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感恩教育 提升德育教育——浅谈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与实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重视感恩教育 提升德育教育——浅谈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与实施

陈泽钿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东莆小学   515641

摘要:随着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感恩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行业当中的主流。感恩教育就是在当前德育教育的背景之下,老师将感恩这一传统美德融入到班级的教育管理中。这种管理方式可以使德育教育有效地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管理,以及与其他同学的人际交往教育当中,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觉悟和综合素养。但在目前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有关德育教育的实践依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无法解决。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感恩教育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可能会对自己的认知或者行为产生困惑,并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所以,将感恩教育融入到小学班级管理过程当中,已经成为小学老师进行开展工作的最佳教育方式,也是创建良好道德品质和班风学风的有效途径。感恩一直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有利于帮助小学阶段的学生提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感恩观念,使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健康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促进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首先,学校中进行感恩教育,可以有效的改变原来常规的学校管理制度,创造出更为符合当代小学生心理特点与方式的教育模式。在当前阶段的学校管理中,仍然面临着教师单纯的加以重视和管理,而不能全面的顾及到学生的心理成长以及个性化的特点,这样的行为容易导致学校一些不好的情况出现和恶化。由此可见,运用感恩教育可以有效的从源头上缓解小学生在青春期的叛逆心理,灵活的运用教育方式,从而有效的提高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效率与质量[1]

其次,一方面,感恩教育可以有效的帮助小学阶段的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自身素养。感恩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着重的强调怎样去回报自己的家长、回报社会的培养的重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在班级当中的团队合作精神,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荣辱感。

另一方面,感恩教育能够有效的解决老师与学生之间所存在的紧张关系,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果一味的强制性管理学生会使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进一步拉大,产生一定的隔阂,从而让学生变得不再信任老师。感恩教育可以有效的改变老师原本严厉的形象,让学生能够愿意跟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进一步增强班级管理的效果与质量。

二、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重要价值

(一)有利于使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公共意识

在小学时期的德育教育过程中,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名知道感恩以及懂得回报社会的人,是帮助他们提高责任意识以及培养公共能力的主要途径。由于当前阶段的小学生正处在一个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于是经过老师对学生的感恩文化教育后,让学生们能够明白家长和老师对自己的关爱以及良苦用心,同时也让学生在感恩文化的指导下能够听从自己的家长和老师的教导,并且改掉自己过去不良的行为习惯以及养成教育的不良嗜好,用更加优秀的学习成绩来回报家长和老师的辛勤栽培,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小学生慢慢地形成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荣辱感[2]

(二)有利于使小学生更加积极乐观,塑造健全人格

感恩教育在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价值,还主要在于使小学阶段的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去解决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塑造一个更加健全的良好人格。在当前阶段,社会上对那些不懂得尊重老师和不听从父母教导的孩子称之为“坏学生”,殊不知这些“坏学生”背后所产生的原因却是,因为他们有着一个并不关心孩子的坏家长。正是由于这些家长对于孩子缺少了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在家庭中过分宠溺自己的孩子,使自己的孩子成为了温室中一朵娇柔的花朵,经受不起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困难和挫折,缺少了处理自己负面的情绪和应对人际交往的能力,很难在今后的现实社会中站稳自己的脚跟。而感恩教育能够有效地让小学生学会采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让小学生能够形成更加健全的优秀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质。

(三)有利于增强小学生对生命意识,对生活懂得感恩

在当前阶段的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进程中,加强生命感恩教育既能够更有效的提高他们对待生命与生活价值的认识,也能够更有效地使他们敬畏生活,并善待自己的生命。长期以来,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生存与死亡这个很严肃的词语并没有一个合理的理解与认识,觉得生命与生活仅仅是个字眼罢了,并没有感受到生命的可贵,而感恩教育却可以很有效的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生命意识,不仅能够让学生懂得感恩父母的再造之恩,同时也能够感激社会的呵护,这也是对感恩教育的进一步深化。

三、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实施策略

(一)加强学校感恩教育

对小学生的感恩教育应当从学校教育出发,学校需要充分的培养学生对感恩教育的重视程度。学校需要具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适合小学生的感恩教育课程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并且在学校当中积极的组织一些德育活动来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进一步的提高学生们对感恩教育的实际能力。小学老师需要在班级当中为学生们做好一个榜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下慢慢的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将感恩意识融入到自己的内心当中。根据校园文化氛围,将感恩教育的资源充分发掘出来。通过创建丰富的课堂活动和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来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感恩价值观,并进行相应的实践,让学生能够将自己在学校所学习到的感恩教育内容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作为:班级主题教育需要将感恩教育的意识融入到其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校整体德育水平的发展

[3]

(二)创造校园感恩文化氛围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和身体都处在重要的发育阶段,很容易受到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所以学校应当重视起培育感恩教育氛围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在学校的学习中感受感恩教育氛围的熏陶。学校也可以利用周一的升国旗仪式、班队活动、学校内部的黑板报、课内布置的手抄报等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感恩教育活动,在学校内部积极的举办不同的感恩教育性质的活动,使学生们可以逐渐地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对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从日常生活当中一点一滴开始,让他们促进了感恩教育的发展,也同时把感恩教育深入到学生心中,同时给了他们一种表现感恩的机会,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把自己心中的情感表达出来,同时还可以促进班级内部学生间的互动与交流,建立一种良性的感恩文化环境。校园始终是他们成长与学习的主要场地场所,对小学教育的他们而言,长期的处于一种感恩的文化氛围之中,能够有利于接受这种氛围的熏陶,进而改善他们原来不恰当的习惯,确定自己以后正确的人生方向,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语

总的来说,感恩教育对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感恩教育一直是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生的文化教育密不可分。所以,老师应当重视起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重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点,并且注重思想道德与自我意识的培育。

参考文献:

[1]李云.试论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与实施[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会论文集(六).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会论文集(六),2021:3.

[2]张岳.试论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与实施[J].小学生(中旬刊),2021(10):30.

[3]王立君.论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与实施[J].新课程,2021(22):222.