材料的应用研究

夏浩东 1,郑欣 * ,李盈萱 2,陈元楷 2

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

摘 要:生土材料作为一种传统材料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且拥有节能、经济、自然等多方面的优点,其建造工艺“夯土”是一项传统建造技术,表现出地域性、经济性和低技化的特点,应用于乡村地区的建设,有很高的可行性。本文以岭南古村落藏书院村为应用对象,探索生土材料在村落文化空间更新中的应用策略以及应用方向,并结合藏书院村现状,提出材料的多样建构表达的和非物质表达的两个应用方向,为村落文化空间更新建设的材料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村落更新 生土材料 应用



用于建构的材料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满足建筑本身的功能需求之外,同时也是表达建筑文化,语汇的手段。材料的地域性通常是指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自然要素与人文因素综合形成的物质特征,不同的地区会呈现出不同的地域材料特质,从而反射出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1]。藏书院村的文化空间作为当地文化的载体,它的更新是建设中的重点,而建造材料的选择对于当地文化特征的呈现起到决定性作用。


  1. 生土材料概述及工艺流程1

1.1材料特性

作为建筑材料的生土,是指天然土未经焙烧,仅由改变其组成成分的比例(如含水率或颗粒配比等),并经过简单的物理加工而用于建造的材料[2]。生土材料的运用已经存在几千

年的历史,现在常见于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利的地区,尤其是我国广大的乡村地区,通过击打压实的方式夯筑成墙,这是一项传统的建造工艺,一般被称为“夯土”,该技术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地域性、低技化和经济性,对于村落文化空间的更新建设具有极高的可行性。在夯土建造中的土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他涵盖了岩石、块石、砾石、粗砂、细沙、粉土、黏土等不同的组成部分。其粒径的分布从大于 20mm 到小于0.002mm[3]。将不同颗粒直径大小的土料按合理一个配比,均匀的混合在一起,得到的夯土材料才能有优秀的结构强度,夯土中的块石、砾石和砂充当骨料,黏土充当凝胶材料的角色,跟一般的混凝土一样。通过阿波罗堆积原理,只有当材料中不同粒径的颗粒组合比例合适时,才能有效减少颗粒间的空隙。在生土中,存在的空隙通常为水或者空气,他们的多少将决定夯土墙体的强度,科学的配比夯土的土料中不同粒径成分的比例,有利于提高夯土材料的结构性能。

1.2夯土建造的一般流程

首先土拌料的准备 先要找到适合夯筑的土源。同时按照一定的土、砂、石的混合配比。

然后就是模板架设,架设好的模板需要保证足够的强度和整体性,夯土墙体的模板体系和架设方式一般与混凝土施工的一样。模板架设后需要将生土夯筑成墙,这时候的生土才能体现它作为建造材料的价值,夯土墙须在模板内逐层夯筑,一般夯筑10-15cm为一层然后夯实,模板继续往上架设夯实,直至夯筑成墙。最后进行拆模养护与修补。


2.生土材料在藏书院村文化空间建设中的应用价值

2.1藏书院村文化空间概况

藏书院村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西部,南依华岭村、北靠中洞山、东临横岗村,西接大涡村,村南面有S118省道和西二环高速公路经过,远期岭西大道将从村中部东西向穿过。

村民出行有小汽车、卡车、摩托车、自行车、步行等多种方式,村内目前没有公交站点。整体的交通状况较差。藏书院村终年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村域内北部与西部为中洞山绵延山脉,山林占村域面积近7成;林区以外整体地势较为平坦,地势大致北高南低;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自然条件良好,生态环境保护较好;河涌水系纵横,池塘密布,水资源丰富;山水资源十分优良。

村内现有大量文化保护类建筑,如:洪圣古庙、谭氏祖祠、谭氏宗祠、云溪公祠、法明公祠、子羲公祠、雲山公祠(洪拳武馆)、兰堂书院、信魁书室及法振公祠等。虽然有一定的破坏,但历史建筑风貌基本保存较完整,当地政府也按损毁等级对这类型的建筑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缮,损毁严重的则是采取推倒重建的方式,大体保存了古村原有的风貌。藏书院村的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但以上提到的这类严肃性的文化空间整体使用率较低,据笔者考察所知只有一两间祠堂会在逢年过节,或举行红白喜事时使用,大部分的时间都处于闲置的状态。同时缺少普适性的文化空间,比如村民文化活动广场之类,无法满足村民的日常精神需求。村落文化空间中的文化空间狭义上是指在固定的场所定期的举行民俗文化活动,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特点[4]。而藏书院村的文化空间的使用频率较低,失去了使用主体的文化空间,作为文化载体的价值无法体现,也就变成了没有生气的一般场所,同时也表现出藏书院村精神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

2.2生土材料的价值

伴随着全球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恶化,可持续建筑观、人文关怀的设计越来越深入人心。生土材料和夯土建造工艺的优势逐渐凸显,该材料与其技术应用的优点主要表在为经济属性、节能属性、自然人文属性三个方面。经济属性方面,夯土建造所涉及到的材料主要为土、砂、石、木,在乡村地区可就地取材,材料资源丰富,运输成本低廉,在建筑废弃之后材料又可以循环利用,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而夯土技术难度不大,施工周期短,低技化的优点让建造成本大幅降低,节能属性方面,夯土建造中使用的原材料为生土,没有经过焙烧和相关化学改性加工能耗低,其碳排放远低于烧结砖和混凝土。其报废的材料可以回归自然,整个过程的能耗也极低。从热工性能上看,传统夯土材料具备相对均衡的绝热和蓄热性能

