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防治学生欺凌的几点看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8
/ 2

关于防治学生欺凌的几点看法

刘坚修

广东省阳江市田家炳学校  529500

【摘要】防范学生欺凌,确保学生违法犯罪率为零,已成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目标的一条底线。笔者从三大点谈及看法:一、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紧抓普法教育的“三进”活动。二、及时掌握学生动向,通过“双查”行动,对“特况生”进行分类建档。三、针对“特况生”,通过“双联”、“一扶”、“一辅”、“一课堂”等形式开展跟踪教育,增进师生间的心灵交流,取得学生信赖,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达到防治效果。

【关键词】学生欺凌  违法犯罪  预防  健康成长  法治  普法  排查  跟踪教育  心理辅导  社团活动  兴趣爱好   人生观  价值观

当前,学生欺凌现象已引发社会各界的重视,学生欺凌事件的发生已严重影响广大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因此,防范学生欺凌,确保学生违法犯罪率为零,已成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目标的一条底线。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不良风气日渐侵蚀着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导致一些不良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那么,怎样防范和减少学生欺凌事件的发生呢?笔者由自身多年从事德育工作经历中谈及三大点看法:

一、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紧抓普法教育的三进活动。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采取多形式,开展对广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已迫在眉睫,让广大学生在成长环境中耳闻目染,学法、知法、懂法,到守法,增强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救子护能力。

一是普法进校园。

学校是孩子由懵懂到知知、明理、辨物等过程成长起来的摇篮,落实学校的德育工作,强化学校对学生的法治教育,对培养一个健全良好品格的青少年至关重要。如校园内营造“法治·民主”氛围,普法专栏、“法治副校长”常驻校园的制度、“法治安全”专题讲座等形式宣传法律知识,让法律法规渗透到每个师生的头脑中,促使教师依法执教、文明教学,学生遵纪守法、礼恭谦让、宽容待人、尊师敬长的目的,开拓师生和谐相处的局面。

二是普法进课堂。

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本平台。抓好课堂教学,把法律知识融入课堂中,是达成普法预防学生欺凌的重要一环。当前,国家明确教师的职责要履行课堂渗透思政教育,因此,教师课堂讲法必是课堂中的重要一环,尤其是语文、政治、历史等人文学科老师思想要红,授业解惑一定要遵循爱国守法为原则;而班主任定期召开的“法律伴我行,保护你我他”的主题班会,学法征文比赛、普法知识竞赛、相关的演讲比赛、手抄报、黑板报等活动,使普法多样化,提升广大学生学法的兴趣,又能有效地增强青少年自我保护个人权益意识和不侵犯别人权益的意识,达到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三是普法进社区。

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孩子们的成长环境离不开家庭、社会、学校,而社区恰好是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纽带。良好的社区环境是健康开展家庭教育的基本保障。因此,通过社区的法律知识进家庭的社区宣传活动,优生优育知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让孩子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与义务等相关的宣传,营造了良好的守法氛围,拉近了家庭与学校教育的距离,提升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信任感,改变了家长的传统教育观念,明白“育人”不是“育才”那么简单,而是“立德才会成才,有才无德是劣才”的道理。同时,通过法治进社区活动,促使更多的普法活动进家庭,发挥社区的行政功能,为广大家庭、学生提供更多的法律援助,及时解决一些社会纠纷,提升民众、学生利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有效实现教育目的。

二、及时掌握学生动向。通过双查行动,对特况生进行分类建档,以便开展结对跟踪教育。

一是通过“双查”行动,定期落实班级特况生排查,摸清学生结构,明确每个时段教育的重点方向,为展开有针对性的跟踪辅导教育服务作铺垫,以便在学生萌发违纪违法的念头时遏止。排查基本有两种方式:

(1)学生自查问卷,内容如:

你在校有拉帮结派的行为吗?你有与社会上不良人员交往吗?你有与他人争吵打架或帮他人打架欺凌的行为吗?你有没有夜晚外出或夜不归宿?你有没有向别人敲诈勒索过?你有没有暗恋对象吗?你有没有什么困惑或困难需要老师帮助解决的?请写出来······

