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消防应急照明系统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浅谈建筑消防应急照明系统设计

张晓辉

南京市消防工程有限公司,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摘要:消防灭火应急照明和疏散方向指导系统,是建筑物在灭火中所不能缺少的主要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为失火时人员避难、逃生和灭火作业,提供应急照明和适当的疏散方位指导。合理的设计、配置,对发挥该系统的特性有着很大影响。

关键字:建筑物消防;应急照明;疏散指挥系统;设计;安装

引言

目前的建筑着火状态感知,都是利用在大楼内部安装烟感温检测器来完成的,这种状况下应急照明疏散指挥系统仅仅知道火势发生的信息,但还没有全面了解火势进展的全部信息。同时,城市疏导指挥系统在编制疏导计划时,也大多只是按照当前火灾形势,从之前设定的疏导计划中选定一种,而无法综合考量城市人口分布、人群密度、严密含量等诸多要素,提出最安全可靠、方便的疏散路线。所以,通过引进智能模块,建立智能化火灾应急照明系统和疏导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1应急照明的概念

应急照明是正常照明灯的供电失灵时开启的灯光。《建筑工程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把紧急照明灯分成疏散照亮、保险照亮、设备照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8)则将紧急照明灯规定到建筑消防工作技术方面,包括了灭火应急照明和楼宇疏散指示标记。全球灯光理事会(CIE)根据有关紧急灯光的标准,将紧急灯光分成了撤出灯光和准备灯光,其中,撤出灯光又分为逃生通道灯光、开放场所灯光、有危险的场所灯光。分散照明系统是为了保证分散路径能够合理地辨认和利用的应急照明系统,由分散照亮和疏散指示灯构成,分散照明系统为分散道路指明了分散所需的光照要求,并明确了对分散道路亮度的要求,疏散指示灯系统确定了平安进出、分散进出、分散方位、楼层建筑高度和分散时间,并明确了标志灯表面亮度的要求和对逃生路线的指导,分为出口指明灯、方位指示灯、楼层建筑高度标志灯和多信息的复合指示灯。备用灯光包括灭火备用灯光和重要场所非灭火准备灯具。火灾备用照明,是为保障避难层(间)以及变配电间、火灾控制室、灭火水泵室、自备发电厂室,以及失火时仍需要工作及值守的区域等场所的正常活动、作业的紧急照明控制系统,其光照方法应与平时光照制度相同,但同时也要提高电源供应的安全性。非消防使用灯光是满足大型场所特别是医院、剧院、美术馆等人群密集的高大空间、带有主要作用特点的灯光设备提供的较多需求,安装的灯光以保证正常灯光失效时,能使正常项目持续或短暂的开展。安全照明,是指用来保护身处潜在威胁当中的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的紧急灯具,一般适用于如手术室、急救室、游泳训练馆高台跳水区、工业圆盘锯等地方[1]

2建筑消防应急照明设计

2.1灯具的选择、布置

系统的照明灯采取多点、均衡的布设方法;标识灯设置在相对突出的地方,使得其在所有地方都可以被发现,如果出现危机,标志灯可以协助市民快速寻找合理的逃跑途径,保障生命和财物安全。同时人员密集地点的疏散、安全出口周围设置多信息复合标识照明灯。照明灯均采用节能光源,灯光色温不小于二千七百K。本地块的楼梯级均不大于四点五m,故应选用A型(最高工作电压≤DC36V)灯具中型标志灯。蓄能池电源提供连续工作期限依据《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中3.2.4小时的要求和工程的设计定性来确认,并且集中电源的蓄电池组到达最大运行寿命周期时标称的最大电池容量,应确保放电的期限符合蓄能池连续供电期限规定。所以,蓄电池电源供电的连续工作时间应累加非着火状况下,电灯连续应急照明的持续时间。本地块的蓄电池电源供电连续工作时间分别为:类别高层住宅楼公用建筑物不少于温度系数h+0.5h,多层楼公用建筑物和类别高层居民楼建筑物不少于0.5h+0.5h,地下停车库建筑物不少于温度系数h+0.5h,其中零点五h为非着火状况下照明灯连续应急点亮的持续时间[2]