[5]。可以在温度上升的白天中吸收热量,夜晚温度降低时放出热量,调节室内气温,平衡室内昼夜温差,从而减少主动设备调节带来的能耗,对室内微气候的调节有很大的作用。自然人文属性方面,生土属于天然材料,具有特殊的自然感官属性,通过它建造的夯土结构得到特有的肌理和质感,这一点是人造材料无法比拟的效果。生土也是一种传统建造材料,承载着千年来的建造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藏书村是岭南地区比较的典型的古村落之一,弥漫浓郁的历史人文气息,用生土材料应用于藏书院村文化空间的更新,是对乡村人文环境的回应,也是可持续设计理念的一次实践。


3.生土材料在藏书院村文化空间中更新中的应用探索

3.1多样建构表达

在夯土应用中,夯土建造的终点一般是墙体结构,也就是熟知的夯土墙,可以起到围护和承重的结构。所以它的建构表达是多样的,在传统建造实践中,在生土材料的调配上,通过添加一定比例的砂石,使混合物形成与混凝土相近的骨料构成,使材料的强度以及耐久性都获得了大大的提升。在川藏地区的传统夯土民居的实践中,当地居民一般会在生土搅拌中键入碎木枝以提升夯土墙的刚性。在现代技术下的夯土建造实践中,为了使夯土墙具有很高的结构强度,通过加入胶合剂固化剂大大提高生土的黏结性从而满足结构强度来达到建造目的,虽然这种方式能达成设计的目的,但加入胶合剂的生土经过了化学改性,无法循环利用,使用过后变成建筑废料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丧失了环保的属性。将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框架,夯土墙起到围合的作用,或者将剪力墙作为结构,夯土墙作为结构表皮。此方向注重表达生土质感和肌理,也是对周围场地的回应与尊重,通过改变材料在空间中承担的功能和位置, 更好的达成设计目标。而这种将传统材料只作为建筑的表皮来呈现,是当下建造实践中流行的趋势,这是一种“避短"的策略。传统材料的结构性能无法满足时代需求,另一方面科技的进步,新的结构体系使传统材料在表皮的呈现上有更多的表现力。在这个方向上,传统材料的感官特性可以充分的发挥出来。

3.2非物质性表达

生土作为建造材料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刻上了当地环境特点的印记。夯土材料作为一种地域性的材料,它的应用广泛存在于乡村地区。生土的就地取材的建造方式有着极高的经济性。也显示了这种材料与当地的需求和地理条件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说明它在该地域被作为建筑材料的合理性。从地方文化中提取 “原型” 引入建构之中,是建造的地域性表达的重要设计方式。 原型是人类共同经验的长期积累, 沉积在人们的无意识深处。其内容是集体的,是历史在 “集体记忆” 中的投影[6]。 在建筑语境下,原型” 是存在千传统建筑文化中的材料语言以及空间类型,生土材料的运用,对于凝聚着藏书院村特有的哲理、情感、艺术,唤起村民心理上的地域认同感有着积极的而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中对建筑及其材料的认知体验的加深与积累,材料开始与人们的认知与感受建立联系,并逐渐演变成一种具有象征性的符号[7]。材料都承载着某种信息,或是表达某种意图,不同材料都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例如生土材料传递出来的是悠久的建造历史,温暖的肌理以及的当地自然环境特征,但在表达之前,它必须要被构建成为某种空间类型才具有意义,不然它跟普通的生土没有区别。通过被构建成为某种空间形式,成为其载体,表达其材料自身的情感,生土材料才能作为符号传递出自身的信息,利用生土材料作为藏书院村文化空间更新建设,是对场地特征的回应,同时也是对地域文化的回应。


  1. 结语

材料是表达建构文化的载体。是组成建筑语汇的基本单元,也是表达设计风格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材料的选用应该采取一种多方位、复合化的方式,不仅要尊重地域,尊重时代,也要实现材料新的应用方式与发展方向。通过批判性的继承和创新性的使用,将材料语言作为表达设计理念的方式和策略,从而充分的发挥材料自身的特性。本文通过分析总结生土材料特性,以及在藏书院文化空间更新建设中的价值和意义,结合藏书院村的区位交通,地理环境和人文特征,在材料的建构表达和非物质性表达两个方向上做出应用策略的阐述,为当代的村落文化空间建设中的“生土”这一材料的运用提供方向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秦华华.甘肃天水风情小镇景观规划中地域文化的应用研究 [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2. 张雯.土生土长[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3.

  3. 黄岩. 现代夯土建筑案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4. 杨俊涛. 平顶山市传统村落文化空间保护与更新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2015.

  5. 周健. 现代夯土建筑构造关键技术案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9.

  6. 陈晓龙. 传统建筑材料的现代运用案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李楠. 基于材料认知下当代乡村建筑设计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作者简介:夏浩东(1997.9-),男,汉族,籍贯:湖南益阳人,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环境设计,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1基金项目:华南农业大学创新项目(S202110564009)

通讯作者:郑欣(1970—),男,湖南长沙人,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zhengmik@126.com

作者简介:夏浩东(1997—),男,湖南益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Email:246523157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