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典型冲突行为个案跟踪指导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大班幼儿典型冲突行为个案跟踪指导策略研究

郭莉

杭州市钱塘区星海幼儿园  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很多幼儿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冲突行为,作为幼儿园教师应对幼儿出现的冲突行为进行引导和教育,这样既可以避免幼儿在冲突行为中受到伤害,同时也可以拉近幼儿之间的关系,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为幼儿的未来成长和培养幼儿团结互助的意识奠定基础。尤其是对于幼儿园大班而言,教师应对幼儿出现的冲突行为进行耐心的引导和讲解,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关键,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幼儿园冲突行为的教育和指导呢?下面本文将对大半幼儿典型冲突行为的个案进行研究,希望对广大一线幼儿园教师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冲突行为;个案研究

通过大班幼儿冲突行为的研究后发现,很多幼儿经常为了一些小事发生口角,或者是因为争夺某件物品发生冲突行为,这个时候就需要幼儿园教师耐心的引导幼儿,让幼儿有意识的从对方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就可以有效的解决冲突,同时传授给幼儿更多的交往技巧,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从而推动幼儿园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改革,为幼儿个性形成和思维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提出的教学要求。

一、造成大班幼儿冲突行为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当今幼儿集体观念意识差不良行为习惯较多

造成大班幼儿出现冲突行为的因素较多,所以幼儿园教师应结合幼儿冲突的原因进行指导和教育,这样才能高效的解决问题。比如造成大班幼儿出现冲突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幼儿的集体观念较差,并且有较多的不良习惯,所以和其它幼儿相处时经常会出现冲突,例如争夺物品的冲突、语言上的冲突等等。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因为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很多幼儿在家长期生活在父母的娇生惯养中,久而久之养成了较多的不良习惯,不如幼儿园之后这些不良习惯不能及时的改正,因此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冲突的现象。此外,一些幼儿园在入园时没有对幼儿进行指导和教育,很多幼儿在园内生活和学习时缺少集体观念,经常会以自我为中心,这也会造成幼儿之间的冲突行为,所以想要避免幼儿出现冲突行为需要注重家校合作,同时做好对幼儿的引导,这样才能避免幼儿之间的冲突行为,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社交经验缺少导致幼儿无法自主处理问题

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所以他们在社交方面缺少经验,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发生冲突,这也是大班幼儿发生冲突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再加上幼儿对动画和视频幼儿浓厚的兴趣,他们经常会通过动画和视频获取信息,而当今动画和视频经常会出现一些暴力的内容,而幼儿又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这些暴力的视频和动画内容会影响幼儿的行为,最终造成幼儿发生冲突的概率上升,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和正确价值观形成。

二、大班幼儿园冲突行为引导和教育现状

很多幼儿园教师虽然对幼儿发生的冲突进行指导和教育,但是并没有记录幼儿发生冲突的原因,更没有对幼儿发生冲突的过程、行为进行研究,因此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大班幼儿之间的冲突问题。此外,很多幼儿出现冲突之后教师会和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对幼儿的冲突进行教育,这种现象忽略了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无法对幼儿出现冲突的主要原因进行跟踪和指导。不仅如此,幼儿在发生冲突行为时教师无法及时的进行指导和教育,这种现象会造成幼儿之间冲突加深,甚至还会在后期出现“拉帮结派”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和良好习惯的培养。所以作为幼儿园教师应对当前大班幼儿出现的典型冲突行为进行指导和教育,及时的帮助幼儿解决冲突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三、大班幼儿典型冲突行为的指导和跟踪策略探究

(一)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引导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大班幼儿典型冲突行为的指导和跟踪需要重视家校合作,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和家长建立联系,这样就可以在家长的协助下解决幼儿的冲突行为,同时给予幼儿指导和帮助,实现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比如幼儿发生冲突行为之后教师可以和家长取得联系,并且说明幼儿出现冲突的原因,这样家长就可以在日后的教育中结合冲突原因进行教育,以此来提高教学针对性。此外,通过家校合作解决幼儿的冲突行为还可以对幼儿的行为、认知、个性产生全面的了解,然后结合幼儿的差异和个性化特点制定科学的教育方案,实现对幼儿的跟踪指导,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再或者是幼儿园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到园内一同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幼儿发生冲突的原因,这样在未来的教育中可以有效的提高针对性,高效解决幼儿之间的冲突,为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创设良好环境,同时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二)在校园期间教师要重视做好对幼儿的教育和指导

除了通过家校合作解决幼儿的冲突之外,幼儿园教师在校园内部也应重视对幼儿的教育和指导,让幼儿感受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以及集体对自身成长的影响,从而使幼儿热爱班集体,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有效解决幼儿之间的冲突行为。比如幼儿园教师可以专门开设教育课程,在课程中讲解自身行为的重要性,引导幼儿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又或者是引入一些典型的冲突案例进行教学,通过这些冲突案例让幼儿学习换位思考,这样幼儿在发生冲突的时候就可以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从而解决幼儿的冲突行为,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拉近关系的同时加深友谊。此外,幼儿园教师可以加强对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幼儿在相处的过程中就会相互尊重、相互谦让,减少幼儿之间出现冲突行为,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和氛围,推动幼儿园教学的创新和解决幼儿之间的冲突行为。当然,幼儿园教师应做到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培养幼儿良好习惯,让幼儿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正确思维,保障幼儿的未来学习和发展。

(三)对幼儿出现的冲突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索指导方案

对于幼儿出现的冲突行为教师应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幼儿出现冲突的主要原因,并且分析幼儿在冲突发生时的心态,然后结合幼儿的心态进行引导,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对幼儿进行心理疏导,从而解决幼儿的冲突行为。比如幼儿出现冲突后教师首先应明确冲突的原因,然后在根据冲突原因分析幼儿的心理活动规律,结合幼儿的心理活动进行指导。不仅如此,对幼儿进行心理疏导的过程中教师应进行详细记录,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对幼儿出现冲突的原因进行归类和整理,了解幼儿出现冲突的主要因素,进而制定科学、有效的指导方案,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当作,作为幼儿园教师在指导幼儿冲突行为的过程中应以幼儿为中心,比如结合幼儿的性格、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等,从多方面的探索符合幼儿个性化需求的指导方案,从而避免幼儿出现冲突行为,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全面发挥教师的教育价值和指导作用。

结束语:

总之,大班幼儿典型冲突行为个案跟踪和指导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引导能力,同时也可以有效解决幼儿的冲突行为,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环境,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因此作为幼儿园教师应重视对幼儿冲突能力的指导和跟踪,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和手段解决幼儿的冲突,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改革,实现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

参考文献:

[1]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J].次仁旺姆.休闲.2020,第020期

[2] 4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箱庭干预个案研究[J].黄晓雪,张锦坤.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第004期

[3]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习得及其教育策略r——基于社会学习理论[J].余杨.教育导刊(下半月).2018,第0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