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0
/ 2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钟云霞

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小学校

摘要:“双减”政策指出,教师应当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坚决避免机械性、无效性作业。因此,在“双减”政策下设计小学数学作业,需要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政策理念,研究高质量的作业设计方法。教师应设计生活类、合作类、层次性、实践性作业,全面压减课后作业总量,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学习,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使作业更具针对性,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引言

“双减”政策下,提出了缩减学生作业量和时长的基本指南,因而实施作业改革是“双减”政策的重点部分。作业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部分,是课堂内容的补充,也是学生巩固知识、提升技能的助推力。为顺应教育改革方向,要对小学数学作业进行优化设计,将学生从繁重、机械式的作业模式中解放出来,促进学生思维、智力的发展,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定基础。在“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师应突破传统作业设计思维,积极优化作业设计,立足学生所需和发展,为学生设计趣味生动的数学作业,在作业中融入绘画、游戏、实践活动等元素,让学生不再觉得作业是一种负担,而是可以开发智力、发展思维的游戏活动。

一、设计生活作业,压减课后作业总量

生活作业是指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业内容,目的是通过完成作业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1]。“双减”政策提倡在作业中融入生活元素,消除学生对作业的排斥心理及畏难情绪,使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把握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价值,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应当认真研究学情,按照“双减”政策要求,布置含有生活元素的数学作业,建立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将生活问题融入数学作业中,避免设计重复性、机械性作业,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全面压减课后作业总量,践行“双减”政策要求,促进学生学习进步。以小学数学“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课为例,本课要求学生正确认读和工整书写5以内的数字,运用所学数字表示物体的个数和顺序,掌握区分“几个、第几个”的技巧,认识数学符号以及加减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多样性[2]。首先,教师可以针对本课重难点知识,布置与生活相关的基础作业,要求学生找出生活中不同数量的物品,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然后,教师可以利用多种算法与数字之间的联系,围绕实际生活中的购物问题设计数学作业,要求学生对比不同的标签价格,运用集合、对应、统计思想解决生活问题,使之认识5以内的数字,感受生活中的加减法,在脑海中建立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增强数感和符号感。最后,教师可以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设计简单的口算题,突出5以内数字计算的多样性,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将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进行融合,把数学知识内化为生活技能。

融入故事,趣化作业

“双减”政策下的数学作业设计,不仅要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要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作业,不会有过重的心理负担,这样才能达到提质增效的教学目的。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从感性的角度认识数学,进而唤醒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可以得到持续性的发展。故事是小学教学中的绝佳元素,不管是几年级的学生,都乐于听故事,更乐于想象。[3]所以,在作业设计时,教师可融入故事元素,增强作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完《混合运算》一课后,教师就可以在作业设计中融入故事,以故事为带动,让学生在听故事、想象故事的过程中完成计算,锻炼自己的计算能力。混合运算属于计算内容,枯燥乏味,只有通过一定的训练才能让学生熟悉基本的技能。训练摆脱简单重复练习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计算的兴趣。所以,教师可借助故事优化计算题目。例如,“村子里面有一个打算开小卖部的老婆婆。要开小卖部,就必须会计算,否则就无法将东西卖出。第一天开张就来了三个人买东西,第一个人买了三瓶醋,一瓶醋7元,还买了五袋盐,一袋盐2.5元;第二个人买了两大瓶洗洁精,一瓶洗洁精14元,还买了四袋抹布,一袋抹布8元;第三个人买了6卷保鲜膜,一卷保鲜膜12元,还买了两个饮水杯,一个杯子32元。老婆婆计算来计算去都不对,三人无奈只能放弃。”你可以帮助故事中的老婆婆,计算三人分别要付多少钱,老婆婆一共要收多少钱?通过趣味性故事作业,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设计调查性作业

完成调查性作业不仅要求学生会“纸上谈兵”,还要求学生能够深入“战场”。数学调查作业要求学生经历观察、收集资料、访问、制作报告等过程,发现问题并给出建议,让数学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发展学生的社会参与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3]以《统计》知识为例,课后作业可以设计为调查社区私家车数量,学生分组合作,通过走访城管与交警等部门以及和社区相关管理者沟通,统计小区停车位排布和使用情况,征集居民关于停车问题的意见、建议,最后提出调查中发现的有关小区停车的问题,并依据调查数据策划停车场设计方案,通过这种形式的作业让数学真正走进社会生活,让孩子真正置身于实践中去理解和应用数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下,教师设计小学数学作业需契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最大限度减轻学生的作业压力,通过设计生活作业、分层作业、实践作业等创新作业形式,妙用批改评语点评作业,以满足学生不同的数学学习需求,提升学生的实践素养,增强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持续优化作业设计,深入贯彻“双减”政策,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质效。

参考文献

[1]刘红霞.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探析[J].教师,2021(15).

[2]周中亮.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类型及其应用[J].小学教学参考,2020(35).

[3]张波.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探讨[J].新课程导学,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