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素材在幼儿色彩教学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生活化素材在幼儿色彩教学中的运用

程霖

苏州工业园区海归人才子女学校 

摘要:幼儿美术教学最重要的是激发孩子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色彩教学又是幼儿接触美术课程的起步阶段,所以,美术教师要抓住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色彩教学的特点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指导孩子通过各种色彩来表现自己对事物和生活的态度,反映自己的感情色彩。通过美术色彩教学,全面培养幼儿创造能力、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其若能够从生活中挖掘一些适当的元素运用到幼儿的色彩教学中,则能够使幼儿充分体会到美术与自然界及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产生对美术课程学习的浓厚兴趣。

关键词:生活化素材;幼儿;色彩教学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美术教学最重要的是激发孩子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色彩教学又是幼儿接触美术课程的起步阶段,所以,教师要抓住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色彩教学的特点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指导孩子通过各种色彩来表现自己对事物和生活的态度,反映自己的感情色彩。通过美术色彩教学,全面培养幼儿创造能力、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一、在美术活动中引入生活化素材的价值探索

(一)能够为幼儿美术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

生活中的素材具有一定的便捷性,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家长的辅助下,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一些容易取得且色彩丰富的素材进行绘画创作。从实践活动开展的角度来说,容易取材的特点能够确保相关活动顺利开展,而且一些低成本的原材料能够充分地运用到幼儿的美术课程教学中,这也是对环保和节能要求的一种实践。

(二)便于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发现与美术相关的元素

美术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若能够从幼儿教育阶段就引导幼儿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与美术创作相关的元素,则幼儿对生活中美术元素的敏感性就会得到提升,这能够帮助幼儿在美术创作中获得更多的思路和素材,从而提升幼儿美术创作的有效性和便捷性。另外,从生活中发现美术元素也是美术创作者所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幼儿从自己身边发现并利用能够为美术创作提供帮助的元素,从而使绘画创作具备更加丰富的形式和立意。

(三)有效提升美术实践活动的可行性

相较于直接引导参观画展或进入艺术馆进行美术的学习与熏陶,对于幼儿来说,不如从更加接近他们的生活中找到美术课程学习的元素入手,则学习和理解起来将会更容易。这将使幼儿对美术课程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美术实践活动中,从而取得更好的实践活动效果。这也是幼儿园阶段美术色彩教学的一个根本目标。

二、基于色彩教学的幼儿园美术实践活动开展原则

(一)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意愿

既然是在生活中选取美术课程教学的素材,意味着学生可以更大程度地依照自己的理解和意愿进行选材,幼儿园教师应当在美术课程的前期准备中,充分尊重幼儿的自主意愿,鼓励幼儿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术创作素材。在幼儿选取素材并参加活动后,教师应当对幼儿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辅助幼儿尽可能充分利用自主选择的素材完成美术创作。例如,在国庆节主题的美术创作实践活动中,教师就可以鼓励幼儿收集生活中的布片、树叶或彩纸等来创作绘画作品。这种从生活中自主选择素材并利用素材的方式,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美术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并且感受到生活中的素材对于美术创作的启发和辅助作用。

(二)注重色彩元素的充分控制

色彩元素具有丰富的本质特征。在基于色彩运用能力锻炼和辨识能力提升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将色彩的引入运用作为核心内容进行把握,鼓励学生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将色彩的运用作为素材收集和美术创作的主题引起重视。从具体实践的角度上来讲,基于锻炼和提升学生色彩运用能力的目标,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基础的素材搜集和美术创作时,应当注重从色彩的多样性和先验性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学生多采集一些色彩丰富的、来源于生活中的元素。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够提升对不同色彩的辨别能力和运用能力,还能创作出具有更为丰富呈现形式的美术作品。

(三)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

幼儿的想象力是其创作好美术作品的源泉,幼儿只有自主发挥想象力才能创作出反映个人情感和思想的美术作品。为了充分发挥出生活化素材和资源的积极作用,在基于色彩能力训练的美术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当鼓励幼儿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创造出自己喜欢且能够充分利用生活中素材的美术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能够得到同步的锻炼和提升。对于幼儿来说,自主完成一幅美术作品的创作,能够提升其美术学习的信心,使其感受到美术作品对于个人思想精神的陶冶作用。

三、生活化素材在幼儿色彩教学中的运用

(一)注重多媒体的运用,直观呈现色彩元素

多媒体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教学先进性的体现。幼儿教师若能够在常规的教学工作中融入多媒体教学,就能够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向幼儿呈现美术作品。教师在美术活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不同的美术色彩主题,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或平台对一些美术作品进行呈现,使学生对不同色彩的绘画效果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知,这能够为幼儿进一步在生活中取材进行美术创作奠定基础。另外,在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背景下,教师还可以直接将一些生活中常用的色彩丰富的原材料通过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为学生进一步搜集生活化的绘画创作素材提供思路。比较常见的生活化素材包括彩纸、树叶、毛线、布头等,这些都可以作为不同色彩的元素在学生的绘画作品中进行运用。

(二)借助色彩元素,发展幼儿良好个性

我们都知道,色彩教学对幼儿性格特点及情感态度等影响十分深远。不同的颜色背景,可以为幼儿带来不同的身心体会。大部分幼儿对温暖鲜艳的颜色比较感兴趣,一方面是由于这种颜色可以给予幼儿较强的安全感,另一方面是可以激发幼儿的积极态度及愉悦的心情。幼儿教师可以充分借助美术色彩教学元素,对幼儿进行引导,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实现孩子个性的良好发展。例如,在幼儿美术《装饰手帕》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美术色彩教学,为幼儿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以此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在教学中,幼儿教师可以为其准备白手帕以及多种颜色的彩纸、毛线、纽扣等生活化素材,引导幼儿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素材对手帕进行装饰。幼儿在利用多种素材装饰手帕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其选择应用的生活化素材的颜色进行全面分析,进一步探究幼儿的思维方式及个性特点,从而帮助幼儿设计针对性的发展方案。

总之,在幼儿美术教学中,色彩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其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绘画人才,而是要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对幼儿的成长产生启蒙作用,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教师要重视将生活化素材引入美术色彩教学过程中,利用科学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蔡细细.生活化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7(08):229-230.

[2]薛雅之.生活化材料在幼儿园美工活动中的运用探讨[J].成才之路,2016(03):66-67.

[3]顾银花.生活化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12):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