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传统传统文化的路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4
/ 2

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传统传统文化的路径探索

阿米娜·阿不都克尤木

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第十二中学 844900

摘要:“双减”政策的落实,让教育重新回归校园;而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振兴的支持,促使学校必须摆脱应试教育模式,知识同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才是出路。在此背景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应融合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发掘化学相关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本文从初中化学教学入手,探讨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关键词:初中化学;双减;融合;传统文化;民族振兴

  2021年7月24日,国家正式提出教育“双减”政策。一经发布,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有支持,亦有反对。而从人才全面培养和国家长久发展来看,“双减”是我国推动教育改革的基石。只有成功落实“双减”,中国的教育改革才能成功,中华民族复兴之伟业才能顺利实现。民族复兴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而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对中国青少年的教育。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如果青少年教育不予以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民族复兴之路将会缺少一大助力。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缺失的原因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百废待兴,需从国外大量引进人才技术,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事实也证明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性;中國独树一帜,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迅速成长,人民生活愈加富足。但是,由于西方文化尤其英语文化的冲击,国民对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忽视,尤其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缺失。随着国家实力稳步提升,振兴中国传统文化刻不容缓;学校教育更是扮演着重要角色,只有课堂教学多多向传统文化倾斜,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如今的困境。

  二、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化学融合途径探讨

  (一)深入学习中国化学史,追本溯源。

  2014年3月,国家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化学课堂教育应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教学环节相结合;在传授初中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加深其对优秀中国文化的理解,做到知识和文化并行。同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不应将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小学语文课本中去除,这是一种“去中国化”,是悲哀的,中国青少年应时刻不忘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民族的基因。习总书记的讲话深刻表达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文化传承,否则将是整个民族的悲哀的事实。因此,初中化学教育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传授专业知识,又承担弘扬传统文化的职责,这是大势所趋,亦是国家努力之方向。常言道,读史可以明智,知古可以鉴今。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文化源远流长。而比如化学领域诸多伟大成果并不为人所知,流传度不广;导致学生只知西方火枪,而不知中国火药早在公元700至800年就已有文字记载;再如公元前200年,中国炼丹术兴起,直至公元750年才传入阿拉伯地区;而世界上氧气发现第一人为唐朝茅华,比西方早大约1000年;上述例证都证明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行列是佼佼者。因此,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对中国化学发展的历史进行系统整合并将其编纂成书册,最后以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中国化学史的发展呈现出来,寓教于乐,让学生学习知识之际,又能了解中国化学科学的发展。知识的学习总是乏味枯燥,课堂教学若能加入历史文化的讲述,更能提高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激情,亦可激发初中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为未来投身中国文化振兴打下基础。

(二)传统文化在具体教学环节的应用
  应试教育下,中高考就是两座大山。这直接导致课堂教育不得不缩减所谓不重要内容,传统文化就首当其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不少教师只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甚至于必要的化学实验亦很少涉及,更不用说在初中化学课堂上引进传统文化;另外,由于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注重西方化学发展史,忽略中国化学历史;如此循环,初中生乃至未来高校学生会逐渐忽视中国化学甚至中国科学的发展。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及拓展课程中加入传统文化极为必要。在课堂教学中,所有学科都会涉及课前预习、课中导入、深入讲解、实际操作等环节。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提前查阅上课可能涉及的传统文化例如诗词、成语,或可能的古代化学相关仪器与现代化学实验仪器有何不同;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专注力,促进学生吸纳知识。而教师亦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传统文化,例如刘禹锡的“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则表示出金元素的性质稳定,我们可以通过物理的方法提取等。上述举例只是传统文化的千万分之一,因此,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学校和教师应花大力,下大功夫寻找课程与中国文化的连接点,让平面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并扩展他们的知识面。
  综上所述,“双减”关系中华民族的振兴,这离不开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发扬,青少年学生则是主力军。因此,在教育改革进程中,初中化学教学更应紧跟国家政策、顺应时代潮流,不断革新教学方法,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文化自觉性和自信心,认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发展,为中国崛起而奋斗。

参考文献:

[1]丁俊月,许俊翠,陈欣悦. 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传统传统文化的路径探索[J]. 云南化工,2022,49(12):119-121.

[2]陈怡,张贤金,胡志刚. 基于传统文化史料情境彰显化学价值的教学——水的净化[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21):48-55.

[3]朱海燕. 初中化学教学中融入茶文化的研究[J]. 福建茶叶,2022,44(02):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