2.2应急照明配电箱

1)安装地点为电气设备内、配电价格内、电气设备竖井及侍从室内。2)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及工作人员密集场所的各个耐火划分应单独设有配电箱。非工作人员密集场所几个耐火划分可共用1个配电箱。3)A型配电箱(用电≤DC36V)输出电路≤8路,B型配电箱(用电>DC36V或AC36V)≤12路。

2.3系统的运行

该工程的智能化建筑火灾照明和疏散指挥系统和城市火灾报警系统的基础通讯系统都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利用网络方式收集和控制区域内效仿控制器的信息数据。当建筑内发生火情时,城市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可以第一时间收集的火情信息反馈到控制系统中,其处理程序在经过科学计算后,将信息数据传送给应急照明控制系统,在点亮通向安全地带的紧急灯的同时,关掉着火最严重部位的指示灯,并适时开启导向的地理照明系统,为撤离群众提供有效照明,从而增强了对撤离群众引导的准确性。综上所述,由于该建筑使用的智能化应急照明及疏散管理系统已经与火警部分进行了连接,并且已经预先编制出了大量的不同疏散预案,特别是在火灾自动预警系统的机器智能部分,由于能够掌握大量信息,所以能变换的疏散预案也就更多,在这种状态下如果发生了火灾事故,它就能够根据火灾事故发生情况、人口分布状况等,以"安全逃生"的疏散原则,并利用软件的逻辑分析,得到了最优化的疏导指挥措施,从而引导群众快速、安全地逃离。

2.4照明灯具的蓄电池

照明的蓄电池电源,应从优选用安全系数较高、不含色重金属等对周围环境有害的电瓶。而针对自带供电型照明,由于照明所自带的电瓶也是照明选用的重要主件,因此电瓶的特性影响着照明维持应急工作时间,以及照明选用的寿命。镉镍、铅酸电池等类型的蓄电池的功率通常会因为充满频次的增多而减少且比率也很大,在投入使用后三至五年内,蓄动力电池的总功率通常会衰减至其原始功率的百分之三十以下。要使维持消防应急灯的能力维持在紧急工作,电瓶的初装容量须达到照明保持在紧急时间内所需要电力的三倍。因为镉镍、铅酸蓄电池容量衰减比例大、使用寿命较短,导致了照明蓄电池的初始电量投入过大,更新周期相对较短、更新成本高昂的现象,而且由于镉镍、铅酸电池中富含对环保不利的重金属化合物,电瓶在达到规定工作期限报废之时,如处理不当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污染。所以,消防及应急灯具选用上不宜再使用镉镍、铅酸此类电瓶容量衰减比例大且富含土壤中重金属化合物的电瓶[3]

2.5系统的设计

集中监视型控制系统的紧急灯光控制器采用通信线控制将各集电源的主备用切换或开启;集电源通过双绞线接通至各电源的灯具。集中监控型控制系统包括在火灾状况下和无火源状况下(即停电状态)的二个运行阶段。在确认出现了火灾事故后,由火灾告警自动控制器的火灾报警信息引发紧急灯光报警控制器并手动进行操作,点亮应急照明系统、标志灯并进入紧急点灯状态。采用集电源A型灯具的控制系统要保持集电源的主电源供电状态,在主电源切断后自动或手工转为蓄电池电源供电方式。为防止触电事件的再出现,采用集电源B型灯具的控制系统也可采用由紧急灯光控制设备的集电源自动或手工转为蓄电池电源的方式。

结语

综上所述,对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来说,智能化消防与应急照明疏散系统的使用非常关键,但为提高控制系统的全面性,还应该将其与火警部分连接,提高控制系统性能,力求在火灾事故的初期阶段及时快速反应,采取措施,合理抑制火势扩散,降低火势损失,减少人员伤亡,同时提升灭火监控系统的水平,以达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章帆,毛阗.民用建筑中集中电源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设计要点分析[J].华东科技(综合),2019(5):0120-0120.

[2]孙绍国,乌聪敏.一种智能型火灾报警及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系统[J].现代建筑电气,2020(S1):202-205.

[3]羿彪,孙绍南.浅析智能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J].科技风,2018,No.345(13):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