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班级认同感分析与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班级认同感分析与建议

林萍

福建省大田职业中专学校 福建 三明 366100

摘要:对于班级的认同感是班级凝聚力产生的基础,班级内的学生只有对所在的班级形成强烈的认同感,学生才能够热爱班集体、建设班集体,学生才能够获得对于班集体的归属感,才能够自觉地遵守班级的规章制度,自觉地维护班级的荣誉,并且把个人的成长和班级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班集体的发展进行不懈的努力。本文通过分析班级认同感的内涵,班级认同感的建立对于个人和班集体的意义,结合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和职业发展方向提出建立班级认同感的研究策略。

关键词:旅游管理 班级认同感 中职学生

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文化背景差异,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他们选择就读中职院校可能有着不同的原因,作为中职院校的教师,应当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激发学生的认同心理,让学生对班级产生一种向心力,将自身的言行和班级的建设联系起来,在班级中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激励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一、班级认同感的内涵

认同感指的是个人对于自我以及周围的环境进行的有价值的判断和评估。一个人只有从生活的群体中获得了这种需要的满足才能收获幸福感。对于一个群体而言只有大多数人对这个群体产生的强烈归属感,这个群体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也是一个群体,只有班级内的绝大多数学生对所在的班级产生一致的心理,形成相同的发展理念,才能够促进班集体的健康的发展,这也就是班级认同感的内涵。学生对于班级的认同感是很复杂的心理,既包含着对于班集体的认可、期许也包含着对于班级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班级的认同感并不是在班级成立之日起就形成的,而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在此期间班级各个成员之间存在着差异化的价值观,各种价值理念之间不断地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在价值理念差异的基础上求同存异,从而形成了对于班级价值理念的一致性,即班级认同感。班级认同感之所以能够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级成员的自主性,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是民主的,而不是专制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具有一定的权利和地位。班级成员之间平等互助,互助互利,班级成员更能够更快地获得班级认同感,进而为了一致的期盼和追求而共同的努力。[1]

二、班级认同感建立的策略研究

(一)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是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增强学生对于班级认同感的重要手段之一。班级文化指的是班级内的教师和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一个班级如果有优秀的班级文化,就会让学生感受到班集体就像家一样温暖,同时学生也会获得对于学习的信心,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作为中职院校更应该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让学生在积极上进的精神文化氛围中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可以从开展活动、制定制度、强化习惯三个方面着手。

1、借助班级活动铸就班魂

鼓励学生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中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不仅能够展示自己的才华,夯实自己的技能,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奋进的学习观和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深化对自身价值的认知,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培养学生的向心力,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魂。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开展班级活动,比如专题故事会,让学生讲述自己选择学习这一专业的原因以及人生规划,或者是向学生讲述自己旅游过程中的小故事。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模拟展览会、庆典活动、开业庆典等专业活动,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

2、制定有弹性的班级制度

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利,在一定的范围内建立有弹性的班级管理制度是创建班级文化,凝聚班魂的有效方式,也是教师进行班级管理,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中职学生在性格上普遍存在着这样相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向往自由,反对被拘束,他们有内心深处所向往的“诗和远方”。所以如果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的时候,教师采用专制手段,学生往往不会认同,反而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当在民主的基础上为班级学生设置有弹性的管理制度,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去遵守。

(二)增强学生专业认同

中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有“迷茫”“无聊”“郁闷”的感觉,他们不明白自己应该学习什么,应该怎样学,要改变这种消极的学习风气,首先就是需要建立学生对于自己的认同,对于所学专业的认同,开展好专业学风教育,塑造良好的班级学习风气。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科的专业背景,通过专业思想教育,增强学生对于本专业的了解,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首先,作为教师应当开展好专业的认识教育,要向学生深入地讲述旅游管理专业的特征、优势和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培养专业兴趣,树立专业意识,能够把所学的“专业”当做自己的“事业”。其次,作为教师要开展好专业前景教育。教师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让学生能够建立起学习所学专业的信心和决心,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和发展路径,促使学生步入正确的发展轨道。通过社会实践课程、就业实习课程的开展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学生提前了解就业环境。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就是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容易让学生形成对于班级的认同感。

[2]

(三)强化多方情感沟通

一个班级凝聚力的强弱,是提高学生班级认同感的重要因素,也是班级发展和学生进步的有利条件。班级的凝聚力强,学风好,往往会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让学生觉得快乐。良好的情感沟通,是增强学生集体主义观念的有效的途径,对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培养学生对于班级的认同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获得对于班级归属感,增进对于班级认同的最为便捷、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加强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师生相处的模式,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要把学生当做独立的、自主的人来对待,给予学生尊重和包容,营造宽松的平等的氛围,做学生的知心朋友,采取以情感人的工作方式,以真诚和坦率的交流和学生进行沟通,才会获得学生的理解和信任。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结合中职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有侧重的教育。中职生往往有着不同的情况,比如有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有的学生学习习惯较差,有的学生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有的学生对于自己的人生比较迷茫,还有的学生有着较为敏感的性格等等,针对这些情况,作为教师就应当为每一个同学设置独自的成长档案,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手段。例如,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人生规划,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通过榜样力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等。

结语:总之增强学生的班级认同感不仅能够让班级管理更加的科学有效,还能够让中职院校的学生产生对于班级的归属感,也促进了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作为教师,应当结合中职生的特点进行班级管理,让学生在一个温暖的班级氛围中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谢芳.中职学生对班级的组织认同研究[J].教育观察.2019,8(02):137-140.

[2]高金芳.基于“职业化”策略的旅游管理专业班级文化建设[J].农家参谋.2019(15):197+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