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工作坊”教研模式对幼儿教师发展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小工作坊”教研模式对幼儿教师发展的影响

夏静

泰兴市香榭湖幼儿园 225400

要:幼儿教师在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给幼儿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从而体现日益提高的教学水平。。根据当前的教学发展情况来看,很多幼儿教师都存在专业能力欠缺的问题,缺乏对新时期幼儿教师发展要求的掌握和落实,没有结合国家最新评估指南优化教学表现形式。基于此,教师可以采取“小工作坊”的教研模式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在给幼儿提供专业教学形式的同时,不断优化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掌握更多科学、合理的教学发展手段。

关键词:小工作坊;幼儿教师;发展途经

2022年,我国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建立健全教育评价制度,促进幼儿园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部印发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其中提出,幼儿园要加强教师师德工作,注重教师专业能力建设,将师德师风、人员配备、专业发展和激励机制作为关键的指标,实现潜心育人的目标。最重要的是,教师自身要掌握专业化的教学方法,明确新时期教学的评估内容和方式。“小工作坊”教研模式的构建就可以很好地达到这个目标,促使教师在可以在全新的教研模式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素质,为促进幼儿教师全方位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小工作坊概述

“小工作坊”最初出现在教育与心理学研究领域当中,其主要是小群体的学习者聚集成一个小的团队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从而实现知识共享,提高综合学习能力。这种团体交流学习活动的开展需要有一个具体的实践场地——工作坊,而幼儿教师在开展教研活动的过程中,构建的教研模式总体范围比较狭小,所以可以采取“小工作坊”的形式展开学术交流。在实际构建这种教研模式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教师专业能力建设的要点构建符合现代化教学要求的模式,实现三位一体。教师在“小工作坊”教研模式下不仅需要做好教学研究工作,还要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为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实践服务,还需要提供理论指导,从根本上减少实际教学中产生的问题。

二.小工作坊教研模式对幼儿教师发展的影响分析

  1. 满足实际需求

不同的幼儿教师在教学发展中会产生差异性需求,尤其是不同区域的教师在发展自身的综合水平时,要结合区域的环境和经济发展情况分析是否需要改变目前的教学情况。“小工作坊”教研模式的构建可以满足新时期幼儿园教育的实际需求,教师能够以小工作坊作为实践研修中心,采取“线上+线下”混合的教研方法确定其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且以此作为主题。各个教师就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实际情况进行面对面交流,实现知识共享,还可以进行现场教学,以“小工作坊”作为基础依托,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小工作坊”教研模式与传统的幼儿教师教研模式存在的区别在于其能够提高学习时间和地点的灵活性,教师也可以自主发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线下交流不便时,可以采取线上交流的形式,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适当转换“小工作坊”模式,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多元化的学习途径。

  1. 实现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在现代化教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小工作坊”教研模式可以很好地实现教师教研结果的相互学习,促进教师团队综合水平的提升。目前,我国很多农村幼儿园的教师教研水平相比于城市幼儿园来说显著落后,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农村区域幼儿园在办学当中忽略了教师的个人发展,没有结合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发展要求建立新的标准,致使教师的发展受限。“小工作坊”教研模式的构建就可以打造学习共同体,实现城市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之间的资源共享,给予幼儿教师相同的教育资源平台,带动区域幼儿园共同发展。这样一来,城乡幼儿园之间的界限可以不断突破,幼儿教师之间的教育资源也可以得到充分挖掘,实现教师之间的深入沟通交流和学习,从而加快我国现代化幼儿园的综合发展。

  1. 促进教师发展专业化

我国最新的幼儿园教育评估指南中提出,幼儿园在发展当中需要创建良好的教师队伍,确保正确的办园方向,以园长专业的领导能力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并且做好教研工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科学推进的物质条件。“小工作坊”教研模式的提出和应用就可以达到这些基础目标,以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核心,同时走向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发展道路。与传统的幼儿园教师教研工作形式相比,“小工作坊”內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教师专业发展,可以体现显著的职能特点,并且工作坊的教研有一定的周期性,可以在严格的运行程序和监控体制下提高教研模式的可行性,从而促进教师发展专业化。

三.优化幼儿教师小工作坊模式的途径

  1. 做好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是“小工作坊”教研工作开展的要点,部分幼儿教师在融入到这种方式的教研工作当中时没有明确自身的工作要点,难以产生实质性的效益。在优化幼儿教师“小工作坊”教研模式的过程中,就需要加大日常管理力度,确定相关的管理与运行目标,按照教研模式的运行机制合理组织教研活动,调动教师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使其可以将教研成果应用于实际的教学当中。“小工作坊”负责人在组织幼儿教师教研活动时要限制每一期的人数,如果人数太多则会给教研工作的开展产生不利因素,并且每一期的人员需要尽可能轮换,确保幼儿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公平。负责人还需要提前收集幼儿教师的实际需求,在组织教研活动时适当协调安排,加强日常管理实效性,确保教研模式的优化可以达到我国新时期的教学发展要求。

  1. 设计科学主题

    在开展“小工作坊”教研活动之前,参与活动的教研人员要设计科学的主题,围绕具体的主题提高教研活动的科学性,充分体现“小工作坊”教研模式构建的优势。教师工作坊教研活动需要体现主体性和机动性特点,所以教师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教学及成长需求提出可以研究的主题,引起参与者的共鸣,促使研讨成果能够应用于实际的幼儿园教育当中。在构建“小工作坊”教研模式时,可以充分发挥“名师”效应,将幼儿教育的理论内容与实践操作相互结合,设定符合当前时期教育发展的主题,展示教师丰富的教育经验,结合具体的情境分享教学问题的解决思路。在科学的主题下,幼儿教师可以很好地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通过集体的力量优化幼儿教育方法,协调内部关系,为每一个教师的成长提供充足的空间。

  1. 给予情感支持

    适当的情感支持可以让幼儿教师在发展当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完善研修方案,促使教研活动的开展更加顺利。在以促进幼儿教师发展作为核心目标构建“小工作坊”教研模式时,可以搭建情感交流平台,以规范化、流程化的平台避免教师在研讨当中产生无效化沟通。在具体给予情感支持的过程中,需要从情感角度切入,让教师在参与研讨的过程中找到共性内容,营造积极的情感氛围,提供充足的动力,加强教师的深度学习成效。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工作坊”教研模式在幼儿教师发展中可以有效推动教师专业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使其在研讨当中不断认识、反思自我,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为推动我国幼儿教育事业持续优化提供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传鹏.基于学科整合视野下的青年教师工作坊建设的实践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05):32-34

[2]罗红霞.乡镇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坊的创建及推广研究——以肇庆市为例[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21,30(03):35-40

[3]贾芳,张强.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模式研究——以教师工作坊为例[J].公关世界,2021(16):53-54

[4]朱莉.教师工作坊:引领教师自主发展的孵化器[J].人民教育,2019(17):69-70

作者信息:夏静,(1983.10),女,汉族,,江苏泰兴人,泰州市骨干教师,幼儿园副园长,一直致力于学前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