(2)学生他查问卷,内容如

编号

不良行为特征

学生姓名

1

携带管制刀具或易燃品上学的

2

有与社会不良青年交往密切的

3

参与打架、拉帮结派、欺凌行为的

4

曾向同学进行敲诈勒索的

5

有与同学有矛盾,未解决的

6

有夜不归宿或单独在外租房的

7

脾气暴躁,易有攻击行为的

8

有早恋行为的

9

有吸毒贩毒行为的

10

有吸烟行为的

······

通过以上双向性排查手段,每个时期都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把握好当前几个风险点严峻的学生问题,及时制定出相应的教育方案,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防止有行为过激的学生的思想继续恶化,引发学生欺凌事件发生,甚至出现违法犯罪行为。

三、针对特况生,加强跟踪教育。具体做法是通过双联一扶一辅一课堂等形式展开教育活动。通过师生间的心灵交流,取得学生信赖,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达到教育目的。

一是“双联”行动。

1、加强家校的联系。成立班级学生家长委员会,搭建师生家长沟通的桥梁纽带,让更多的家长主动参与学校管理,让广大家长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学校情况,为学校的未来和美好蓝图出谋划策。同时,通过召开家长会、家校提示短信、家访活动等形式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信息,提醒家长教育和监管的意识,履行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责任,取得家长支持与信任,达到教育的目的。社会上很多成功者的成长事例证明: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大半因素,如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八个子女都能成长为国家栋梁,就说明了这一点。

2、加强警校的联系。学校要经常主动联系所在辖区的派出所、公检法系统的干警、法官到学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如法律讲座、交流会、警讯宣传等活动,专业法制知识和一件件震撼人心的“案例”,无时无刻警醒广大学生青春期躁动的心,达到预防学生欺凌的目的,进一步预防“特况生”违法犯罪。同时,“公检法”人员进校园,以他们的威严,也一定程度镇遏校园内外的一些不良分子,达到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的目的,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当前,校园周边见巡警、见片警、见交警的“三见”制度,效果很好。

二是“一扶”行动。

即是针对“特况生”开展的“一对一”的帮扶活动。一是落实让教师与特况生的结对教育,每日一小谈,每周一小结的方式展开工作,原则采取多表扬多鼓励,少揭短的谈话,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每周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情况。同时做好记录工作,反馈工作进展,总结经验。二是成立学生学习帮扶小组,调动学生班集体的力量,学习小组与特况生“结对”,以学生的正能量去感化“特况生”。通过学习小组的活动,帮助特况生解决学习遇到的困难、生活上的困惑,增强特况生的集体感和荣誉感,增进特况生对人的信任。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使“特况生”融入到学生集体中,让他们与老师、同学接触多了,自然会减少了其与不良社会人员的来往,预防学生欺凌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三是发挥“一辅”的功能。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文化多元化,国际形势复杂,人类交流活动日益增多,人心理异变和激发情绪日益常见。目前,很多老师、家长都有同感,很多孩子大了都不大愿意和老师、父母沟通,有的甚至自我封闭起来,出现一些人格缺陷、心理障碍现象。如何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防止孩子突发意外事故,已成为当前教育一大重点和难点。笔者认为,学校引入更多的心理专业老师,开展专项的教育辅导的必要性,以专业的知识和角度辅导“心理特异学生”,以专业器械为手腕,以“心灵小屋”为基地,以活动为载体,为有需要的学生真诚服务,器械,打开他们的心扉,释他们的压力,放飞他们的梦想。

四是“一课堂”活动。

深化课堂改革,通过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进课堂知识的趣味性,尽可能地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达到满足每个有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特长、不同个性的学生在课余之时,找到发挥个人潜能的、或宣泄个人精力旺盛的需要。如开设“书画社”、“合唱社”“古筝社”“文学社”“足球社”等社团活动,创设了良好的学校社团文化情境,形成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以情境吸引人、熏陶人、感染人,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特长,增强自信,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与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能力及创造力,使创造潜力得以更大的发挥,个性得以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综上,通过各项教育活动和措施,让更多学生在活动交流中得到友情的慰藉,通过参与活动获得成功喜悦;通过兴趣爱好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劳动智慧,使学生学习的压力得以释放,不仅为他们拓展无尽的心灵空间,积聚奋斗的意志和力量,而且在温馨和喜悦的学习生活中产生对学校、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的爱,增强家国情怀,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预防学生欺凌发生和违法犯罪的发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